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白虎通》:堪称法典的会议记录

2013/10/23 18:05:55 点击数: 【字体:


《白虎通》:堪称法典的会议记录

《白虎通》
《白虎通》:堪称法典的会议记录

《白虎通德论》

    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其中不少与洛阳相关:或由洛阳人所著,或所述为洛阳事,或成书于洛阳……在那些发黄的纸张背后,闪耀的都是智慧的光芒。在本系列中,我们选取部分古籍,看看它们当年的模样。

    国有三军何?所以戒非常,伐无道,尊宗庙,重社稷,安不忘危也。

    岁时何谓?春夏秋冬也。时者期也,阴阳消息之期也。

    性情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人禀阴阳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情者,静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 ——《白虎通》

    汉章帝与白虎观会议

    《白虎通》的名气很大,想用一句话概括它并非易事。事实上,作为一次会议记录,它的内容实在太庞杂了,庞杂到可以成为一部法典。而这个结果,正是会议的主持者和参与者想要的。

    这次会议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白虎观会议。它发生在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由全国名儒参加,皇帝亲自主持。

    说起来,汉章帝刘炟(音dá)是个很不错的皇帝。他为人宽厚,且“好儒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视民生,与其父汉明帝共同开创了盛世,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有学问,书法造诣也高,我国早期的草书“章草”,据说就是因他而命名的。可惜,公元88年,他才三十出头就驾崩了,葬于敬陵,在洛阳东汉皇陵区。

    那么,汉章帝在位期间,为何要主持召开白虎观会议呢?这还得从儒家的五经说起。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直到秦朝,都没得到皇帝的特别重视。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设立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使儒家思想成了汉朝统治思想的支柱。

    当时,这五经是用通行的隶书所写的,故称今文经。而西汉末年,刘歆在整理国家图书馆藏书时,又发现了一批用战国和秦朝古文——小篆所书的《春秋》《尚书》等儒家著作,称为古文经。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一向矛盾重重,难以调和。即使在今文经学内部,因各派师承不同,也存在很多分歧。西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对经学加以统一,但到东汉章帝时,这一切又变得令人头痛了。

    于是,依议郎杨终奏议,汉章帝在洛阳召开了白虎观会议,让群臣和儒生“讲议五经异同”。会上,有人代表皇帝发问,全国名儒各陈见解,进行辩论,再由一人代表诸儒作答,皇帝进行裁决。这样考详异同,“连月始罢”。班固将会议记录整理出来,就是《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

    儒学神化的一部法典

    《白虎通》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对后世影响很大。从内容上看,它以今文经学为基础,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同时又糅入当时流行的谶(音chèn)纬之学,极富迷信色彩。

    所谓谶纬,即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秦人以谶来预测吉凶,汉人附会儒家经义,又衍生出了纬书。可以说,谶纬之学就是经学神学化的产物,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公元56年,东汉光武帝“宣布图谶于天下”,使儒家经义与迷信思想进一步结合起来,《白虎通》出现在短短20余年后,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

    “岁时何谓?春夏秋冬也。时者期也,阴阳消息之期也。”“君父有节,臣子有义,然后四时和。四时和,然后万物生。”“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在《白虎通》中,到处可见对天人和谐这一理想的追求。它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对后来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人们常说的“三纲六纪”,也是这部书的主要内容。它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方面作了基本规定,实际上就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极具权威性。

    出人意料的是,在著名的白虎观会议上,涉及性的话题也不少,比如,经过群臣和名儒郑重讨论,最后由皇帝拍板,规定了人们应该和未满50岁的妾同房多少次。“辟雍”一节讲到贵族子弟在学宫里的课程安排,除礼仪、音乐、舞蹈、诵诗、写作、射箭、骑马、驾车外,居然也有性教育。这可能是因为贵族子弟从10岁到20岁都在学校过集体生活,这个问题需要重视。

    金村访古的意外收获

    《白虎通》的内容包罗万象,还汇集了一些名词解释,对那些存在异义的条目如“王者不臣”“王霸”等,书中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以供人们参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体现了它的学术价值。

    “现存的《白虎通德论》十卷,最早是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无锡州学刻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又有刘平父刻本,藏于江苏瞿家铁琴铜剑楼,明嘉靖年间的辽阳傅钥刻本,相传便依此本而作。”洛阳古籍收藏家、白河书斋主人晁会元说,据他了解,北京图书馆还藏有元大德九年的无锡州学刻明修本一函(四册),中国国家图书馆还藏有六个明刻善本。《汉魏丛书》(明万历本)及清代《格物丛书》等俱收有《白虎通德论》二卷,只是这些版本历代珍藏,民间难以见到。

    白河书斋藏有清乾隆抱经堂本《白虎通》。晁先生说,为了收藏此书,2008年,他曾连续三天到白马寺东边的汉魏故城遗址访古。“当时,那里除了一段土城墙,就是大片的良田,哪里还有东汉白虎观的遗迹。”他心有不甘,晚上住在孟津金村的朋友家,又和当地村民聊起了白虎观和《白虎通》。

    “金村是东汉皇宫所在地,那里还有八位东周天子的王陵。1928年,加拿大人怀履光等人曾在这里盗掘大墓八座,出土文物数千件。在这些珍贵文物中,美国人华尔纳盗走的玉器精品最多,其他文物被运往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许多村民的父辈曾目睹当时的情景,因此说起此事都很激动,但对东汉白虎观,大家都说不知道。”晁先生说,正在他失望之际,一位袁姓村民开口了,他自称是洛阳近代书法家袁丹鼎的族人,家里有一些古书,上面好像有“白虎”二字。“我让对方把书拿来,一看竟是清乾隆抱经堂本《白虎通》!”

    于是,他如愿得到了此书,代价是一箱白酒,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花脸杜康”。 (图由晁会元先生提供)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13-10-2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