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不见黄河心不死——中国古老乐器埙的传说

2014/3/21 11:38:50 点击数: 【字体:

    当你走进河南博物院音乐大厅时,即可看到由10人组成的古乐队,他们身穿春秋时代的服装,很熟练地用编钟、编磬、古琴等乐器为听众演奏一首首既神圣、典雅、神秘,又抒情、委婉、悲凄的乐曲,使人留连忘返。其中有一件看似鸭梨,上有吹孔,前有7个按孔,后有2个按孔,双手捧奏的乐器。这就是在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的产生于6700年前新石器时代,秦、汉以后又近于绝响的我国最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之一——埙(亦作“壎”)。这是一种用陶土烧制的乐器,同其他民族乐器一样,它是随着劳动而产生而演化,又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的。

    我在郑州市博物馆看到上世纪50年代出土的属商代泥质灰陶埙,扁形,已破损,只有半片,长8.2厘米,宽6.1厘米。正面有3个按孔,顶端有一个吹孔。(图一、图二)

不见黄河心不死——中国古老乐器埙的传说

图一:半片灰陶埙正面

不见黄河心不死——中国古老乐器埙的传说

图二:半片灰陶埙背面

    相传,在黄河中游南岸有个叫石匠营的村子,住着一位叫邙山的小伙子,父母双亡。他勤劳朴实,聪明伶俐,心灵手巧,每天除了忙于农田的耕作之外,就喜欢吹奏一种用黄泥做成的瓶子。那旋律时而轻盈欢快,时而悲愤凄婉,既使你心旷神怡,又使你黯然落泪,引得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前来观赏。这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一个住在桃花峪名叫黄河的姑娘耳中。她翻山越岭,不辞劳苦地来到了石匠营,只见高大英俊的邙山站在老槐树下双手捧着大小如人心的土瓶子,在为村民们吹奏美妙动听的乐曲。她看到了,听到了邙山娴熟的如痴如醉的精彩吹奏。那旋律先是返璞归真的苍凉深忱、浑圆醇厚;继而又近似人声的凄苦呜咽、如泣如诉;时而起伏跌宕,热情奔放,诙谐幽默;时而又浅吟低回、缠绵悱恻。虽无百灵、夜莺般的婉转,但却使人为之动情。刹时,黄河被那悲怨愤懑、忧伤缠绵的乐声所倾倒。她回家后便寝不安枕,食不甘味。终日恍恍惚惚,心神不宁。嫂嫂问其缘由,姑娘吐露了对邙山的爱慕之情。既热情体贴,又通情达理的嫂嫂把邙山请到家里,邙山、黄河二人含情默默地相望,都有相见恨晚之意。嫂嫂心领神会,一遍遍的劝说父亲 纳邙山为门婿。哪知父亲见邙山人虽长得齐正、聪明,但衣衫褴褛,一副穷酸像,心有不快,便打发邙山走了。然而邙山却被黄河姑娘那窈窕秀丽、楚楚动人的身姿所打动,连日来昼思夜想,日渐消瘦,很快便卧床不起。虽经多方调治,也无济于事,日里总喊着黄河的名字,不久便痛苦地离开了人间。村里的人们为了表达对邙山的爱怜之情,把他的尸体埋到了五龙峰下的玉石堆旁。

    一天,有一石匠路过这里,发现坟头上有一块深红颜色,似土非石的宝物,在太阳的照射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他小心翼翼地拿回家里。经过细腻的雕琢,打造成一个精致如“心”的饰物,带到集市上摆摊叫卖。

    再说,黄河姑娘自从邙山被父亲打发走后,不思茶饭,懒得梳洗,不多日,衣带渐宽,面容憔悴,嫂嫂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一天,嫂嫂带黄河到集市上散心,正好从石匠的摊位前经过,黄河见到如“心”的饰物,惊奇地叫喊:“哎呀!这不就是邙山吹奏的那件乐器吗?”于是就不惜价钱地买了下来,她如获至宝的揣在怀中,带回家里。之后她便爱不释手地捧在怀里,睹物思人,眼前出现了邙山吹着优美的乐曲向她走来。黄河禁不住悲痛欲绝,落下伤心的泪水。那泪珠如泉水涌出,扑扑嗒嗒地滴在如“心”的饰物上。

    没想到这块红如人心的饰物竟是邙山那不死的“心”所变,被泪水浸润之后,突然裂开,并迅速地变大,大得像邙山那健壮的身躯,继而把黄河紧紧地抱在怀里……

    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一个家喻户晓的谚语:“不见黄河心不死”。

    这个故事中的人和吹奏的那个土瓶子似的乐器,是不是郑州市博物馆保存的那个只有半片的埙?是不是属于河南博物院古乐队乐手吹奏的那个埙的同类?我无从考察。但我相信故事的真实来源于生活。也许是历史的巧合。我知道,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它用陶土烧成,整体呈鹅卵形、橄榄形、圆形、椭圆形、鱼形、平底卵形、鸭梨形等多种,大小各异,顶端有一圆形吹孔,埙体正面开有1——6个按音孔多种。吹奏时有近似人声的音色,很擅长演奏优美抒情、凄苦哀怨的曲调。每当听到埙那种略带鼻音的细弱柔和、低闷圆润、如诉如怨的音色时,便很自然的和“不见黄河心不死”的故事联在一起。

    我国出土最早的这种乐器是陶埙。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时使用一种叫石榴星的器具,若以口对准石榴星上用来系绳索的小孔吹气,可以发出呜呜的响声,这种声音很像野兽的鸣叫声,古人就用它模仿动物的鸣叫,来吸引野兽,伺机捕杀。这大概就是一孔埙的雏形了。

    目前,我国发现最古老的埙,一个是浙江杭州湾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一孔埙,另外两个是西安半坡村母系社会遗址出土的,其中一个只有吹孔,另一个除吹孔外,还有一个按音孔,能吹两个音。据专家考证:上述三个埙,属于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物。此后还有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和郑州出土的的三音孔埙,特别是河南辉县殷墓出土的三个五孔埙和安阳出土的五孔埙,它们发音数量完全相同,都能吹出十个高低不同的音。这说明那个时候人们的固定音高概念己经确立,乐器的制作技术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和提高。五音孔埙,不仅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六声音阶,而且还能吹出若干个半音程。到了公元前700年的春秋时代,已有六音孔埙,能完整地吹出五声调式和七声音阶。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大约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特别是现存郑州市博物馆1983年在新郑市出土的陶埙,高10厘米,腹围8.3厘米,呈鹅卵形,青色,有光泽,下部小平底,上部有一吹孔,正面有五音孔,呈“V”布局,背面有两音孔,孔径0.3—0.6厘米,重75克的八音孔陶埙。该陶埙为细泥灰陶(汉,图二),中上部有轮制沙划痕迹,表面有工具痕,这说明汉时的埙已定型,郑州的先民们制作埙的工艺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埙这种乐器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不见黄河心不死——中国古老乐器埙的传说

图二

    目前,根据演奏的需要,己制作出九音孔埙,能够顺利完整地奏出十二平均律,埙的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埙的演奏技巧得到不断创新。由于新的作品不断涌现,使埙这一古老乐器又焕发了青春。它不仅受到国内广大听众的喜爱,而且受到外国音乐家和听众的高度赞扬:“埙,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样古老,它那特有的音色,很是迷人。这种奇特的乐器是其它乐器无法替代的。”称赞“埙,是能够发出奇妙声音的音乐瓶。”

    埙,已走出原始,又走进辉煌;走过绝迹后,还能为我们吹奏出更多更美好的故事……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文化网(2014-03-21)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