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辕关:雄关古道见证古都沧桑

2013/10/18 16:03:24 点击数: 【字体:

辕关:雄关古道见证古都沧桑

汉魏洛阳城城墙遗址

  汉置八关形成了四塞险固的京都防御体系

  辕关之名,始于为守卫京都洛阳而置的八关,始于东汉末年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从张角的嘴里喊出,经过成千上万农民的响应,就有了东汉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那场声势浩大的黄巾大起义。

  由于叛徒告密,负责洛阳起义的马元义在原定起义日期前一个月被捕,并在京都洛阳被车裂于市,1000多名参与者也惨遭杀害。东汉政府还连夜发兵缉拿在冀州的黄巾起义总指挥张角。张角闻讯一声号令,黄巾军星夜起兵,迅速占领黄河南北和淮河流域,数十万起义军直指京都洛阳。

  东汉政权危在旦夕。当时起义军主力集中在冀州、颍川、南阳,对洛阳形成三面进攻之势,汉灵帝早已吓破了胆,急忙封国舅何进为大将军。针对洛阳中间为川、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何进特置辕、函谷、伊阙、广城、大谷、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同时设置八关都尉,分派重兵把守。

  当时的洛阳城(即今汉魏故城遗址)东南38公里为辕山,辕山以西至伊阙为万安山。该山系一直向西延伸,横亘洛阳盆地南部。辕山由东向西为中岳嵩山余脉,绵延向北直指黄河南岸,与北邙相接。崇山峻岭连绵不断,构成洛阳盆地的外沿,也是古都洛阳的天然屏障。由此,形成了古都洛阳东以嵩岳、轘辕为障,南以万安山为屏,西扼函谷要塞,北临滔滔黄河的四塞险固的京都防御体系。由于何进的运筹帷幄,也因为起义军自身的原因,黄巾军没能越过八关攻入洛阳,但汉置八关却成为洛阳历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而载入史册。

  八关之中以辕关最为险要。辕关位于辕山上,地处偃师、登封、巩义交界地带。《元和志》中对辕山名这样解释:“山路险阻,十二曲道,将进复回,故曰辕。”《辞海》解释辕词义为“形容山路曲折艰险”。《管子·地图》中有这样一句话:“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辕之险。”辕显然成了险路的代名词。难怪唐代诗人刘孝孙曾在诗中写道:“清晨发岩邑,驱马走辕。回看黄河上,惝况屡飞魂。”

  匈奴军队经辕关攻入洛阳,将繁华的晋朝京城变成废墟

  汉置八关使名闻天下,但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辕之名早有记载。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郑人伐滑。允姓之戎,迁于滑内,东及辕。”如今,辕关下不远处,古滑国故城遗迹犹存,共同印证了一段沧桑历史。还有一段历史记载:“秦下兵三川,塞辕、缑氏之山。”形象地显示了昔日古关下旌旗蔽日、烽火连天的战斗场景。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逐鹿中原。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攻占陈留,接着攻下辕、缑氏,并在商都遗址尸乡沟北,向秦将赵贲率领的大军发起进攻。刘邦本想乘胜追击,一举攻占洛阳,谁知出兵不利,他只好向东南退去,穿过辕关抵达阳城,即今登封境内。

  在刘聪灭西晋的战斗中,辕关也为兵锋所指。匈奴汉国创建者刘渊去世后,传位给长子刘和。但刘和生性多疑,对下属冷酷无情,即位不久就拿自己的4个弟弟开刀,掀起了残酷的内乱。最后刘渊的四子刘聪攻克汉都平阳,杀了刘和,成为汉国的第三任皇帝。

  刘聪20岁时游历西晋京师洛阳,广泛结交京城名流,曾任晋新兴主簿、骁骑别部司马、匈奴右部都尉,对洛阳不可谓不了解。刘聪即位后不久,就派遣刘曜、呼延等几路匈奴大军进攻洛阳。晋怀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匈奴汉军将领王弥率军从辕关入偃师,在伊河北岸大败晋军。匈奴大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最后一举攻破洛阳,将晋怀帝司马炽俘至汉都平阳,贬为平阿公。匈奴攻入洛阳后到处烧杀掳掠,繁华的晋朝京城成了一片废墟。

  隋末唐初,轘辕关又成了群雄争斗的大战场。先是李密与王世充在此厮杀,结果王世充大败李密,进入偃师,设置辕县,并在辕关下设辕镇(即今参驾店)。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在洛阳一带大破王世充,攻下辕、罗川二县。王世充手下大将单雄信、裴孝达与唐将王君廊相持于洛口,李世民率部骑五千驰援,刚到辕山,单雄信等闻风而逃,王君廊获胜。

