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汤非常器重伊尹,经常和他商谈富国强兵的大事。有一次,伊尹以调剂饭菜滋味的道理,说明君王治国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看准火候,坚决果断,很受成汤赏识,后来也被任命为阿衡。伊尹先后辅佐成汤及其子孙三代四位君王,死后葬在商都(偃师商城)北原,因墓在新寨村附近,所以新寨村曾取名阿衡镇。伊尹和钟虺都是难得的人才,在帮助成汤稳定内部政治局势,策划对外用兵,征服夏朝在东方的盟国,消灭夏的军事主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决定作用。其四是宣传仁德,感服人心。《史记.殷本纪》中记有这样一件事:成汤到野外郊游,见其部下四面张网捕鸟,嘴里说:“愿天下四方的鸟,都飞进我的网里吧!”成汤听了说:“这太残忍了!”就命令那个人把鸟网撤去了三面,只留一面。张网的人按照成汤的意思去办,嘴里说:“鸟儿呀!愿意向左飞的就向左飞,愿意向右飞的就向右飞,命运不好的,就飞进我的网里吧!”这件事传到了其它部落,人们都认为成汤仁深德厚,对飞禽尚且如此慈爱,能网开三面,何况对人呢!人心都倒向了成汤。
成汤灭夏后,为了运用夏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对于中原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都西亳,是重大措施之一。商人远祖帝喾高辛氏居住的亳地偃师,地处伊洛河盆地,东控虎牢关,西据崤函,南以嵩岳为屏,北有黄河之险,四塞坚固,易守难攻,文化先进,物产丰富,是古代帝王们理想的建都之地。因此,成汤灭夏后,即在夏都斟鄩(今翟镇乡二里头一带)以东6公里处的尸乡(今城关镇塔庄、新寨一带)建立亳都。
勤政爱民是成汤的又一政绩,“桑林祷雨”说的就是他为民请命、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传说,成汤灭掉夏桀,建都于亳后,遇到了旱灾,伊河、洛河里的水都干涸了,庄稼种不上,人畜无水喝,人民苦不堪言。成汤想向上天求雨,就叫史官先占卜了一卦。史官卜后说:“只有拿活人作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称牺牲),老天才肯下雨。”成汤听后很为难。他说:“求雨原是为了人民不受旱灾,怎么能为祈雨,先让人民受杀戮之灾呢?”他寻思再三,遂作出决定说:“如果一定要以活人作牺牲才能下雨,那就让我来当这个牺牲吧!”于是,选定了日子,在一个叫桑林的地方(今大口乡经周村南)筑了神坛,坛上堆满易燃的干柴,到了求雨那天,成汤洗净了身子,披散着头发,穿一身粗布衣服,身上捆满了干茅草,坐一辆白色的车子,庄重、严肃地向桑林走去。到了桑林,人们早已从四面八方赶来,神坛周围人山人海,巫师们坐在坛前祷告,大鼎下的火熊熊燃烧。成汤让巫师剪掉了他的头发和指甲,净身后跪在神坛前检讨了6件事,说:“苍天在上,我自当商王以来,尽心尽力为臣民办事,不知怎么得罪了上苍,竟降灾不雨。难道我实行的措施不当、政策不好吗?我对臣民体恤不够,失职了吗?我贪图享受,多盖宫室殿堂了吗?我贪恋女色,身边的妻妾宫女太多了吗?我聚敛财富,接受别人的贿赂、财礼了吗?我接近奸邪谗贪的人,让正直无私的臣民们受压抑了吗?如果这些方面做得不好,那是我的过错,不要难为百姓们。我愿以身体作牺牲,请上天降雨,解除臣民们的干渴之苦。”成汤祈祷完了,就走上神坛,端坐在干柴堆上。巫师们引燃了火把,绕着神坛边跳边舞,然后将火把一齐扔向神坛上的柴堆里,干柴很快就劈劈啪啪地燃烧起来。围观的人们心都缩得紧紧的,一点声息都没有。等大火烧起来,烈焰围住了成汤,哭泣声和呐喊声响成一片。正在人们心情紧张的时刻,东南方刮起了大风,随风吹过来了乌云,雷鸣电闪,大雨倾盆,浇灌了田野,也浇灭了神坛上的大火,人们都仰脸接饮着甘甜的雨水。汤王终以至诚之心感动了上天,驱除了旱魔,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商城。
商汤在商城统治了十三年,死后葬于今山化乡邙岭上地蔺窑村北。冢原高7米,底部正方形,边长25米,顶部略呈菱形,冢前有墓碑,占地2亩左右。汤冢西原有祭殿,即伊尹放太甲地桐宫,俗称汤王庙。庙西有汤王池。后来发大水,汤王庙被冲毁,檩梁等木料被雨水飘到汤冢西沟内,人们认为是汤王地英灵,看中了这条沟的风水,就在沟内建了汤王庙,沟以庙命名为汤王庙沟,后成村落。因沟内有泉水溢出,名曰汤泉,村名也称作汤泉沟,现名汤泉村。
