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笙”工艺已被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鹿邑县赵村乡邱楼行政村小胡庄的武全社,今年61岁,是“武氏笙”的第四代传人。武全社介绍,清朝时曾祖父武大本创立了“武氏笙”。他15岁时开始跟随父亲武文英学习做笙,通过6年的学习,武全社掌握了制笙“秘籍”。在此基础上,武全社潜心研究,不断创新,使“武氏笙”加工制作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他从事“武氏笙”加工已有46年。
据悉, 由于“武氏笙”制作工艺特殊,鹿邑县有关部门已把其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武氏笙”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家制笙,他一年能挣四五万元
“市场价一个笙也就几百元钱,但我的笙要卖1000多元,而且要买至少需提前一年‘排队’。”武全社说,他的笙除了在河南省内销售外,还远销到安徽、山东、新疆等地。
武全社说,制笙的原材料都是从南方买过来的,做一个笙一般需要一个星期。由于他做的笙工艺独特,又是纯手工制作,因此深受用户喜爱。“我专门在家做笙,一年能做四五十把,除去成本,大概能挣四五万元钱。”
打破祖训欲开门收徒传“秘籍”
自曾祖父以来,“武氏笙”技术传承遵循“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传内不传外”的祖训。可到了武全社这一代,他却犯了难。“我有4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参加了工作,没有时间学制笙,两个儿子对这门手艺又不是很感兴趣。”武全社说,如今他已年过六旬,再不抓紧时间传艺,这门手艺就有可能失传。
“笙做得好坏,自己听后才能知道。如果再过几年,我的身体不行了,听力下降了,那时再想传艺恐怕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年轻人首先要喜欢这门手艺,然后要坐得住、多少懂点乐理知识。”谈起收徒,武全社说,“另外要求20岁以上,踏实、肯干、有悟性。”□晚报记者 马治卫/文 通讯员 蒋宝庆/图【原标题:六旬制笙艺人 打破祖训欲开门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