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学术专栏 >> 浏览南阳

南阳曲艺艺术概述

2013/11/14 10:23:21 点击数: 【字体:


    春秋战国时期,南阳为楚国疆域,素有“北楚”之称。长达800年的楚文化是南阳历史文化的重要发展时期。1978年在淅川下寺的春秋楚墓中出土的编钟、石排箫等九十余种古代乐器,其音律准确,音质清晰,数量、种类之繁多、制作之精美,足以反映三千五百年前这里的音乐、歌舞之盛行。
  
    南阳汉画馆搜集的大批汉画像石,雕造工巧,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不仅反映了古代艺术大师的创造才能,也显示了当时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真实地记载了汉代南阳各类艺术的状况,保留有最早的说唱艺术迹象。乐舞百戏是集乐舞、说唱、杂技、角抵、滑稽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后代各类表演艺术的雏形,尽管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成熟,但的确孕育着这些方面的因素,曲艺就是其中的一种。图中的弹奏琴瑟伴唱同现代曲艺中的大调曲、三弦书的演唱形式十分相似;击桴鼓者,似乎边鼓边唱,其鼓状与今鼓词中所用之鼓也很相像;汉代的相和歌,是一种用歌唱讲故事的形式,已显露出说唱艺术的前期迹象,是最早的曲艺;而南阳汉画馆珍藏的汉代“抱相俑”则可证明,两汉时期“相和歌”已在南阳流行了。

   唐代的南阳,因与国都长安、古都洛阳相近,遂成为南北交通之要冲,促进了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各地艺术活动的相互交流。李白诗中“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南都行》)的记述,清楚地反映了唐代南阳文化艺术的繁荣。值得一提的是唐代“俗讲”,它由宣扬佛教思想的讲经演化而来,具有故事性和伎艺性。《明嘉靖南阳府志》记:“裕州(今方城县)普娅严寺在城东大乘山,为唐法本禅师之道场也。”道场,就是当时“俗讲”讲唱佛经的场所。

   产生于元代宫廷和民间的北曲,以演唱元曲小令为基础,是大调曲子的最早溯源。南阳艺人曾在城东柴阁老坟地,发现有记述元代宫廷鼓子派情况的墓碑。到了元代中末叶,由于元曲植根于不同地域,受其当地语言、民俗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间音乐,使其渐衍分化,发展形成了不同声腔、不同板路的不同剧种和曲种。这种不同地域不同剧种的形成,是我国戏曲、曲艺艺术发展中的一次大的飞跃。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23子唐定王朱柽于南阳,随带一班宫廷歌女乐手,其中的鼓子派同南阳民间的鼓子派逐渐融为一体,为南阳鼓子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朱柽在南阳大兴土木,建造王府,筑起供玩乐的园林,常宴乐其间。王府中的乐户、伶人的歌舞活动,对后来南阳的说唱艺术无疑起了推动作用。

   清朝雍正年间,宫中鼓子派代表王翰林回到南阳老家城东柴庄,随带艺徒多人,回来后专门研究鼓子曲。先后有不少外地流散艺人、梨园子弟来访,带来了很多外地曲牌,推动了南阳大调曲子的发展。乾隆年间,又有邓县周四少从北京带回了“垛子”曲牌,以此作为曲头曲尾,中间嵌以其他曲牌,形成了垛子套曲,在南阳一带演奏。清代由于驿道的开辟,由北京至云贵,多取道南阳,加之驿站紧靠白河码头,成了水陆交通要道。交通便利带来了经济繁荣,更促进了文化活动的交流。安徽的太湖曲、北方的码头曲、西部的背弓曲、南方的蛮曲、倒推船等,不断地为南阳大调曲子所采纳、吸收、使用,形成了南阳大调曲子独特的风格,并奠定了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使曲调曲目一新再新,习唱的人有增无减,南阳大调曲子以它独特面目逐步成长、完善起来。

   鼓词是一种古老的说唱形式,相传是道教宣传教义的工具。汉代时即有击鼓演唱之雏形,唐代的道调、道曲,北宋的道情,都与鼓词的产生有关。南宋时,道情中的一支传唱世俗故事,设场卖艺,作为谋生手段,被称作俚俗鼓儿词,在北方比较盛行。清道光年间,山东单县鼓词艺人张万年到南阳传艺,在很短时期内,习艺者先起南阳、镇平、唐河,而后遍及南阳各地。鼓词,南阳称为鼓儿词、鼓儿哼,是以击鼓和碰犁铧片为伴奏击节乐器、以板式变化体为其音乐结构的曲艺形式。它形式简单,易学易演,深为群众所喜爱,流传各地后遂与当地方言和演唱习俗合流,而派生出各种流派,如在桐柏称“淮源大鼓”,淅川丹江南岸的称“丹南大鼓”等。到了清末,出现了余四海、赵文秀、张小个、毕光舟等一批著名鼓词艺人,清末镇平县衙前还曾张贴过赞扬鼓词艺人余四海的榜文。

   三弦书是民间俗曲的一种演变形式,它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并以其乡土之味、醇厚之美和刚健清新的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约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南阳县秀才何老窝,乾隆四十年(1775年)方城县三弦书的一代宗师沈大楼都已开始演唱三弦书;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新野县艺人冯国有也在本县演唱三弦书。据方城县三弦书艺人张明川讲,他13岁开始学艺,可上溯四代:师父张士德、师爷范龚先、曾师祖龚一圈、太师祖沈大楼,上溯三弦书的历史已有250多年的历史。最流行是在清光绪年间,当时南阳三弦书艺人就有三四百人之多。由于三弦书艺人所处地域不同,演唱、表演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中路、东路、西路三个支派,三个流派各具特点。东路以张永西、老黄先儿、万孝廉为代表,多在桐柏、唐河活动;中路以社旗西桥头为中心,以南阳县的刘永科、赵四差脚为代表;西路大都在南阳县东北部与方城接境的博望一带活动,以南阳县的刘文学、方城的张士德为代表。这时的艺人们多聚集南阳,搭棚演唱举行会演,如三弦书传统书会——三皇会(尊奉天皇、地皇、人皇),参加艺人来自11个县,多时达100余人,演唱三天,竞技赛艺,在当时影响很大。这时的三弦书已达鼎盛时期。

   善书源于唐代的俗讲,至清道光年间,其内容渐被宣讲“十全大善”的民间因果故事所取代,俗称“念善书”。光绪年间,无论是官场的“宣讲圣谕”,或民间的“念善书”,同时在不少地方流行。光绪四年(1878年),内乡知县高袖海,每逢朔望(每月初一和十五日),在县衙宣化坊前宣讲圣谕;光绪十八年(1892年)农历三月三日,桐柏县平氏镇古刹春会有外地三位“俗讲”僧人讲唱善书。桐柏、邓县、唐河三县出现了东华堂、西华堂、三华堂之类的斋公组织,常设“善书棚”念善书。随着念善书的增多,善书刻本流行于市井,南阳县书铺“明善堂”刻印的《义犬救主》等数十种善书刻本也在街市出现。

   清末,在北方广为流行的评词传入南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邓县艺人高光三开始在邓县城内行艺。其后又有山东、陕西、湖北等地的评词艺人进入淅川、新野、镇平、南召、唐河、方城等地进行演艺活动。

   这一时期,又有一些新兴的说唱曲种产生。光绪二十二年(1894年),新野县樊集乡芦堰村兴起了“槐书”。“槐书”的惟一传人汝新和(外号汝和尚)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已开始演唱槐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新野县歪子街出现陈万鹏的越调乱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人民政府网 2006-10-16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略论古筝演奏技巧的传承与沿革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