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帝都龙气魄 华夏龙图腾

2013/11/19 16:16:22 点击数: 【字体:

帝都龙气魄 华夏龙图腾

见习记者 时艳 摄

 
    □ 本报记者 孙钦良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上面这两句话,涵盖了帝都花城的主要特征。而把这两句话巧妙衔接起来的,是第25届洛阳牡丹花会的万人舞龙活动(如图)。昨日——4月10日的白昼,注定要被一条巨龙拉长。

  一条长5056米的巨龙,用其中5000米的长度,象征着5000年华夏文明史,拉长了历史景深;一条5056米长的巨龙,用其中56米的龙身,象征着我国56个民族,交融了民族亲情;1.2万人舞动5056米的长龙,有望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再次把洛阳推到世人的视野之中。

  这条龙本身就是经典!它用最富于动感的语言和激情,诠释了龙文化,解读了龙图腾。

  现在,我们就从这条龙说起,说说龙文化和龙图腾。

  一

  龙文化的一鳞一爪,都与洛阳有关。

  “龙”这个字,始见于古老的甲骨文。而最早提到龙的形态的是《周易》。《周易》是河洛先民灵性思维的结晶,起源于洛阳。

  龙图腾的一笔一画,都与洛阳有关。

  2002年春的一天,考古人员像往常一样清理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当清理到宫殿区基址南边的一处墓葬时,突然发现了一件龙形器。这是一件大型龙形器,全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由2000余片细小的绿松石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直径为0.2厘米~0.9厘米,厚度为0.1厘米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龙形器不是陪葬品,不是墓室附属物,而是作为崇拜对象,被郑重地放置在死者的骨架之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杜金鹏,一见到这种情形马上兴奋起来。他知道,这件龙形器非同寻常,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的依据。他马上向上级报告,提议命名此“龙”为“中国龙”。

  这件龙形器,距今已经3700年了。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炎黄子孙自认为是龙的传人。在原始社会,一个氏族往往以某种动物为图腾,作为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龙的原始形象,最早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远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伏羲、女娲的造型都与龙有关。在洛阳汉墓出土的画像砖上,我们可以见到伏羲和女娲的形象:伏羲为人首鳄身,女娲为人首蛇身。在龙系族谱中,“鳄”即“苍龙”,“蛇”即“螭龙”。先民相信:中国人的祖先就是龙。

  在偃师市缑氏镇,古时候曾有一个小国家,名叫豕韦国。该国国君特别喜欢龙,就让一个养龙能手为他养龙。这个养龙能手名叫刘累,一共养了4条龙。后来死了一条龙,刘累为了讨好国君,悄悄地把死龙做成肉酱,让国君吃了。国君吃过之后,感觉滋味怪异,就去查看四条龙是否都在。结果,他一看少了一条龙。事情败露,刘累就逃走了。

  据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偃师学者刘志清先生考证,上面说的这个故事并非子虚乌有,而是在《左传》中有明确记载的。他认为刘累养的这种龙,实际上是鳄鱼,因为龙这种东西,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世界上并没有这种动物。龙是综合了许多动物形象之后整合出来的一种形象。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蚕,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另外,龙的嘴旁还有须髯,口中含有珠子,喉部有逆鳞,头上有博山。

  龙就是这样一种形象,整合了许多动物的优点,具有驼的坚忍、鹿的温柔、兔的机警、蛇的凶狠等等。它几乎无所不能,能够腾云驾雾、上天入地、播云降雨。

  龙的形象,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它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了解龙形的演变,有助于了解龙文化的来龙去脉,探求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龙的足迹,来看看龙形的演变过程。

  二

  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彩陶上已经雕刻有龙的形象,但只见部分龙形。我们在洛阳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些龙纹彩陶,从正面显示了龙头,两只龙眼炯炯有神,如果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这些龙只有前肢而没有后肢。这说明,那时人们对龙的形象的勾画还处于起始阶段,龙的形象还不完整。

  不要着急,不要以为从此就看不到龙的完整形象了。在洛阳生活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触摸历史。洛阳就是一部完整的史书,是一个文化的容器,你只要稍稍挪动脚步,接着往下看,就可以看到龙形的进一步演变了。你会发现:夏商周时期,历史的脚步仍在洛阳徜徉,所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商代早期的龙形,有大大的耳朵,却还没有长角,但长长的身躯已经出现了鳞纹;到了商代中期,出现了鳄形龙和蛇形龙,龙的蜿蜒姿态已经显现出来;到了商代晚期,龙的头上已经长角,有大大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多足,行走更为便捷。

