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洛阳之最 >> 浏览洛阳

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2013/4/7 16:25:40 点击数: 【字体:

中国最早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位于洛河南侧,南距伊河约5公里。现存遗址范围呈西北——东南向,北至洛河滩,东缘大致在圪当头村东,南到四角楼村南,西抵北许村。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面积约3平方公里。通过多次考古发掘,发现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以其典型代表命名为“二里头文化”。其文化堆积厚达3—4米,自下而上分为四期,第一期发现有小型墓葬、灰坑、小件青铜器和其他文化遗物。第二期有大面积建筑夯土、小型房基、水井、灰坑、中小型墓葬,出土铜刀、铜铃和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第三期有大型宫殿建筑基址,中小型房屋基址、制陶窑址、水井、道路和灰坑等。遗物中青铜器和玉器数量大量增加,其他遗物也较前期丰富。第四期发现的遗址有房基、中小型墓葬,灰坑和陶窑等。青铜器新增加有。在遗址的东部有大型宫殿遗址区,也是遗址重要遗存的集中分布区。目前已发现30多座宫殿建筑基址。其中两座规模最大,1号基址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约100米,高0.80米。可复原为一座“四阿重屋”的殿堂,四周围以一面坡或两面坡廊庑,2号宫殿基址位于1号宫殿东北约150米,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72.80米,东西宽58米。形制与1号宫殿相仿。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大型宫殿遗址,二者都是由正殿、庭院、廊庑和门道等单体建筑群,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创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先河。在遗址的南部有铸铜作坊,出土有大量的坩锅残片、陶范、石范和铜渣等。制陶作坊位于遗址的西部,制骨及酿酒作坊在遗址的东北部。此外,遗址中还清理出数十座墓葬,可分大、中、小三种,大型墓葬仅有一座,小型墓葬发现众多。遗址中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青铜器均为多范合铸,器物留有范缝,制作较粗疏。器表饰云纹、弦纹、乳钉或镂空装饰和镶嵌绿松石,表明当时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较高水平。玉器主要是礼器和装饰器,大多出自墓葬,其造型别致,雕工精细娴熟,是中国古代玉雕的代表作。乐器有石磬、陶埙和陶铃。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为主,一般陶胎较厚,相当一部分陶器表面磨光或涂黑衣。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弦纹、附加堆纹和印纹,盛行鸡冠形器耳和花边器口装饰。在陶质大口尊和其他器物上,发现有象一、二、三、四等数字和各种符号20多种,这些刻划符号可能是当时的文字。

    由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可知,其内涵介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之间,全部属于夏文化。根据炭十四测定,二里头遗址的绝对年代跨度约在公元前1900——公元前1500年,恰是夏朝的纪年范围。文献记载,《逸周书•度邑》:“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古本《竹书纪年》称:“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今本《竹书纪年》记“仲康居斟鄩”。斟鄩为夏太康、仲康及帝桀的国都,地理位置即处于偃师县境内伊、洛二水汇流处上游的二里头村一带,从其方位、环境、地貌及文献记载比较,二里头遗址均与夏都斟鄩相符。遗址内出土了较为先进的青铜生产工具和具有较高等级的礼器,发现了宫殿、陵寝及雏形文字符号,这些都是人类迈入文明历史阶段的标志。遗址规模宏大,内部设施完备,已经完全具备了都邑的性质,因此可以说,二里头遗址就是中国第一座都城夏都斟鄩故迹。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