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为旧时洛阳过年的主要习俗。庙会以祭神为依托,为在寺庙周围开展的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洛阳是三教祖庭,寺观庙宇林立,凡是有庙的地方一般都有规模不等的庙会。除人们所熟悉的关林庙会外,还有最有名的洛神庙会。庙会文化,是河洛文化中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1 且忆旧时洛神庙
洛神,一个美丽的传说,一段史前的历史。上古时有两个古老部族——有河氏、有洛氏,有河氏活动在黄河之滨,有洛氏活动在洛水两岸。有河氏的首领称河伯,有洛氏的首领称洛伯。传说,有个美丽的女子叫宓(fú)妃,她是伏羲的女儿,嫁洛伯为妻。河伯为争夺宓妃,与洛伯进行了战争。为了消弭(mǐ 平息)战争,宓妃自沉洛河,被人们尊为洛阳和洛河的守护神——洛神。
洛神庙是祭祀洛神的庙宇,位于今洛阳老城瀍河回族区洛川街,创修于远古,历代修葺,于1944年5月被日寇的炮火摧毁。洛神庙南临洛水,东瞻嵩岳,西傍洛城,前眺伊阙。河岸杨柳依依,碧波清粼,风景优美。武则天每年正月都在洛神庙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亲作《大飨拜洛乐章》,从此形成规模盛大的庙会。宋代苏辙、元代雅琥、清代王士稹和潘耒(lěi)等诗人,都曾游览洛神庙并留下诗作。
民国《洛阳风俗琐谈录》云:“洛阳城内及附郭庙宇不下数十处,每处在春夏季各演戏三天,三日之中,一日名曰大会。独洛神庙自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演戏一月。”这正是至今洛阳老城人仍相传的洛神庙会“财神节会到龙抬头”。
所谓财神节指的是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关于财神是谁,各地说法不一。而旧时洛阳人敬的财神有两个,即关羽和洛神。关羽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因此被奉为财神;洛神曾教人渔、牧、纺织,是勤劳持家和妇女美德的象征,因此也被奉为财神。
此后一个月内,每天进行演戏活动,到元宵节前后,庙会达到高潮,二月初二龙抬头,洛阳四支龙舞队在此演出,晚上在焰火之中,庙会结束。
2 各县庙会看过来
明清及民国时期,洛阳庙会集中于洛阳城、各县城、名村镇、名山。洛阳城内外的庙宇,除洛神庙外,主要还有府文庙、县文庙、府城隍庙、县城隍庙、迎恩寺、泰山庙、药王庙、三贤祠、云溪观、宋太祖庙、古唐寺、贾谊祠、周公庙、上清宫、下清宫、吕祖庵、白马寺、邵夫子祠、东大寺、关林庙等。各县县城,也是庙宇集中区。民国六年《洛宁县志》载,洛宁县庙宇86处,其中县城有26处。其余各县均如此,县城是各县庙会活动的集中地。著名村镇也有大型庙会,如宜阳县福昌镇的福昌庙会,是宜阳县规模较大的庙会之一。
洛阳地区名山诸多,凡名山均有神庙,有些还不止一处,在神庙周围往往形成规模甚大的庙会。如新安县有荆山庙会、黛眉山庙会,宜阳县有汉山庙会、灵山庙会,洛宁县有金山庙会、洛河龙神庙会,栾川县老君山有十方院香火大会,汝阳县有岘山庙会、云梦山桃源宫古刹会、凤凰山观音寺古刹庙会,偃师县有牛心山庙会等。
庙会会期少则一天,多则一月。如汝阳上店祖师庙会从二月十八开始,会期五日;岘山庙会从二月二十八开始,会期七日。宜阳汉山庙会从三月初三开始,会期十五日。庙会多为一年逢会一次,但一年逢会两次以上的也很普遍。如黛眉山庙会每年两次,即三月三、六月六;关林庙会每年有三次,即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等。
其实,各庙会也是一种经济、文化综合性活动,其中经贸活动占有重要地位。民国《洛阳县志》载,洛阳城各庙会举行时,“做买卖农器、家具、牲口、花木之市场”。
