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起保护屏障
2014/7/9 10:47:1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太仓毛笔”制作工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辉煌时,“太仓毛笔”曾作为清代吏部的办公用笔。因为制作工序复杂,加之收入微薄等原因,如今,已经没有人愿意去学制笔这门技艺,致使“太仓毛笔”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2009年12月9日,经有关部门批准,“太仓毛笔制作工艺”被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1月22日,河南省文化厅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中指出,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民间工艺、民间绝活等几个门类都呈现出濒临灭绝或变迁演化的趋势。在新密市大隗镇,有上千年历史的手工造纸术也濒临消亡,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相关专家认为,应尽快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有效之举。据悉,从2003年起,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便开始酝酿,目前已进入立法程序,等待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让法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起保护屏障
一支毛笔经过72道工序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在65岁的潘占堆身上,他戴着老花镜,围着布裙,专注地在案板旁忙碌着。
潘占堆面前的案板上摆放着十几件物品,除了两个盛水的小盆外,还有大小不一的牛骨梳子,这些都是祖辈传下的制笔工具,两个烧制的小盆显示出年代的久远。毛笔的制作流程分“干活”和“水活”两种,潘占堆使用的是水活,顾名思义,“水活”在制作过程中离不开水。
毛笔的制作过程精细复杂,需要72道工序,全部完成后,才能获得一件成品,而这些工序中以择料、齐毛、结头、择笔这四道工序要求最高。太仓毛笔用的山羊毛选自湖南,必须是夏天的羊毛。潘占堆介绍说,湖南的羊毛锋利,弹性大,而北方的羊毛则不行。
制笔时首先要将一把羊毛放在水盆里浸泡,然后把它贴在牛骨梳上经过几遍的轧毛、梳理后,杂乱的羊毛就变得温顺有序。接下来,经过切毛、折毛、倒毛、圆笔、拢笔等多项工序后,再进行整笔、刷毛、定笔型。待整支毛笔完成后,必须试水,测试笔锋是否浑圆和旋转自如。最后的一道工序是在笔杆上刻字。
潘占堆制作的毛笔上都刻着“太仓潘占堆制”字样。每支毛笔按材料的不同,刻上如“狼毫”、“羊毫”、“兼毫”等字。“狼毫”是采用黄鼠狼尾毛等上等原料制作的笔头,属于笔中的佳品。对于这样档次较高的毛笔,要采用红木、紫檀木、红竹等制作笔杆。
潘占堆至今仍可制作出毫长最大的“抓笔”,这种笔可写三尺大字,也有可写豆粒状小字的蝇头小楷笔。
曾被吏部作为办公用笔
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的太仓村,因古为皇家粮仓所在地而得名,全村1100人中潘姓占到95%以上。据查,“太仓毛笔”的制作历史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当时,太仓村不过几百口人,而制作毛笔的就达几十家。比较有名的是潘友文、潘云升、潘太生等几家,这些名字也成为他们各自的店号。潘姓店铺中有两家还在西安设立毛笔商铺,专营“太仓毛笔”。
“太仓毛笔”的特点是笔锋锐利,饱满圆润,吸墨性强,使用起来柔而不软,婉转流畅,富有弹性。当年的“太仓毛笔”销往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等诸省,在北方地区久负盛名。其中以小楷笔最为著名,成为商家不可缺少的记账工具。“太仓毛笔”还受到清廷吏部的青睐,成为日常公文的书写用笔。
而据太仓村小学郭弘老师考证,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延安使用的就是“太仓毛笔”。
潘占堆弟兄三个,成年之后大哥在部队服役,二哥不愿意学,为了不让祖辈的这门技艺失传,潘占堆14岁时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笔。1952年,潘占堆的父亲潘三多在原洛阳地区手工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而从小潘占堆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如果那时当兵去,现在我也有退休金了”。这成为他一生中的憾事。
提起学艺时的艰辛,潘占堆仍感慨不已。梳毛和捏笔头是最难的,冬天在水盆里梳理那么细小的笔毛,不小心就会被锋利的牛骨梳划破了手。而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头的毛,并要在水盆里梳理时不脱不掉,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不但72道工序全都是纯手工,还要耐得住寂寞,一天下来,腰酸腿疼。
50多年过去了,潘占堆仍在案板前梳理着羊毛,精心地制作每一支毛笔。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在传承着祖辈们的风骨。
“太仓毛笔”后继乏人
在潘占堆儿时的记忆中,来太仓买毛笔的人络绎不绝。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左右,因为当时的政策原因,各家各户单独生产毛笔受到限制,当时的太仓大队便抽调50多人成立了“太仓毛笔社”,年龄最小但技艺精湛的潘占堆被任命为业务副厂长。那时正值“文革”时期,各地都在写大字报,“太仓毛笔”供不应求。
1980年,“太仓毛笔社”解散后,“太仓毛笔”生产逐渐萧条,村里仅有潘占堆仍然在自己的小作坊里制作毛笔。“太仓毛笔”是传统的手工制作,年轻时潘占堆一天最多能制作50多支。现在,他每天最多能做20多支。因为收入不多,潘占堆经营惨淡,昔日盛名在外的“太仓毛笔”,如今仅在本县范围内销售,一些单位只能把“太仓毛笔”作为礼品送人。
潘占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夫妇俩在外地打工,在家的二儿子认为毛笔制作工序太繁琐,利润微薄,也不想学习。这让潘占堆非常着急,目前,他是“太仓毛笔”的惟一传人,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总不能让太仓毛笔在自己的手里失传吧。为此,潘占堆没少给二儿子做工作。
