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通往“最早的中国”之路上,二里头并非没有对手。其中,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是最有实力的一个。
陶寺大城屹立于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比距今3800年~3500年的二里头遗址要早。陶寺拥有高大的夯土城墙和筑于高台的宫室建筑,城墙围起的面积达到280万平方米,城墙周围长约7公里。此时,隔黄河相望的河南虽然城址林立,但最大的登封王城岗城址也只有30多万平方米,与陶寺相比显得小巫见大巫。陶寺还出土了迄今所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金属乐器铜铃,也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完整复合范铜器,贵族墓随葬品彩绘蟠龙纹陶盘、鼍(tuó)鼓、特磬更昭示着这里已经有了礼乐制度的雏形,人们甚至在一把陶扁壶上还发现了比甲骨文还要早的文字。
陶寺背后显然是一个独立而繁荣的国,但问题出在了它的“国土”上——它并不辽阔,甚至小得可怜,因而称不上是“广域王权国家”。陶寺考古队老队长高炜先生曾总结说:“从考古发现看,同时期各区系中,陶寺文化的发展水平最高,但它的覆盖面大致未超出临汾盆地的范围;它同周邻文化的关系,则表现为重吸纳而少放射。若同二里头文化比较,可明显看到陶寺文化的局限性,说明陶寺尚未形成像二里头那样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文化中心。”
换句俗话,陶寺太低调,不够open,对“邻居们”几乎没有影响力。
陶寺就此与“最早的中国”擦肩而过。并且,在二里头于数百年后崛起时,陶寺所在的晋南地区反而开始接受来自中原腹地的一轮轮文明冲击,最终被纳入二里头王朝体系。
陶寺的命运,更加折射出二里头的强大。那么,3700年前,二里头屹立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
二里头是个移民城
整个洛阳盆地西高东低,伊洛两大历史名河横贯其中。在夏商至唐宋间的两千余年时间,有十多个王朝曾在此地建都,一个并不太大的盆地作为权力中心而受到长期青睐,这在全球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二里头文化于此间崛起显得并非偶然。根据学者研究,洛阳盆地在史前时期一直属人口密集分布区,二里头遗址繁盛时期的人口,有的学者推测当时有6200户以上,总数在3.1万人以上;也有学者推测为2万~2.8万人。古代人口问题极为复杂,推算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哪种方法,可以确认二里头都邑人口至少在2万以上。
史前时期大型聚落的人口一般不超过5000人,与二里头同时期的普通聚落人口一般不超过1000人。二里头一下汇集起数十倍的庞大人口,高度集中于自身及近畿地区,这种情况在东亚地区尚属首见,也足以说明二里头这个广域王权国家的成熟程度。
那么,二里头的泱泱众生是从哪里来的呢?
根据发掘探测,或许是临近洛河故道洪水肆虐的缘故,二里头遗址所处的一块半岛状高地,在二里头人到来之前并未被充分开发利用,仅分布着几个小型聚落,居民极少。到了距今3800年左右,这里突然热闹起来,大量人口拥入,短时间内膨胀为一个超大型聚落,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这批最早居民的遗存所剩无几,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究竟来自何方,应当就是周边众多小规模的彼此不相关联的血亲族群,但这批人的到来,奠定了二里头都邑此后全面兴盛的基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副队长赵海涛先生说。
也因此,二里头都邑被看做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移民城市。这批最早的居民并非完全的野蛮人,他们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会使用铜刀等小型工具,也会用绿松石和远方来的海贝作为装饰品,还用牛、羊、猪的肩胛骨来占卜,在一些破碎的陶器上,还有意无意留下了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
宫殿里有“高科技产业基地”
易中天先生是不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他认为只有3700年——他把中华文明分为史前史和文明史,分界就在二里头。公元前1700年左右,正是考古学家所谓的“二里头二期”的发端,二里头迎来了它作为王国都邑的大建设、大发展时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说,在二里头都邑之前,还没有哪个城池或中心聚落有过如此缜密的总体规划设计和明确的城市功能分区。
在遗址中南部,地势最高的一块,最先出现了井字形的城市主干道网以及最早的一批大型建筑,而主干道的方向也决定了当时城内单体建筑的方向,纵向并非正北,约略北偏西4到6度。两纵两横的大路,把遗址中心区划分为不同区域,中间围起的部分发现了成组的大型夯土建筑,是执政者和贵族的宫殿区。
