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邙山陵墓群:“东方金字塔”

2013/11/19 16:30:02 点击数: 【字体:

邙山陵墓群:“东方金字塔”

魏孝文帝陵

邙山陵墓群:“东方金字塔”

邙山陵墓

    北出洛阳市区即到邙山。登上邙山,只见苍茫原野,分布着众多硕大的土堆,这便是邙山陵墓群。

  邙山陵墓群占地100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邙山蜿蜒于洛阳、孟津、偃师三境,背山面河、地势开阔、土层深厚,被认为是死后长眠的理想之地,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一说。故而,邙山之上古墓众多,“无卧牛之地”。据考证,邙山已出土墓志6000余方,平均每60平方米就有一座墓葬。唐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

  邙山古墓多,帝王陵更是一道风景。如果把古墓比作一艘艘战舰,那么,帝王之陵便是旗舰。这些帝王陵动辄高数十米,周长上百米,宛如小山般矗立,历尽沧桑,仍不失霸气。根据文献记载,邙山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4个朝代的16座帝陵,著名的汉光武帝陵是其中之一。此外,尚有其他朝代帝陵多座,皇帝国戚、达官显贵墓葬不计其数。目前,邙山陵墓群现存陵墓可见封土的就有470余座,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帝王之陵

  邙山有4个帝陵区。

  东汉陵区。东汉定都洛阳,历13帝,有10帝葬于洛阳,其中5帝葬于邙山。邙山上的这5座帝陵分别是光武帝的原陵、安帝的恭陵、顺帝的定陵、冲帝的怀陵、灵帝的文陵。

  原陵坐落在邙山之北的黄河滩上,位于今孟津县铁谢村西南。此陵有五绝:一是帝王选陵,不是背山面河,而是枕河蹬山,在全国独一无二;二是一园千柏,国内仅有;三是汉陵晓烟,风光奇妙;四是鼓掌“啾啾”,柏树鸟鸣;五是众柏成像,光武仰卧。

  恭陵、定陵、怀陵、文陵皆在邙山以南。在今孟津县三十里铺村一带,有3陵排列。陵前各立一通石碑,为清乾隆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所立,分别书“大汉冢”、“二汉冢”、“三汉冢”。文陵在今孟津县护驾庄西南。

  曹魏陵区。曹魏共历5帝46年。其中开国皇帝文帝曹丕、明帝曹睿、高贵乡公曹髦死后葬洛阳。曹丕倡导俭葬,他死后依山为陵(即沿山挖洞),葬于邙山首阳山,故称首阳陵。曹睿的陵墓称高平陵。高贵乡公曹髦称帝后,不甘为大将军司马昭手中玩物,于公元260年5月,率300多个太监、侍卫讨伐司马昭,结果被司马昭的部将成济一戟刺死,甚为悲壮惨烈。他死后被以王礼安葬。

  西晋陵区。西晋共历4帝52年。其中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崩于洛阳,葬于首阳山。公元265年,司马炎登上皇位,分别追尊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为宣帝、景帝和文帝,所以,西晋陵区共有5座皇陵,分别为高原陵、峻平陵、崇阳陵、峻阳陵、太阳陵。

  北魏陵区。北魏都洛阳共历8帝41年。现已确认埋葬在洛阳邙山的有4帝,即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其陵分别为长陵、景陵、定陵、静陵。北魏为北方鲜卑人政权,其民族善于骑射,骠悍凶猛。但孝文帝远见卓识,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中华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他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北还。于是北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他自己则身体力行,死后葬今孟津县官屯村南的长陵。长陵,高35米,直径60米,当地人称“大冢”。景陵位于长陵之南、今冢头村东。

  此外,邙山上尚有东周惠王冢及南唐后主李煜冢等帝王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这首《虞美人》千古流传,但多数人并不知道,他就是因为这首词而丧命。

  李后主吟诗作赋游刃有余,治理朝政却一塌糊涂。大臣韩熙载本为其心腹,却常遭到这位书呆子君主的怀疑。李煜派人偷偷将韩熙载每天晚上都干什么画了下来,这个情报成就了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李后主花天酒地,不干正事,赵宋大军一到,只得投降。他被软禁到开封,他最心爱的妃子小周后也被宋太宗霸占。他被软禁后,心中凄苦,写出了《望江南》等一批名作,更在《浪淘沙令》中写道:“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些怀念故园、感叹身败名裂的词作在文人学士中不胫而走,也引起了宋太宗的极大不满。

  公元978年七夕,当李煜在其42岁生日那天与后妃们聚会、写出脍炙人口的《虞美人》时,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他赐毒酒毒死李煜,又虚情假意地封李煜为吴王,以王礼将其厚葬于洛阳邙山。

  王侯将相及名士墓葬

  邙山上,历代王侯将相及名士墓星罗棋布,不可胜数。目前已发现、有记载的主要墓葬相关情况如下:

