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裙”和“画笔”的组合并不协调,比之她的身份,却又格外贴切--55岁的赵珍是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的农民,只不过这“农民”后面要加上“画师”两字。这样的农民画师,平乐村有近千人。
作牡丹画,不仅是爱好,更是职业,是他们的收入来源。相比其他农民,他们将锄头换成了画笔,将耕作地点,从田间移到了桌头。
“小牡丹”画出“大产业”
平乐村地处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西域入贡飞燕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素有历史文化底蕴。平乐农民牡丹画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只有几名画师,如今,该村6000多口人中,能画牡丹者就有近千人,年创作牡丹画10万多幅,销售额超过1千万元。
走进平乐村,你会发现马路两侧的许多房舍上悬挂着“牡丹阁”“牡丹画廊”“牡丹画创作中心”等各式匾牌,房舍大门敞开,不需进屋,就能看到墙上悬挂着尺寸、色彩各异的牡丹画,不少画师正俯身在长条桌上,专心作画。
67岁的郭西凡是一位从画毛主席像起家的牡丹画家,他经历了平乐农民牡丹画从萌芽到兴盛的全过程。“我从小好写好画,上世纪50年代,从洛阳一位帮人画像的炭笔画家那里学到本领。”郭西凡说,“偷偷学的,趁人不注意看两眼,那时人保守。”
18岁高中毕业后,他开始走村串户帮人画像,“文革”期间,还画了很多毛主席像。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他还在洛阳以画像为生,后来,又到过西安等地。1985年,他遇到在西安卖画的郭泰安等人,这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郭泰安、李天祥等人在牡丹花会上画牡丹,西安有不少画廊都收他们的画,销路很好,收入也很高,我画艺没丢,就和几个人一起跟着郭泰安学画牡丹。”郭西凡说。
这也成为平乐农民牡丹画兴盛的起点。在郭泰安、李天祥等的带领和教授下,平乐村的农民画家逐渐增多,一些有头脑的村民开始积极推动牡丹画创作的商品化,将其销往陕西、山东、云南等地,这又进一步调动了村民绘画的积极性。
时至今日,郭西凡已是河南省一级画师,一年作画500多张,年收入10万元左右。平乐村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正在上学的儿童,都能拿上画笔像模像样地画上几笔,不少村民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