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状况:平乐村位于洛阳东北约12.5公里处的邙岭南麓,为孟津县平乐镇政府驻地。该村西靠洛常路,和太仓、跃店为邻,东与东赵接壤。该树南为象庄,北为三十里铺,焦枝铁路、二广高速公路、平金大道贯穿境内,交通便利。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土地肥沃,经济富庶,历来为洛东一大名镇,现有人口近7000人。
村名由来:东汉都城洛阳西门外有一平乐观,雄伟壮丽,是皇帝校阅三军、观赏百戏、展示国威国势的地方。因地处平乐观遗址,该村遂称“平乐”,亦曰“汉园”。
东汉平乐观
恢宏又浪漫
平安快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人们永远的希冀。早在西汉时期,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在给匈奴的一封国书中就写到:“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复故乐,以安边民,使少者得长其成,老者安其处,幸幸平乐。”平乐一词,在这里被赋予了实实在在的内涵。
实际上,西汉开国之初,汉高祖刘邦怀着对“平乐”的追求,就在都城长安上林苑的未央宫建设了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平乐观。后经武帝增修,它的规模达到了“周围十五里”,极为壮丽恢宏。
到了东汉,洛阳被光武帝刘秀定为国都(时称雒阳),随着国力的强盛,平乐观又在都城之西被建设起来。
东汉雒阳城位于今天洛阳城东15公里,北依邙山,南临古洛水,呈不太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约汉代的九里,东西宽约六里,因此又被称为“九六城”,城南还建有规模宏大的太学以及辟雍、明堂、灵台等礼制建筑。这里城池壮观,宫阙巍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都市。
汉明帝刘庄是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即位以后,遵奉光武制度,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国家相对稳定,史称“明章之治”。永平五年(公元62年),他“于长安迎取飞廉铜马,置于西门外,筑平乐观”。有学者介绍,“飞廉铜马”是当时的镇国之宝,造型生动,艺高绝伦,1969年10月在甘肃省武威县雷台古墓出土的青铜器“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极可能就是它的副本。飞廉又称龙雀,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禽,为秦人祖先的化身,象征着主宰风气之神,而汉初又极崇天马、神马,将其作为皇权的象征。东汉时期,人们将铸造出“飞廉铜马”这种国之重器,放置在平乐观,主要就是为了表达东汉统治者今朝胜前朝、新制超旧制的信念和愿望。
史书记载,平乐观在都城雒阳上西门外建成后,朝廷还下令在观下筑起大坛,上建12层五彩华盖,高10丈,坛东北另设小坛,重建9层华盖,高9丈。每当外国使臣来到雒阳,天子就常常来到这里,列奇兵骑士数万人,先检阅军队,然后再安排演出百戏(古代杂技、歌舞及民间各种音乐技艺的总称),以此来展示大汉王朝的强盛和威仪。每到演出时节,皇亲国戚、京师百姓、四方来宾无不云集于此,尽情欢乐。
东汉末年,董卓乘乱进入都城,纵兵烧杀抢掠,飞廉铜马被销毁为金。此后,曹魏、西晋、北魏仍以洛阳为都,平乐观再度繁盛。像曹魏时期的曹植,就经常来到这里观赏百戏歌舞,并留下了著名的《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代代相传,以致到了唐代,“诗仙”李白艳羡不已,在他的《将进酒》中写下了“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妙语。
郭氏迁平乐
明初又兴盛
历尽繁华,史上巍峨的巨观高坛,早已消失了踪影。到了元末明初,这里只是一个由张、石两姓十几户人家居住的小村落,属洛阳县平落二里六甲。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的郭从道,为避红巾之乱,跋山涉水,举家迁到这里,定居下来。他们代代耕读传家,不仅人口迅速繁衍增多,而且家业也逐渐壮大,人才辈出。据郭氏后人统计,明清两朝,全国一共有45名郭姓人考中进士,而平乐郭氏就占了10名。
明朝末年,昔日的平乐村已经非常繁盛,郭氏家族在村中修建起两道大街,使这里成为洛阳东部的一大集镇。博古通今的二品大员郭景昌,根据村子地处东汉“平乐观”遗址的史实,奏报朝廷,将这里正式定名为“平乐”,沿用至今。
平乐极为富庶,在周边地区有“金平乐银象庄,吃不透到送庄”的俗语。这里不仅土地面积大,而且肥沃平坦,其中水浇地就占到了30%。村民回忆,在解放前,该村仅棉花的种植面积就达8000亩,凭此还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棉花、粮食交易市场,辐射地区很广。
历史上,“金平乐”屡屡成为土匪的抢掠对象。为此,清朝同治元年,村民在郭氏第十八代郭荣庆的发动组织下,修筑起了平乐寨,以求自保。平乐寨寨墙长约3000米,墙高壕深,雄伟壮观,四门各镶匾额,东曰“紫气东来”,南为“辉映南极”,西是“瑞应西清”,北是“恩承北阙”。1929年5月,洛阳南部的匪首孙七、任斌等纠集1000余名土匪,趁着军阀混战,前来攻打抢掠平乐,村民们据寨坚守,奋勇反击,在牺牲了两人的情况下,大获全胜,最终才保住了一村的安全。
如今,平乐寨已经早已被毁,但村北邙岭半坡上一座形似簸萁的凤凰古寨仍基本完好地被保存下来,成为人们远眺风景的绝佳之地。
平乐正骨术
享誉海内外
今天,平乐之所以名扬四方,还因为村中诞生了“平乐郭氏正骨”,并且长盛不衰。
据该村的郭俊卿老先生介绍,平乐郭氏正骨的创始人为平乐村郭氏家族第十七代的郭祥泰,字致和,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人。关于正骨医术传入平乐,历来有三种说法,他认为其中的薛衣道人传正骨术说依据比较充分。薛衣道人俗名叫祝尧民,医术高明,凡诸恶疮,敷药少许即愈,或有胫折臂断者,经治无一而不效。一年,他云游途径平乐,突染疾病,危急被困,正值郭祥泰路过,好心收留照顾,精心诊断治疗,使其痊愈。为了报答郭祥泰,薛衣道人遂将正骨秘术传给了他。
经过几代人的传承、研究和发展,平乐郭氏正骨日臻完善,名医辈出。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从马上摔落,左股骨颈折断,郭树信应邀前去治疗,用手法使伤骨复位,后以中药调离,很快使其病愈,左宗棠慨然题赠“益元堂”名号。清末,平乐郭氏正骨还曾先后为慈禧太后及重臣文悌等一大批官员治好了骨伤,声震华夏,之后一路走向兴盛。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渡过黄河,解放洛阳后,还专门在平乐村街头贴出告示:“平乐郭氏正骨,相传数代颇负盛誉,乃系祖国民间医学宝贵遗产,凡我将士,均应加以保护,不得影响其行医疗疾,仰各周知。”
新中国成立后,平乐郭氏正骨更是进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我国中医骨伤科最大医术流派之一,享誉海内外,一步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