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坠子是豫东地区的主要曲种之一,由曲艺道情、三弦书等结合形成,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今称坠胡),且用豫东语音演唱,故称之为豫东坠子。
豫东坠子的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 4部分,共十三大韵。在主体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蹦、五字坎、七字韵、巧十字、捉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表现不同的感情。伴奏乐器主要有坠胡、简板、矮脚书鼓、醒木等。豫东坠子又称下路坠子,曲调多下行,腔调自由灵活,音色优美,长于抒情,唱来缠绵和细腻。
豫东坠子在表演上,强调声似。采用不同音调、不同音色来刻画在特殊情境下的不同人物。突出形似,演员在场上要放下架子去模仿所要表述的人物。同时演员是以说书人的身份表达书中人物的,既要摹拟的像人物,又要保持说书人自身的完美形象,坠子演员的双重或多重形象在观众心目中是并存的,此乃与戏剧表演不同之所在。
豫东坠子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土壤,其朴素的民间风味、浓郁的生活气息、美妙的声腔旋律、精湛的说唱技巧、地道的中原音韵,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价值。
2015年,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