“值得一提的是,宫殿区发现的两座早期大型宫室建筑都是多进院落的布局,而晚期的1号宫殿宽广的庭院可容纳数量庞大的臣下,高大的门塾建筑带有三个门道。因为中国土木建筑难以高耸,作为身份地位象征的宫室建筑不得不往纵深发展,多进院落此后成为中国古代宫室建筑的主流,在二里头,有了这类建筑最早的实例。”许宏说。
宫殿区以北被划为祭祀区,以南则是制作贵族用品的作坊区,这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是当时的“国家高科技产业基地”,国内最早的铸铜作坊就发现于此。
这种分区规划,在二里头三期达到了极致。考古工作者在此时期的宫殿区周围发现了新增的宫城城墙遗迹,城墙建在井字形大道内侧,系用夯土版筑,围起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在考古人眼中,尽管它仅是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却正是后世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相当于36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这是迄今所知中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宫城遗存,这一发现,也入选了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曾有西方学者指出,中国都城有着绝对理性的平面布局,即
使在今天,来到北京或西安的游客无论身处城中何地,总能分清南北,这与都城规划者试图让生活稳定有序的意图不无关系。而这种理念,是奠基于二里头都邑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二里头遗址的布局首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许宏先生说。
二里头人爱吃烧烤爱宝石
在宏大的规划之外,二里头都邑人的生活起居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准。
吃的方面,后世所谓的五谷——粟、黍、稻、麦、豆已基本齐备,同时二里头人也非常爱吃烧烤,留下了大量灼烧过的动物骨骼;用的方面,铜镞、骨镞既作兵器也用于狩猎,各种烹调用器也有出现,并经过精心打磨,十分讲究;住的方面,从高大的大型宫殿建筑到地面建起的单间或多间贵族住宅,再到半地穴式的“窝棚”都有。
值得一提的是交通方面,二里头宫殿区南侧的大路上发现了两道车辙痕,两辙间距约为1米,年代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早期,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双轮车的使用痕迹。不过,这些车应该不是由马拉动,中国已知最早的马车遗迹是在殷墟,其轨距在2.2米以上,二里头的两轮车轨距显然太窄,而且在前殷墟时代,中原地区没有发现过马骨。
在贵族用品上,除了奢华的象牙簪、陶礼器、玉礼器、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最惊世的发现无疑是被称为“超级国宝”的一件绿松石龙形器。2002年春,考古人员在宫殿区内一座贵族墓里发现了它,墓主人是一名成年男子,有30多岁,墓内出土有丰富的随葬品,其中,置于墓主人骨架之上的这件绿松石龙形器震惊了所有人。全器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绿松石原来应是粘嵌在木、革之类有机物上,其所依托的有机物已腐朽无存,工作人员在两年多后才将其清理出来。
这件龙形器由龙首至条形饰总长超过70厘米,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有的学者认为,绿松石龙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除此之外,龙的纹饰在二里头出土的铜牌饰、陶器上也有,表明龙已经成为二里头贵族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新闻连连看二里头十大发现
十大发现之一:
初步究明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都邑的聚落大势。 1959~2006年
十大发现之二:
发现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2001~2004年
十大发现之三:
发现中国最早的车辙。2003~2004年
十大发现之四:
发现中国最早的“紫禁城”——宫城。2003~2004年
十大发现之五:
发现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宫室建筑群。 1960~1964年、1972~1975年、1977~1978年、2001~2006年
十大发现之六:
发现中国最早的多进院落宫室建筑群。 2001~2006
年、2010~2015年
十大发现之七:
首次在宫殿区发现了贵族墓及随葬其中的绿松石龙形器。
2001~2004年
十大发现之八:发现与祭祀有关的巨型坑——中国最早的国家级祭祀场。2010年
十大发现之九:
发现中国最早的大型围垣官营作坊区。2004~2006年
十大发现之十:发现中国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