王学军给木旋玩具上色。
对很多浚县人来说,造型别致、色彩艳丽的木旋玩具跟泥咕咕一样,是儿时玩具中最灿烂的一抹回忆。木旋玩具有活头木偶人、帽篮、棒槌、梆儿、彩蛋(响蛋)、粉瓶、油瓶、鬼头骨朵、宝葫芦、燕儿车、针线盒等20多种样式,既有玩耍、观赏的,也有保平安、实用的。
民俗学者倪宝诚先生在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西杨屯村发现木旋玩具时,兴奋地称赞其制作工艺为研究历史的活化石,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相传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木旋玩具相传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擅长木工工艺的他,不仅设计制造出了攻城用的云梯,还设计出了供人欣赏、玩耍的风筝,后人鉴于他的构思,用木头制造出不同造型的玩具,即木制玩具。木旋玩具是木制玩具的一种。
倪宝诚认为,木旋玩具的出现与传统婚嫁风俗、喜庆吉祥、生殖崇拜息息相关。
西杨屯村今年83年的老艺人王民德告诉记者,木旋玩具俗话叫“耍活儿”,从祖上传下来的有20余种,有的能说清楚寓意,有的已经说不清了,但大多跟多子、吉祥有关。
至于村里人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做木旋玩具,王民德也说不清楚,只听说他爷爷的爷爷也是做木旋玩具的,可往上追溯六七辈,“再往前就没人知道了”。
一个工分8分钱时,做一晚上木旋玩具能挣两元钱
“我爷、我爹和我三代人都是靠‘耍活儿’养家糊口,那时候家里地少,粮食不够吃,农闲时我跟我爹就开始旋玩具,等积攒两大篓时就用扁担挑着出去卖,赚来的钱买粮食吃。”在王民德的记忆中,郑州、新乡、安阳、濮阳等地他都去过,最远还去过山西太原。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旋玩具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学军很自豪地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生产队一个工分值八分钱,我做一晚上木旋玩具就能挣两元钱。”
跟大多数民间艺人一样,王学军学做木旋玩具也是为了生计。十多岁时,他白天上学,晚上回家便跟着父亲学做木旋玩具。
木旋玩具的制作工序繁杂,一个玩具的完成要经过选材、截段、晾木、切块、修边、旋制、组装、彩绘等十几道工序,得用到脚踏旋床、中锯、小锯、斧、弯斧、榔头、挖刀、钻、大刀、锥子、毛笔等十几种工具。
王学军木旋玩具操作间里放着一台据说已有两三百年历史的旋床,旋床上的箩筐里放着各式工具。王学军坐到旋床上向记者演示:“跟织布机一样,旋床也得手脚并用,脚蹬着,手把着刀,胸口顶着榔头。用的是巧劲,费的是工夫。”
木旋玩具艺人熊玉生告诉记者,鼎盛时期村里曾有上百户村民制作木旋玩具。
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旋玩具看到了春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塑料玩具的出现对木旋玩具冲击很大,制作木旋玩具费时费力又卖不上价,村民渐渐放下这门手艺干其他事儿去了。”王学军遗憾地说。
与其他村民一样,当制作木旋玩具不再能养家糊口时,王学军也一度想过放弃这门手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他曾改行做过木工,当过装窑工,还搞过运输,近几年又开办了养鸡场。王学军告诉记者,虽然近十几年自己从事了很多行业,但闲暇时间还是会制作一些木旋玩具。
2011年,木旋玩具入选第三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给木旋玩具带来了春天,很多人慕名到该村购买木旋玩具,“前一段还有几个俄罗斯人到俺家买木旋玩具呢,而且每个品种都买了一些。”王学军说。
外界对木旋玩具的认可,让西杨屯村木旋玩具艺人们看到了希望,熊玉生、王学军等老艺人又拾起了老手艺。
“木旋玩具要想传承下去,靠一两个人不行,作为这门手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下一步我要多动员懂这门手艺的村民重拾老手艺。另外就是想法激发年轻人的兴趣,让年轻人也学会这门手艺。”对如何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王学军如此打算。
王学军还告诉记者,除了祖上留下来的木旋床,去年他又新上了铁旋床,正跟一个工厂结合,开发全自动旋床,等村里从事木旋玩具制作的人多了,再组建公司,让木旋玩具也像本村的泥咕咕一样,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