  到了西周时期,龙的头部开始变得灵活,并不都是正面向前,而是顾盼生姿,形象生动起来,上下唇也开始卷曲,尾部会卷动了,整个身躯有了变化,富有动感。

  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坐镇洛阳,以洛阳为都城。此时,天下已经骚动不安,群雄并起,在天下纷争中,各地文化开始融合,并在融合中出现了分支。龙的形象也开始与其他动物发生关联,出现了“龙凤合璧”的图案,龙与凤相互顾盼、交缠、舞动。这时还出现了“龙虎斗”图案,但这种龙虎斗,并不是二者真的在争斗,而是在交配。因为古人认为,虎为阳兽,属于动物中的强者,正好与阴兽中的龙相匹配。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各种思潮和文化兼容的形象体现,尤其是战国时期的龙形,更具有战斗力,生机勃勃,勇猛矫健。  

  至秦汉,龙的形象已经成熟。秦代,龙的身躯变得更长了,显示出雄浑的气魄,具有和谐的美感。到了汉代,龙的形象开始与帝王挂钩。譬如最初想在洛阳建都的汉高祖刘邦,就自称赤帝之子。到了隋朝,隋炀帝站在邙山上,把伊阙称为龙门。他不但认为自己是龙之子,还认为洛阳有龙之脉。

  大宋是洛阳人赵匡胤开创的。北宋建都今开封,实行两京制,“老赵”始终想迁都洛阳,但遭到弟弟赵光义的反对,所以宋代的龙似乎总在犹豫,总在空中徘徊。这时候,龙爪已经有3只或4只,到处抓挠。元代的统治者开疆拓土,金戈铁马,气势宏大,虽气吞万里如虎,但对于龙的形象也有所顾忌,将龙爪限为5只,龙的形象开始为皇家专用。

  明清两代是龙图腾的全盛时期,皇帝的礼服上不缺少龙的图案。尤其是清代,皇帝的礼服上到处绣龙,肩上有龙,前胸后背绣龙,袖端也绣龙,一共有9条龙,龙影重重,好不威风。

  统治阶级把龙异化了,视为专宠,但老百姓并不买账。因为平民也喜欢龙,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龙,就有龙文化:赛龙舟、耍龙灯、舞龙狮、集龙票;洛阳有龙门,开封有龙亭;俗语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等;成语典故中有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骧虎步、龙争虎斗、龙吟虎啸、龙肝凤髓、龙驹凤雏、龙眉凤目、龙盘虎踞、龙章凤姿、龙腾虎跃、龙潭虎穴等。龙文化流传广渗透深,龙图腾既古老又年轻。 

  可是,不久前上海一位教授公然提出:龙图腾已经过时了,因为龙凶狠残暴,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图腾不适合华夏民族。他提出,华夏民族要换一个新图腾。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三

  原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吴友富教授认为﹕“龙凶猛、残暴,是皇权、专制的象征,在西方人眼里,龙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他建议重塑代表中国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

  这一观点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中国人的龙意识太强烈了,龙的形象几乎无处不在,古代建筑和雕刻作品中都有龙的身影;对龙的崇拜也几乎无处不在,甚至连男孩子取名字,也爱用“龙”字。所以,当吴友富教授一提出要废弃龙图腾时,马上就引来一片反对之声。尤其是我市的知名专家学者,极不同意吴友富的言论。

  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曾请教洛阳师范师院叶鹏教授,他说:“这等焚琴煮鹤的言论,本属荒诞辱节之说,离人情民心甚遥……为了取悦西方人,不惜颠覆几千年形成的民族图腾,不是太下贱了吗?”他发表文章《龙影铿锵》,指出:“龙是中华民族原始图腾崇拜的遗迹。龙凤龟麟,俗称‘四灵’,是我国最早的吉祥典型……龙的所谓善变化,就是具有兴云雨、利万物的超凡能力,是河清海晏、正道仁政的象征。龙,集鸟兽鱼禽的肢体于一身,是想象中的审美形象和崇拜偶像。”

  那么,到底什么是图腾呢?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可从中获得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眼里,图腾是一种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图腾作为崇拜对象,不在于它的自然形象本身,而在于它所体现的血缘关系。共同的图腾崇拜,能把血缘关系亲近的氏族成员团结起来。在5000年的漫长岁月中,龙图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标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内涵,象征着吉祥如意﹑团结和睦、智慧勇猛。在历史的进程中,华夏各民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不断扩展并丰富它的内涵,使龙的形象成为整个华人世界的凝聚载体,承载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使命。

  昨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场面:古都洛阳,万人舞龙,万人观看,何等激越,何等奔放!这条洛阳之龙、古都之龙、中国之龙,巡游的是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舞动的是纵横几万里锦绣山河。帝都龙气魄,华夏龙图腾!这一切都在说明:龙文化绚丽多姿,龙图腾铿锵有声!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07-04-0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