3 斗戏催生新剧种
庙会是民间艺术节,文娱表演丰富多彩。大的庙宇,一般建有舞楼,专供庙会时演戏之用。目前,关林舞楼仍保存完好,洛宁县也保存古戏楼十多座。演戏在每个庙会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明清洛阳各庙会中,往往是两个以上的戏班子同时演出,谓之斗戏。光绪《宜阳县志》云:县城隍庙会,“同日演剧者不止七八处所也”。在斗戏过程中,洛阳的两大剧种豫西调、洛阳曲剧产生了。
豫西调,俗称“靠山吼”或“靠山黄”。唱腔多用真嗓,音调较低,宫调式,称为“下五音”,道白以豫西方言为基础。它与唱腔多用假嗓,音调高亢、徵调式、“上五音”的豫东调相比,特色十分鲜明。比豫西调稍晚或大体同时,且各自独立存在的,还有豫东调(形成于商丘一带)、祥符调(形成于开封一带)、沙河调(形成于沙河流域的淮阳等地),它们被视为豫剧的前身,最后合流成为现代豫剧。
豫西调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现存第一个剧本正是在洛神庙会期间演出的《洛神庙传奇》。《洛神庙传奇》奠定了豫西调的剧目风格,即多是以生、净、旦为主角的历史故事戏,如《斩蔡阳》《反徐州》等。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正月,豫西调第一个女演员王金枝出现在洛神庙和关林庙会舞台上,她主演的《桃花庵》引起了全国关注,豫西调开始名闻全国。
洛阳曲剧的创始人是晚清洛阳剧作家王凤桐,他将洛阳一带原有民间艺术“高跷”,设计了四个角色:相公(小生)、姑娘(正旦)、丫环(小旦)、和尚(小丑),同时将演唱艺术引入剧中。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起,他召集本村一部分人排练《蓝桥会》,至光绪六年练成。当年正月十三,他率本村高跷社参加关林庙会,击败了庙会上所有的“哑巴高跷”。从此高跷曲子很快风行河南府十县和汝州、陕州各县。1926年,经过解心富、朱六来等一批戏剧家的革新,高跷曲子形成唱腔高昂、清脆响亮的独特演唱风格,并且舍弃高跷,改为登台演唱。从此高跷曲子正式定名为“洛阳曲剧”, 成为中国十大地方戏剧之一。
4 民间社火闹庙会
社火演出是庙会活动的另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社火即神社之火,是洛阳对民间游艺、歌舞等活动的通称,主要形式有舞龙、舞狮子、铜器、排鼓、高跷、竹马、旱船、抬阁等,另有推小车、斗蹩官等曲艺活动。《洛阳风俗琐谈录》云:洛阳城内庙会,除演戏外,“并有扮高跷、抬阁等类,沿街演唱”。
社火起源于寺庙百戏。北魏时,洛阳有佛寺1367所,各佛寺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百戏演出,《洛阳伽蓝记》说,景乐寺举行法会时,“召诸音乐,逞伎寺内。奇禽怪兽,舞抃(biàn)殿庭。飞空幻惑,世所未睹,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槐,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之,目乱精迷”。其社会功能有点像现在的游乐场。隋唐时,寺庙百戏演出更盛,除跳丸、吞刀、吐火、旋盘、觔斗等杂技外,还包括《踏谣娘》《五方狮子》《龙王下凡》等歌舞戏以及参军戏、杂剧等民间新兴的艺术形式。
洛阳现存的民间乐舞都起源于社火。例如,新安县九莲灯由古代道观祭祀性活动演化而成,舞蹈中灯火团团,红光闪动,煞似一条火龙欢腾飞舞,其旋灯技巧和穿花队形,颇具新意。洛阳东关双龙舞是在宋太祖庙的庙会活动中产生的,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城隍节、十月一寒食节及岁首灯节为主要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