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个地方出一个进士,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具体到一个县,更是凤毛麟角。我市一些山区县,平均180多年才出一个进士,譬如汝阳县在1300多年间仅出过进士7名。这次采写科举名人中的进士,我专门来到出进士最多的偃师市。可是,采访一些老人时,他们仅知道清代的进士,问起明代以前的进士,由于年代久远,他们很难说出姓名了。
一
清代偃师蔺窑村人蔺挺达,考上进士后留下的一些故事,如今仍在流传——他的爷爷,就是明代的蔺完植,正四品,官至湖广衡州知府。他告老还乡回到偃师后,生活俭朴,住在先祖留下的窑洞内。他去世前的十几年,粗茶淡饭,修睦乡里,遇到豪绅欺压百姓时,总是站出来干预,替老百姓说话,留下了好口碑。
蔺挺达在爷爷的影响下,自小读书用功,德行很好,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考中进士,走上仕途,先后在工部、刑部、吏部、礼部、户部干过,工作岗位多变,人生阅历很丰富,官至吏部给事中。
蔺挺达清正廉洁,忠君爱国,最大的特点是敢于检举不法官员。有一年,他遇上一档子事:钱塘(今杭州)令沈虬,对地方建设漠不关心,却整日里盘算怎样捞外快。朝廷发现钱塘这个地方的税收老是上不去,就派人前去调查,结果发现沈虬玩忽职守,致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
当时蔺挺达还是一个小言官,其工作部门隶属于都察院。他接到这个案子后尽力去办,把下面弹劾沈虬的案卷整理清楚,如实上报,沈虬被免职。
事情到此,一桩案子就处理完毕了,至于被免职的沈虬,该去哪儿凉快就去哪儿凉快吧。但事情没这么简单,当时的浙江巡抚陈应泰,与沈虬关系密切,又让沈虬承担了一项重要任务——掌管一个船队,为朝廷漕运军粮。
这是很重要的差事,怎能交给一个戴罪之人去办?可陈应泰不但让沈虬放心大胆去办差,还通过关系找到浙江按察使牟云龙,为沈虬翻案。
牟云龙听从陈应泰的指令,搞了一个材料,要替沈虬翻案,眼看事情快要办成,沈虬也将复职了,有人把此事密报蔺挺达。他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就直接向皇上写了检举信,揭发浙江巡抚和浙江按察使的不法行径。他向皇上写道:已经烧过的灰烬,现在有人欲使其复燃,这是为什么?若不是为了钱财,就是为了关系和情面。这两个浙江官员,起用一个不思悔罪之人,让他东山再起,岂不是让白骨头上再生肉!
蔺挺达的检举受到朝廷的重视,朝廷经进一步审查后,沈虬没能官复原职,有关人员也受到了处理。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不断向朝廷提合理化建议,为官20年,奏疏200件,顺治皇帝非常欣赏他。
二
顺治皇帝喜欢下象棋,尤其喜欢和蔺挺达下棋。别的官员和皇上下棋,总是正襟危坐,显得非常紧张,心里盘算着怎样才能不赢棋,生怕皇上输棋后场面尴尬。而蔺挺达与皇上下棋,总是自自然然的,该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该怎么走棋就怎么走棋。
一次他们两个正在下棋,顺治帝见他衣着朴素,就问:“你有月薪百银,怎么还穿得这么简朴?”他回答:“臣的俸禄虽然丰厚,但家乡父老生活还不宽裕。”他的这句话,其实说得唐突,好像顺治帝领导的大清国不富裕似的。可顺治帝并不在意,让他谈谈偃师老家的境况。他说:“我母亲已经70岁了,每天还在纺花;我的妻子深夜不寐,每天都要织布。我一想到她们的辛苦,就不想穿好衣服了,想在生活上节简一些。”顺治帝说:“这样吧,朕准你回乡一个月,把一家老小接到京城,衣食供给由朕负责。”
蔺挺达听了皇帝的话,知道这是对自己的关心,就跪下来谢恩:“谢万岁恩典,但无功不受禄,臣实在不敢领受。因为我一家老小没为朝廷作出什么贡献,不能接受这样的待遇,就请万岁收回成命吧!”皇上拿起棋子,在手中摩挲,说:“卿真乃忠臣也!”
可顺治帝很固执,他玩了一个小幽默,接下来连续三次不登殿、不上朝。朝臣们很纳闷,同时也很担心,因为当时有这样的通例:皇帝两次不上朝,就是对朝官政务有意见了;如果三次不登殿,那就是要惩治一些官吏了。蔺挺达当时负责打钟,每次都要通知正在等候的朝官进殿面见皇上,所以皇帝上朝不上朝,这个信息他是最早知道的。于是大家都来问他:皇上不上朝,这是准备惩治哪个官员呀?