成汤是一个贤明的君王,后人用多种方式纪念他,有些地方还建有纪念冢。偃师市山化乡蔺窑村北的汤冢,是他的真正葬地。唐朝史学家张守节考察了多个汤冢,在《史记正义》一书冢说偃师的汤冢,“近在桐宫,盖此是也”。商朝自成汤以后,在偃师商城又传了九王,历时230多年。古代人很重视对宗庙和祖先的祭祀。按照成汤建立商朝的功绩和商城的位置,他的后人把成汤就近葬于商城附近的偃师市山化乡邙岭上,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可能把他的尸骨葬于远离都城的其它地方。张守节说偃师的汤冢,是成汤的真正葬地,是有道理的。成汤非常器重伊尹,经常和他商谈富国强兵的大事。有一次,伊尹以调剂饭菜滋味的道理,说明君王治国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看准火候,坚决果断,很受成汤赏识,后来也被任命为阿衡。伊尹先后辅佐成汤及其子孙三代四位君王,死后葬在商都(偃师商城)北原,因墓在新寨村附近,所以新寨村曾取名阿衡镇。伊尹和钟虺都是难得的人才,在帮助成汤稳定内部政治局势,策划对外用兵,征服夏朝在东方的盟国,消灭夏的军事主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决定作用。其四是宣传仁德,感服人心。《史记.殷本纪》中记有这样一件事:成汤到野外郊游,见其部下四面张网捕鸟,嘴里说:“愿天下四方的鸟,都飞进我的网里吧!”成汤听了说:“这太残忍了!”就命令那个人把鸟网撤去了三面,只留一面。张网的人按照成汤的意思去办,嘴里说:“鸟儿呀!愿意向左飞的就向左飞,愿意向右飞的就向右飞,命运不好的,就飞进我的网里吧!”这件事传到了其它部落,人们都认为成汤仁深德厚,对飞禽尚且如此慈爱,能网开三面,何况对人呢!人心都倒向了成汤。
成汤灭夏后,为了运用夏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对于中原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都西亳,是重大措施之一。商人远祖帝喾高辛氏居住的亳地偃师,地处伊洛河盆地,东控虎牢关,西据崤函,南以嵩岳为屏,北有黄河之险,四塞坚固,易守难攻,文化先进,物产丰富,是古代帝王们理想的建都之地。因此,成汤灭夏后,即在夏都斟鄩(今翟镇乡二里头一带)以东6公里处的尸乡(今城关镇塔庄、新寨一带)建立亳都。
勤政爱民是成汤的又一政绩,“桑林祷雨”说的就是他为民请命、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传说,成汤灭掉夏桀,建都于亳后,遇到了旱灾,伊河、洛河里的水都干涸了,庄稼种不上,人畜无水喝,人民苦不堪言。成汤想向上天求雨,就叫史官先占卜了一卦。史官卜后说:“只有拿活人作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称牺牲),老天才肯下雨。”成汤听后很为难。他说:“求雨原是为了人民不受旱灾,怎么能为祈雨,先让人民受杀戮之灾呢?”他寻思再三,遂作出决定说:“如果一定要以活人作牺牲才能下雨,那就让我来当这个牺牲吧!”于是,选定了日子,在一个叫桑林的地方(今大口乡经周村南)筑了神坛,坛上堆满易燃的干柴,到了求雨那天,成汤洗净了身子,披散着头发,穿一身粗布衣服,身上捆满了干茅草,坐一辆白色的车子,庄重、严肃地向桑林走去。到了桑林,人们早已从四面八方赶来,神坛周围人山人海,巫师们坐在坛前祷告,大鼎下的火熊熊燃烧。成汤让巫师剪掉了他的头发和指甲,净身后跪在神坛前检讨了6件事,说:“苍天在上,我自当商王以来,尽心尽力为臣民办事,不知怎么得罪了上苍,竟降灾不雨。难道我实行的措施不当、政策不好吗?我对臣民体恤不够,失职了吗?我贪图享受,多盖宫室殿堂了吗?我贪恋女色,身边的妻妾宫女太多了吗?我聚敛财富,接受别人的贿赂、财礼了吗?我接近奸邪谗贪的人,让正直无私的臣民们受压抑了吗?如果这些方面做得不好,那是我的过错,不要难为百姓们。我愿以身体作牺牲,请上天降雨,解除臣民们的干渴之苦。”成汤祈祷完了,就走上神坛,端坐在干柴堆上。巫师们引燃了火把,绕着神坛边跳边舞,然后将火把一齐扔向神坛上的柴堆里,干柴很快就劈劈啪啪地燃烧起来。围观的人们心都缩得紧紧的,一点声息都没有。等大火烧起来,烈焰围住了成汤,哭泣声和呐喊声响成一片。正在人们心情紧张的时刻,东南方刮起了大风,随风吹过来了乌云,雷鸣电闪,大雨倾盆,浇灌了田野,也浇灭了神坛上的大火,人们都仰脸接饮着甘甜的雨水。汤王终以至诚之心感动了上天,驱除了旱魔,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商城。
商汤在商城统治了十三年,死后葬于今山化乡邙岭上地蔺窑村北。冢原高7米,底部正方形,边长25米,顶部略呈菱形,冢前有墓碑,占地2亩左右。汤冢西原有祭殿,即伊尹放太甲地桐宫,俗称汤王庙。庙西有汤王池。后来发大水,汤王庙被冲毁,檩梁等木料被雨水飘到汤冢西沟内,人们认为是汤王地英灵,看中了这条沟的风水,就在沟内建了汤王庙,沟以庙命名为汤王庙沟,后成村落。因沟内有泉水溢出,名曰汤泉,村名也称作汤泉沟,现名汤泉村。
成汤是一个贤明的君王,后人用多种方式纪念他,有些地方还建有纪念冢。偃师市山化乡蔺窑村北的汤冢,是他的真正葬地。唐朝史学家张守节考察了多个汤冢,在《史记正义》一书冢说偃师的汤冢,“近在桐宫,盖此是也”。商朝自成汤以后,在偃师商城又传了九王,历时230多年。古代人很重视对宗庙和祖先的祭祀。按照成汤建立商朝的功绩和商城的位置,他的后人把成汤就近葬于商城附近的偃师市山化乡邙岭上,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可能把他的尸骨葬于远离都城的其它地方。张守节说偃师的汤冢,是成汤的真正葬地,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