2009年8月7日,“太仓毛笔制作工艺”被列入孟津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底,潘占堆自己花费了几千元,把“太仓毛笔制作工艺”申报成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还准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湖北潘”繁华难现
太仓村制作毛笔者多为潘姓人,所以在鼎盛时期有“南湖北潘”之说。
浙江湖州地区的毛笔制作也有悠久的历史,发展到目前生产厂家众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占据全国毛笔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地区生产的毛笔俗称“湖笔”。
“湖笔”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善琏镇,而在小小的善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笔,当地有许多“湖笔”世家。1983年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日本时,曾带数百套“湖笔”作为礼品赠送给日本朋友。
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湖笔”也难逃工匠流失、传承乏人的命运。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湖笔”传人邱昌明,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在河南,除了“太仓毛笔”外,还有“汝阳刘毛笔”,此毛笔因产自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村而得名。
2005年,“汝阳刘毛笔”的传人刘好勤,动员同村的几家制笔专业户成立了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2009年,“汝阳刘毛笔”被载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企业已形成规模,公司年产各类毛笔330万支,利润可观。
潘占堆自己计算了一下,为了保护好这一濒临失传的技艺,需经费50万元。包括毛笔制作工具的改进、广告宣传树立品牌和人才后继培养等。而这50万元钱对于潘占堆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毛笔和书画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离太仓村1公里外的平乐村被称为“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如今,占地几十亩的集旅游观光、牡丹画交易、绘画技艺交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市场正在兴建。平乐村的品牌已经打响,而“太仓毛笔”今后该如何发展,这让潘占堆寝食难安。
“非遗”立法迫在眉睫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当代中国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各个门类都呈现出濒临灭绝或变迁演化的趋势。2010年1月22日出台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其中提到,新密市大隗镇是全国有名的“造纸之乡”,手工造纸技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经该工艺制作的白麻纸是中国文字传统书写方式使用的上乘佳品。在该镇大路沟村,黄保灵是惟一一个还在使用手工造纸技术造纸的人。目前,这项濒临失传的造纸技艺,正在申报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针对报告中涉及的问题,近日,河南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省将在5年内公布40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重点抓好40个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扶持50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规划省、市、县三级命名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乡、50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建立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
在2006年的全国“两会”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提出,应制定民间文化优秀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用法律法规推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力实施。
他建议,尽快建立、设置省、市、县三级重点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相应地设立专项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建立大、中型民俗博物馆,鼓励有条件的市、县、乡、镇筹建小型民俗博物馆,还应当鼓励民营企业、民间团体或个人建立专项民俗博物馆,用博物馆的民族民俗文物全面展示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的精华。
据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介绍,2003年以来,河南省发动并实施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尚未出台,大部分地区也没有相应的地方法规,许多有很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能依法得到保护。尤其是在基层,必需的经费得不到保证,致使大量的普查、记录、整理、宣传及重点抢救保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据悉,早在2003年,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便开始酝酿,目前已进入立法程序,正等待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浪网(2010-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