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河南豫剧院《三哭殿》剧照 蒋新军摄/光明图片
【语文笔谈】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国度。《礼记·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多民族的国情成就了中华民族灿烂多元的文化,也形成了纷繁复杂的语言。
王蒙曾说,“一种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群,是一种生活的韵味,是一种奇妙的风光,是自然风光也是人文景观。”保护方言应是传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应有之义。而中原文化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保护河南方言的特殊意义。
传承中原文化 留住历史记忆
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地区,也被称作中土、中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安阳、郑州),中原地区占有半数。中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又是其传承的主流;而河南方言既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虽然河南方言也属于地域文化范畴,但更多时间是作为“官话”而存在的,其表情达意已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记忆之中。先秦时期的“雅言”就是中原地区的方言,也是灿烂华夏文明的主要载体;北宋时期定都开封,河南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河南方言正式成为当时的通用语,即“中原雅音”。
蕴含着中原文化的典籍、文献、经史子集,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以其特色鲜明的表达成就了多样的文学艺术。以河南戏曲为例,其形式多样,曲调宏大,唱腔朴实,表演生动,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除了豫剧、曲剧和越调三大剧种,还有沁阳的怀梆、濮阳的大平调、商丘的四平调、开封的二夹弦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剧种。这些都因使用了纯粹的河南方言而深深扎根于广大百姓当中,从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此外,诸如河洛大鼓、河南坠子、黄河号子、信阳民歌,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替父从军等传说故事,无一不是以河南方言为载体流传下来的。
河南方言是中原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的主要媒介。以西周时期在中原形成的婚仪“六礼”中的“定亲”为例,河南中部地区称为“送好”,商丘、信阳等地称为“看好”。“好,从女,从子。本义为美,貌美”,后逐渐引申为“美好的事情”。不论是“送好”还是“看好”,都是指“定亲的好日子”,“好”均保留了古意。又如河南人不仅爱吃面,更爱吃馍。大年初二回娘家,孩子的姥姥会给小孩做枣花馍;春天菜嫩的时候做菜馍、菜蟒;秋天大枣收获后做枣馍,平时也会做烙馍、杠子馍等等。在形式多样的面食文化推动下,河南形成了独特的面塑文化,如今在春节庙会期间仍有面塑艺人施展才艺,展示古老技艺和文化。
河南方言在地名上更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有些反映其地理特征,如开封市,城区分布着诸多湖泊河流,其带“河”“湖”“坑”命名的街道就达数十条之多。这里商业繁盛,因不同行业分布在不同区域,就形成了具有行业特点的地名,如马市街、土街、马道街、纸坊街、山货店街、书店街等。有些则保留了数千年古代语言面貌,如郑州的祭城源于商代的祭国,是西周祭伯、春秋祭仲的封地,其中“祭”音同“炸”,这种读音延续至今。
在中国语言的发展史上,河南方言也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大规模移民运动,就促进了河南方言的传播。西晋永嘉之乱引起的大规模移民,从河南迁往鄱阳湖流域和皖南、苏南地区,由此促进客赣方言雏形的形成;客家话在两宋时期发生的大规模移民运动——靖康之乱的推动下最终形成;而洪武移民则基本确定了今天河南方言的基本格局。客家人有句老话叫作“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他们虽身处南方,但至今还保留着中原地区古老的习俗和语言。
保护河南方言 已成当务之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地方方言地位日益下跌,取而代之的是普通话,甚至一些外来语种也加入到了“挤兑”方言的行列,河南方言更是急转直下,情况不容乐观。
造成这种逆转的主要原因,一是来自“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过于接近,而缺少存在价值”的认识;二是来自影视作品的误导,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河南方言的使用者多是形象负面的社会底层人员,使河南方言无形中受到贬损;三是庞大的人口流动量导致河南人在与内外的交流中,宁愿舍弃方言而广泛使用普通话。
河南方言的退化、萎缩直接导致地方文化浅薄化。比如,河南省尉氏县的一个村子,历史上以加工老式圈椅的椅圈出名,村里马姓人多,人称“椅圈马”。后来,村干部嫌这些字不好写,认为现在不做椅圈了,就把“椅”字改成了“一”,叫“一圈马”;过些年又觉得“圈”也不好写,干脆直接画圈儿,又改作“一〇马”。字确实好写了,但原村名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却不见了踪影,村名成了纯粹的地方代号。
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提升,对文化多样性也有了新需求,并逐步形成了社会共识,重视、保护方言和濒危语言的呼声也高涨起来。2005年,上海市政协委员马莉莉有感于上海话使用范围正在迅速缩减的严重现状,提交了《保护本土文化之一:沪语的规范与推行》的提案,呼吁对其进行积极的保护和抢记。2009年,全国人大代表徐源远也认为,地方方言承载了丰富的地方文化,理应“将方言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保护和发展”。
在专家学者大力呼吁的同时,地方方言也展示出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微信、视频、歌曲、电影、小品等形式展现方言魅力的作品比比皆是。地方媒体也充分发挥作用,《汴梁晚报》专门开设了用方言描写当地历史文化故事的脱口秀栏目,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的《村长开汇》《咱嘞河南话》,以及开封旅游广播的《疯狂开封话》等节目都引入了河南方言,不仅使节目诙谐幽默,也使人们在欢笑中了解了河南方言的历史渊源。
于是,方言保护很快上升成为国家行为。200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的试点工作。201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15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言保护终于进入实施阶段。
协同社会力量 推动方言保护
正如前面所述,长期以来的忽视已经造成了方言的断层。特别是影视作品中有意无意的贬损,使河南方言更是元气大伤。要恢复、保护、发掘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更不是仅仅依靠国家号召就能解决的,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
系统调查为基础。河南方言内部分属于不同的方言区,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晋语区,东南部属于江淮官话向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西南部地区属于西南官话向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中部地区则是河南方言的主体部分。虽然河南方言资源非常丰富,但对其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则相对匮乏。所以,应针对河南方言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查大纲,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选择年长者抢记河南方言目前所能调查到的较为古老的面貌。
先进科技为手段。传统的田野调查法是将所听之言通过国际音标记录下来,除受过专业训练的语言学者之外,一般民众不能直观地了解某地的方言面貌。但如果在方言调查时采用录制视频和音频的方法就可以弥补其不足,为大众呈现出更为立体丰满的河南方言的原貌。如条件允许,可以建立“河南方言博物馆”,利用电子音像、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网络技术,展示河南各方言小片的归属和特点,同时通过实物、音频和视频展示河南方言的文艺作品和民俗现象。
文化研究相结合。以往对河南方言的研究多倾向于方言本身,而忽视了方言与文化的整体性的研究。今后的调查应重视方言的多种表现形式,调查内容包括以方言为载体的各种文化形式,比如戏曲、文学作品、地方民俗等,这样才能更加完整、深入地将河南方言保存下来,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普通话和方言所负载的功能不同,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河南方言并不矛盾。一方面,河南方言承载了丰富的中原文化,倡导保护河南方言有利于传承中原文化。另一方面,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而普通话的形成是建立在方言的基础上的,普通话在自身发展和规范过程中也不断吸收方言土语,这不但丰富了普通话,也使方言土语得以保存和流传。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