  石友三经辕关追击樊仲秀,在少林寺放了一把罪恶之火

  1925年二三月间,军阀混战,陕西督军刘镇华率部将憨玉琨攻打河南。时任河南省省长的胡景翼指定豫西南为樊仲秀防地,并令部将岳维峻于荥阳、汜水一带迎战憨玉琨,令樊仲秀从禹县、登封出兵辕关,占据洛河南岸,从侧面攻击憨军后路。樊仲秀辕关出奇兵,使憨玉琨腹背受敌大败而归,气性大的憨玉琨最后被活活气死了。

  1928年4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等发动“第二次北伐”,冯玉祥主力开赴前线,黄河以南防守空虚。樊仲秀乘虚而入,由郏县北攻洛阳,于4月21日占领偃师。冯玉祥急调部将宋哲元、石友三分别由陕西和山东进军河南。4月28日,宋哲元部进驻洛阳,5月10日攻占偃师。两面受敌的樊仲秀见势不妙,急忙从辕关向南撤退。已经赶到洛阳的石友三则穿过辕关追击樊仲秀,一直追到少林寺,一把火将千年古刹少林寺的藏经楼烧了,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樊仲秀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最后一直逃到南阳。

  1929年5月22日,军阀再度混战,韩复榘在洛阳叛冯投蒋。5月27日,韩部由洛阳向黑石关进发,因前锋受敌,后续部队即从偃师南折,过辕关绕道登封、禹县、许昌到达开封,韩复榘被蒋介石任命为河南省主席。蒋、冯关系恶化后,10月13日冯玉祥占领洛阳,左路军庞炳勋进攻黑石关,中路军孙良诚部由偃师南下,过辕关从登封迂回郑州。

  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历经5个月,蒋占领郑州,冯、阎失败。当年9月下旬,蒋军五纵队杨虎城部攻占偃师和洛阳。10月5日,冯军刘汝明率部由临汝、登封越辕关占领偃师,准备进攻洛阳。10月9日,蒋军徐源泉部由登封过辕关占领偃师,刘汝明只好率部西逃。

  1944年5月13日,偃师被日寇攻陷。当年9月,皮定钧和徐子荣率八路军抗日先遣支队进入豫西,在偃师南山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在偃、登、巩交界处打击日寇,辕关也是他们的作战地点之一。八路军河南军区成立后,嵩山人民抗日义勇军改称河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司令员张之朴率部在嵩山地区活动,经常在辕关一带开展抗日活动。

  女皇武则天的性格在开凿辕山道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辕关北为河洛大地,南为中岳嵩山,诸多帝王为赴嵩山封禅祭祀而亲临辕关,给这一军事要塞增添了几许“皇家之气”。

  如今,从偃师境内登辕关有两条路,一条是上道,一条是下道,上道宽而缓,下道窄而陡。两条道上留着两个皇帝的足迹,更留下了女皇武则天与汉武帝一争高下的历史故事。想必最初通关之道非常险要,也给守关带来了不少便利。但那个气吞山河的汉武帝刘彻要通过此关到中岳祭天,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凿山开道之举。虽然过了2000多年,至今仍能见到开凿山道的斧凿痕迹。开凿辕山道,在汉武帝时代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而且也“造福”了后代帝王,使他们上辕关少了几许艰难。东汉建武九年(公元33年)六月,光武帝刘秀来缑氏,就是沿着先祖开辟的山道登上辕关的。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正月,京师大旱,皇帝就派大臣经过辕关到嵩山祭天,希望上天怜惜百姓,降雨滋润河洛大地。

  此后,隋、唐历代皇帝多经此道登辕关,谒中岳嵩山。一代女皇武则天赴嵩山封禅时,却不愿走汉武帝修建的旧道,另辟蹊径修了一条更宽更平更舒服的山道,这山道还偏要修在旧道的上面,以示自己永不居人之下。一个傲视一切、心比天高的女皇形象,在开凿辕山道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嵩山封禅亦是武则天的一大创举。“封”,即天子向上天禀告;“禅”,即祭祀大地,祈祷国泰民安。古代的封禅活动,是天子帝王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其隆重不亚于国家庆典。天子向上天禀告,总是选在直插云霄的高山之巅,并以东为尊,多选在东岳泰山,后来逐渐形成了“封东不封中”的规矩。只有武则天偏要显示“另类”风格,由西安迁都洛阳“居天下之中”后,打破“封东不封中”的规矩,奉行“凤在上,龙在下”的理念,新开辕山道,八次登临中岳嵩山,一览东西南北四岳,并在辕关题词立碑纪念。武则天八次登谒嵩山,前三次是与高宗李治共同执政时期,后五次是垂帘听政和独立执政时期。为纪念自己封禅成功,公元696年,武则天诏令将当年年号改称万岁登封年,将阳城县改称登封县,将嵩阳县改称告成县(后又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登封”,意为登上嵩山、封禅大功告成,女皇气概可见一斑。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辕关被地方官员重修一新,以迎接喜爱游山玩水探幽访古的乾隆皇帝。至今,辕关上的“古辕关”四个大字,就是乾隆皇帝的亲笔题词,也是帝王亲临的历史见证。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商都文化(2009-08-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