这些官员来见蔺挺达时,多多少少都要带些礼物,尤其是那些自知违法的官员,都带着贵重礼物来打探消息,以便得到实信,早作打算。一时间蔺挺达的寓所人来人往,使他觉得非常别扭。他赶紧在门上贴出一张便条:“议国事请进,送彩礼问罪。”
这个便条写得很生硬,容易得罪人。可他就是这种个性,行事磊落,他就是要用这种方式杜绝行贿。结果,纸条一贴,马上就没人登门了,消停倒是消停了,但也让很多人记恨他。隔了几天,顺治帝又和他下棋,笑着问他:“爱卿呀,前几天你已经发了大财,为啥还穿这么简朴的衣服呀?”蔺挺达大惊,连忙跪地说:“臣诚惶诚恐,不知万岁此言从何说起?”皇上哈哈大笑:“朕不登殿,不就是让那些善于钻营的官员给你家送钱,让你一家老小免受辛苦饥寒吗?”蔺挺达一听,惊出一身冷汗,才知这是皇上在进一步考验他,就说:“我在门上贴了个便条……”顺治听后说:“爱卿真是个‘老实官’!”
顺治帝专门写了一块匾,题上“老实官”3 个大字, 赐给蔺挺达,表彰他的正直清廉,同时警告其他官员要奉公守法。从此,满朝文武都知道偃师出了个“老实官”蔺挺达。
三
顺治帝驾崩,康熙帝上台。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人”,此时蔺挺达已经60多岁,该致仕还乡了。加上他过去常与先帝下棋,属于近臣,有人就向新上任的康熙帝告状,打他的小报告。见此情景,蔺挺达就打了个报告,说自己年老体弱,患有足疾,奏请退休。
康熙帝批准了他的请求,考虑到京城离偃师路途遥远,赏赐他10匹高头大马,让他把必带的用品运回老家。谁知蔺挺达利用这10匹马,也耍了一回黑色幽默,临走时“回敬”了一下那些诬陷他的人。
这天,蔺挺达要启程,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来送行。当他们看到马背上驮着鼓鼓囊囊的布袋,以为其中必是蔺挺达多年积攒的宝物,就连忙奏知皇上,说蔺挺达多年来貌似忠厚,其实暗收贿赂,积攒了许多财物,动用了10匹好马,正准备运回他的老家呢!
康熙帝似信非信,派人来查,把所有行李物品都弄到皇宫。那些别有用心的官员说:“马背上驮的布袋鼓鼓囊囊,看上去十分沉重,不是金子便是银子,请当场打开检验!”康熙帝看了看,说:不会都是金银吧?也许是一些书籍,就不必检验了,让他自己说说里面装的是什么。
可那些人不依不饶,纷纷说:“一定要打开看看,他平时总是检举别人,这种人其实往往会中饱私囊。如果打开以后是金银,就让他等量赔偿,同时还要治罪;若不是金银的话,我们情愿用等量银子赔偿他!”
皇上准奏,命人打开布袋。谁知打开之后,全是零零碎碎的建筑垃圾,有砖块也有碎石。皇上不解,问:“你带这些东西回去干什么?”蔺挺达从容回答:“这些东西都是老臣寓所之废物,我走之后,寓所定要分配给新来官员居住,我要把这些东西清理干净,扔到城外去,免得妨碍他人居住。”
那些别有用心的官员见了,面面相觑,十分懊恼,只好等量赔偿了银子。康熙帝很生气,训斥那些官员所奏不实,无事生非。对蔺挺达说:你把这些银子悉数运回吧。
四
如此看来,蔺挺达并非是一窍不通的“老实官”,他是很有智慧的,对于诬陷他的官员,他能及时巧妙地回击。但他的“老实官”是钦赐的,名气很大,所以回到偃师之后,乡里乡亲都很尊敬他,地方官员也很敬畏他。
当时偃师老城东大街有“蔺御史宅”,地方官员路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他的尊敬。这种景象让乡亲们颇感自豪,津津乐道,为地方上出了这样一个人物而骄傲。但蔺挺达却如芒在背,感到浑身不自在。他拿出离京时得到的那些赔银,让人在东大街南边又修了一条路,让过路官员避开自己的宅第,免去了这种无端的麻烦。
据偃师一些老人讲,这条路东起东城门,只有一华里,正好避开蔺宅,由于当初是为了解决官员不能坐轿、骑马路过而修的,所以俗名“马道街”,后来又改名“泮池街”,这件事遂成当地一段佳话。
即使这样,钦赐“老实官”的荣誉,还是招致一些官员嫉妒。他回乡不久,一名在京官员开始举报他:“蔺挺达回乡后,将他爷爷蔺完植的坟墓,迁葬在汤王陵的正前方,截断了天子风水,这是他有意荫佑子孙,图谋天下!”其实蔺挺达爷爷的墓,原本离汤王陵不远,并非有意为之。但消息传来,蔺挺达还是感到害怕:现在退休了,若有人欲借此陷害自己,就不大好办了,于是他赶紧差人,迁移爷爷的坟。
但家人不愿迁坟,就把汤王陵前历朝历代放置的碑刻一一挖坑掩埋了,使人看不出这里是汤王陵。接着他们又托人来到县衙,把明代《偃师县志》上所载的“汤王冢在县东北八里山上”,改为“汤王冢在县东北十八里山上”。这样一改,就拉开了蔺完植墓与汤王陵的距离。朝廷也没再追究此事,蔺挺达一家才逃过一劫。
还有一种传说。说是这件事发生在蔺挺达还未离任之时,是他听说那些人的诬告后,连忙传信回乡,让家人快快迁坟,家人采用上述办法办妥此事的。但不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他经常举报他人,引来许多嫉恨,也说明他常与顺治帝下棋,当近臣得罪了一些人——看来,与皇帝下棋,也不是好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