  冉伯牛,周先贤,墓在白鹤镇白鹤村南。

  樊崇,赤眉军首领,墓在白鹤镇雷湾村西,俗称“汉赤眉墓”。

  樊哙,汉武阳侯,墓在王良乡落驾沟村。

  贾谊,汉太傅,墓在平乐镇新庄村东。

  邓晨,汉房子侯,“葬于北邙”。

  邓骘,汉罗侯,“葬洛阳北邙旧茔”。

  祭彤,汉太仆,墓在朝阳镇一带。

  刘宽,汉逯卿侯,墓在朝阳镇,名“大尉冢”。

  班超,汉定远侯,墓在朝阳镇。

  裴潜,三国魏河南尹,墓在横水镇会瀍村。

  石崇,晋卫尉,墓在送庄镇金谷园遗址。

  冯熙,北魏驸马都尉、昌黎王,墓在凤凰山。据说,此山因埋冯熙而称“冯王山”,后被讹传为“凤凰山”。

  元怿,北魏太尉、清河王,墓位于洛阳市北2公里处洛孟公路东,俗称“青菜冢”,曾被讹传为“司马懿坟”。

  元召巳,北魏常山王,墓在盘龙冢村南。

  元乂,北魏侍中、江阳王,墓在朝阳镇。墓高20米,内有“天象图”,闻名遐迩。

  苗蕃,唐太原参军,墓在朝阳镇小梁村。

  刘幽求,唐徐国公,墓在送庄镇凤台村。

  孟郊,唐著名诗人,墓在送庄镇凤台村,唐大文学家韩愈为其亲撰墓志。

  李虚中,唐殿中侍御史,墓在朝阳镇卦沟。

  狄仁杰,唐宰相,墓在梁周寺村,但白马寺一带亦有狄仁杰墓,待考证。

  李承休,唐吴房令,墓在王良乡河清谷。

  魏威信,宋驸马都尉,墓在平乐村南。旧时墓前有虎、马等石雕,现白马寺山门前的石马即为该墓故物。

  石守信,宋魏国公、河阳三城节度使,墓在常袋乡石碑凹村西北。

  张咏,宋左仆射,墓在平乐镇天皇岭。

  伯颜察儿,元蓟国公、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墓在平乐村。

  朱讠是钅孚,明伊定王,与其妃沈氏合葬于长华镇上店村。

  朱讦漈,明西鄂恭靖王,墓在朝阳镇。

  朱常洵,明福王,墓在麻屯乡庙槐村。朱常洵为明神宗宠幸的郑贵妃所生,深受溺爱。神宗欲立其为太子,大臣们阻之,无奈封其为福王,就藩洛阳,“费2800万两银”置官邸,“中央财政为之一空”。因此,当时福王府巍峨壮观,富丽堂皇。后李自成攻破洛阳,杀朱常洵,火烧王宫三日不绝。

  李天宠,明浙江巡抚,墓在孟津老城。

  陆坦,明大名府教授,墓在孟津老城。

  王铎,明清大书法家。其葬时四门出棺,在孟津城四门各置疑冢,真棺潜葬家中。

  杨玉珂,清通政司参议,墓原在白鹤镇四冢村,乾隆五十二年迁孟津老城扣马村。

  李际,清太子少保工兵尚书僖平,墓在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南。墓前保存有碑铭、供案、土阙、翁仲、石虎、石马、石羊、望柱等全套神道石刻。这些石刻神形兼备,动静有致,是我国神道石刻艺术的精品,被称作“李兵部神道石刻”。

  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墓闻名天下,世界唯一的古墓博物馆在洛阳应运而生。

  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以北10公里的邙山镇冢头村,占地130余亩,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分历代典型墓葬和北魏帝王陵墓两大展区。

  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是一组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依次为汉白玉门阙、馆表、大殿、四角楼和望景亭等。大殿前左右有仿汉石雕天禄、辟邪等护陵神兽。

  由大殿可沿石阶进入地下展厅。地下展厅内设两汉厅、魏晋厅、唐宋厅等,各厅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是搬迁复原的历代典型墓葬,设计规模60座,目前已陈列26座。其中著名的有西汉傩戏图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新莽壁画墓、东汉车骑壁画墓、曹魏正始八年墓、西晋关内侯裴祗墓、北魏常山王墓和南平王墓,以及西域安国人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宋代仿木结构砖石墓等。

  这些墓葬有的规模宏大,有的结构灵巧,有的布局严谨,有的形制独特。特别是墓中的壁画,琳琅满目,风格各异。它们或表现打鬼仪式,反映升仙场景;或描绘天体星象、神话传说;或讲述历史典故、人物故事;或再现当时车骑出行和家庭起居的情景。其中的“二桃杀三士”等,人们耳熟能详。东汉车骑壁画,绘制了汉代官僚百余乘出行的壮观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历代典型墓葬展区还陈列了从历代墓葬中出土的珍贵文物、丰富的陪葬品和记载墓主功德的墓志碑铭。

  北魏帝王陵墓展区主要为北魏宣武帝景陵地宫。景陵高24米,直径110米;地宫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全长54.8米。墓顶为四角攒尖顶,墓室有石制棺床。

  北魏帝王陵墓展区还有搬迁复原的北魏清河王元怿墓和江阳王元乂墓。元乂墓穹隆顶绘有著名的“星象图”,共有星辰300多颗。专家考证,这幅星象图反映的是7月凌晨的天空,一些星宿的名称亦可辨认出来,如五车、北斗、紫微右垣、大陵、天船、织女、天狼等等。

  北魏星象图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中时间最早、幅度最大、星数最多、标位最准的星象图。它证实,我们祖先研究星象学比欧洲早1000年。

  本报记者 徐晓帆/文 张光辉/图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07-04-0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