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衙:“一代文宗”元好问与“雁丘”的故事
2014/12/8 15:47:5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大家听过“雁丘”的故事吗?早在1205年的一天,金国一位16岁的少年赴并州赶考,途中偶遇一位捕雁人,得知了一件奇事:有位捕雁人设网捕雁,捕获一只杀死,另一只脱网而逃后,却并不飞走,在空中盘旋哀鸣一阵后,毅然投地而亡。这位金国少年听后非常震撼,便从猎人手里买回那两只大雁,埋在汾河岸边,磊石为碑,刻下“雁丘”二字,并即兴感怀写下了传世之作《摸鱼儿》: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这位少年就是金末元初的文坛盟主,并被后人誉为“一代文宗”的元好问。元好问为鲜卑族拓跋氏后人,1190年降生于山西忻州韩岩村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他一生从政10年,在内乡任职长达5年之久。
站在元好问展室,看着元好问的塑像,纵观他的一生,波荡起伏, 21岁前,他过的是古代官宦子弟那种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优越生活。这二十年来,他随做县令的叔父元格转徙与各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很早就显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8岁即因作诗而获得“神童”的美誉,14岁就名震京师,被誉为“元才子”。
22岁到35岁,是元好问科场多次受挫和在豫西定居时期。对于元好问这样的才子,考取功名应该一帆风顺。可他与历史上的诸多才子一样,散漫疏放,不拘世俗,不肯将就应试的八股文,虽能写出“问世间情为何物”那样的传世名句,却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加上战乱频繁,致使家破人亡,沦为难民,由山西逃到河南,在豫西定居。这期间,元好问饱尝了人生的痛苦艰辛,但却通过应试汴梁,结交了朝中许多名人权要,不仅学问上受益颇多,诗文大为进步,而且为日后的仕途打下了重要基础。
自35岁入选翰林院到44岁汴京城破被蒙古兵俘虏,是元好问宦海浮沉的十年。这期间,他先在朝廷中枢机构任职,曾想励精图治、忠君报国,但因皇帝昏庸,奸臣弄权而难以实现。无奈之下,只好辞官,闲居于河南登封。后又被举荐,到镇平、内乡、南阳做县令。为官期间,元好问尽心竭诚,勤于政事、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兴亡,关注民生疾苦,管辖之处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受到了很高的赞誉。
在内乡任职期间,元好问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在《偶记内乡》一诗中他写道:“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牛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由于他能及时组织农民生产,不误农时农事,使民众逃离、田园凋敝的内乡呈现出田园葱绿、农事繁荣的发展状况。元好问牢记“公生明,廉生威”、“为官之道在于安民”等古训,廉洁从政,体恤百姓,尽心尽力,为百姓着想,深受百姓爱戴和敬仰。《内乡县志》曾记载:元好问在内乡任职五年,清正廉明,体察民情,劳抚流亡,边境宁静,调离时百姓“攀辕卧辙”,挽留不舍,去任后吏民皆怀之。
44岁到49岁是元好问被羁押的生活时期。羁押结束返回故乡忻州后,他抱着国可亡,史不可亡”的心态,在庭院修建了一座“野史亭”,穷经皓首,完成了两部金史著作:《中州集》和《壬辰杂篇》。元好问尊重史实,不阿世俗,秉笔直书,很受后代学者推崇。夏,辽,金等少数民族的史料,唯独金史较为完善,即得益于元好问的《壬辰杂篇》。
50岁到68岁期间,是元好问返回故乡忻州生活时期,后病逝于获鹿寓舍。这期间,他交游范围更广、作诗为文最多,并为金史编纂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元好问在临终之时,嘱咐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元好问在金亡后的20余年,长年奔波,宣扬儒学,搜集编撰金史,但他最想告诉后人的,却是他对诗词的喜爱。“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他对自己的诗才极为自信,有着与杜甫相提并论的傲气。元好问一生存诗1388首、词384首。尤其是金亡前后的“丧乱诗”,成为继杜甫之后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典范。清代史学家赵翼曾经这样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山河的破碎,诗人的忧患,使元好问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词。
尘烟滚滚,时光如流。800年疾驰而过,元好问也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但内乡县衙遗留着元好问的气息与足迹,诗情与神韵,为人们走进历史,了解元好问提供了极大帮助。我也为能在元好问生前为官的地方工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内乡县衙(201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