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与洛阳太学

2013/10/21 15:54:21 点击数: 【字体:

汉光武帝刘秀与洛阳太学

汉光武帝画像

汉光武帝刘秀与洛阳太学

东汉洛阳平面图

汉光武帝刘秀与洛阳太学

    千年帝都,数字解读: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太学,数字解读:东汉开建,用工1102000人,建校舍240间,在校生最多时达30000人,存坛立教500余年……

    刘秀公元25年称帝,29年就在洛阳开阳门外建太学;太学校舍240栋,1850间,太学生最多时30000人。学生在大教室上课,教室“长十丈,广三丈”,可同时容纳300人听课。

    刘秀的太学情结

    刘秀,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皇帝,这个人非常优秀,几乎没啥缺点,但中国人一提起皇帝,开口便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对刘秀几乎不提。

    其实刘秀很棒,对爱情很专一,对教育很重视,对太学有情结。他19岁进入西汉太学,30岁成为东汉开国皇帝,34岁创办洛阳太学,在位33年,光兴汉室,惠泽九州,谥号光武,为人称颂。

    他就读于西汉太学,收获有三:第一,开阔了视野,太学是政治学院,直接面对皇帝和政治,刘秀在此有了政治远见;第二,增长了才干,京城市井繁华,刘秀不读死书,他与同学凑钱买了一头驴,出租给别人,赚钱补贴生活,此事虽小,创意却新;第三,积聚了力量,他结识了很多同学,如严光、邓禹、张堪、刘嘉等,友谊深厚,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他打天下的得力助手。

    由于刘秀是太学生,所以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具有现代大学的管理理念,懂得办大学第一需要图书,第二需要师资,第三需要生源。他执政后马上下令从长安往洛阳运送经书,集中抢救大学教材,他生怕战乱使这些珍贵经书再次受到损毁。这次一共运来经书2000多车,加上从其他城市搜寻的典籍,很快在洛阳就集中了7000多车经书。

    有了经书,还得有图书馆,他下令在洛阳建起东观、白虎观、平乐观等5个藏书楼,把这些经书妥善保管,从而为筹建洛阳太学积累了典籍。接着他发出通知,让那些在西汉末年逃避战乱的学生,尽快集中到京师洛阳,做好进入新太学读书的准备。他还亲自访问大师鸿儒,邀请他们担任博士,充当洛阳太学的第一批教师。

    基础打好了,软件都有了,刘秀马上要动工建造太学了。

    洛阳太学的基本管理

    公元29年,也就是刘秀称帝后的第4年,洛阳太学便建成了。史书记载洛阳太学的位置在“去宫八里”,就是说距离皇宫8华里,位于国都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御道东(今伊滨区佃庄镇太学村附近)。

    刘秀建造的太学,除了教室和学生宿舍,还有教师宿舍:“光武初兴,愍其荒废,起太学博士舍。”朝廷还按时赐给博士酒肉,但这种“肉”是“活肉”,是会走动的羊:“赐博士羊人一头。”一群文质彬彬的教师,每人领得一只羊,在校园里牵着走,想想都觉得可爱有趣。

    教师的政治身份:教师属在职国家官员,免除一切赋税和徭役。教师的工资级别是“博士秩六百石”。“六百”不是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东汉区别显官与一般公务员的标尺,拿到了这个数,就算“显大夫”了,可以朝见天子,可以向皇帝上书,走起路来腰板都直。教师的年龄限制是50岁以上,不到50岁,学问再高,也不能入选。

    太学生入学年龄:一般要求15岁入学,理由是孔子曾经说过:“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后来渐有突破,譬如汝南人谢廉、洛阳人赵建12岁就能通经,上报皇帝批准后,破格录取,皆入太学。从这以后,特优生员,不再受年龄限制,而且入学不分季节,生员“条件成熟”,随时可入学。

    太学生入学资格:第一类,特权阶层的子弟,凡“六百石奉秩以上的官员,皆可谴子受业”。第二类,老有所成的老儒生,“郡国学明经五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耆儒”,经地方推举可入学。这样一来,12岁的少年与65岁的老翁就可能进入同一年级,年龄相差20岁的情况常见,年龄相差50岁的情况亦有之。

    太学生学习年限:满学制为8年,但可灵活掌握,成绩优异者,3年至5年即可毕业,如果想来复读,还可第2次入学,来个“二进宫”。择生方法有两种:一是统考,择优录取;二是推荐,地方保送。入学后“俱曳长裙,游息帝学”,穿上统一的校服,称呼上有“诸生”“游士”等多种称谓。

    教学形式:最初是小班上课,经师亲自授课,教太学生50人,后来学生增加,经师却不增加(经师最多时也只有30人),学生有数千人。在这种情况下,不采取大班上课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便由1个经师授课,数百名学生听讲。

    太学生30000人时,师资极端匮乏了,只好采取“弟子相传”的教学方式,即“学哥”教“学弟”,“高材生”教“后进生”,同时开展“集会辩难”活动。“集会辩难”是太学经学教育的重要方式,即集体探讨难题,展开学术争论,有时在校内,有时在校外,有时甚至在朝堂上,或者来个洛阳周边风景游,跑到万安山或邙山上搞学术活动。

    由此可知洛阳太学管理灵活,一点儿也不死板:太学鼓励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在街区租房居住,鼓励学生自寻社会名流为师,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校期间还可做点儿小生意,同时还可勤工俭学,边打工边上学,甚至可以申请休学,办完事情后再来继续上学……(洛阳市台办供稿)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华夏经纬网(2013-09-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