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洛阳

“洛出书”背后神话传说的历史

2013/5/30 11:43:06 点击数: 【字体:


“洛出书”背后神话传说的历史
 
     河南洛宁县西约20公里,就是贯穿河南、陕西两省,全长442.5公里的洛河上下游分界处,也是洛宁县历史上的县城所在地,即今天的长水乡西长水村,此处以“洛出书处”而闻名天下。 

  对“洛出书”最早记载的是《易经·系辞上》。退休多年一直潜心研究洛书的范石头老先生讲了“洛出书”的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成功时,有灵龟自洛水出,背上排列成“戴九履一,左七右三,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的图形,这就是洛书。大禹得之而反复琢磨,最后依次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次制定出治理天下的九章大法,即《尚书》记载的“洪范九畴”。 
  范石头先生介绍说,古人对洛书推崇备至,认为它能含盖人间万事万物,尤其是纵、横、斜每条直线上的3个数之和均等于15,使其成为我国古代都城制度的规划模式。如洛阳东周王城南北七里,东西八里,汉魏洛阳城南北9里,东西6里,两这的长宽之和皆为15里;西汉长安城和隋唐城都是经纬各长15里的方行结构;北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的南北长皆为15里。 

  与河图相比较而言,洛书标志着中国原始文化的更高成就。洛书只用了9个自然数(而河图则用了10个),排列成一个正方形,形成华夏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九宫图,且奇妙结构和无穷变化令中外数学家为之叹服!洛书开了幻方世界的先河,成为组合数学的鼻祖。数学家华罗庚对洛书非常推崇,称“洛书可能作为我们和另一星球交流的媒介,”因为另一星球的生命只要对着数数就行了,不必依靠任何语言。 

  洛书的魅力吸引了许多中外学者对洛书进行长期的研究,认为其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可以说落书包罗万象,奥妙无穷,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用之言天则天在其中,用之言地则地在其内,用之言人而人不在其外。它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初基,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渊源,是人类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尽管有人对洛出书处有不同看法,或认为在陕西省境内的洛河岸边,或认为在河南巩义市境内的洛河交汇处,但在洛宁县宣传部副部长曲少波看来,洛出书处在洛宁是不争的事实。他说,遥遥洛河道上,唯洛宁县西长水村有专记洛书之源的两通古碑以及其他相关的“物证”,尽管历史矿久,传说纷纭,洛书真貌,众口不一,但都无碍于“洛河出洛书,洛书出洛宁”的史实。 

  西长水村现存的两通古碑中,东边一碑为沙质岩石,上圆下方,额刻圭首,由于年代久远,只剩一苍劲有力的魏体“洛”字,据专家学者考证,当为汉魏遗碑。西边一碑石灰岩质,为清雍正二年(1724年)腊月永宁县令沈育所立。碑上4个大字“洛出书处”为河南尹张汉所书。两通古碑是“洛出书处在洛宁”的有力证据。 

  大禹在洛宁县的活动踪迹也是一个无言的证据。1969年自河南大学历史系的洛宁人李德龙一直热心于对洛书的研究工作。他介绍说,大禹治洪水“到洛自熊耳”,主要工程有两处:一是洛宁县与卢氏县交界的沙河口,一是在洛宁县的龙头山西4公里处的禹门河。据传说古时禹门河上有一山如大门挡住了河流,使得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劈开山门,使得河水流入洛河,当地老百姓为感谢大禹,故将该河命名为禹门河,并建有庙宇,至今尚有遗迹。 

  我们随同研究办的人员于近日登上龙头山,山上现存的禹王庙修建于1995年,庙前有数通重修禹王庙的古碑,其中一碑立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其碑文记载清朝以前该庙共重修过3次。 

  如果单就传说而论,“灵龟负书”肯定是虚妄之谈。但作为一种传说,必定是几经演义而成,我们探究的是最初的史实。试想洛水之中出现一只龟,龟背上的图案让先哲们受到启发,而推演出一个由不同点数组合的图安,被后人“扑风捉影”地广泛传播而成一个神话,不是不可能的。或者先哲集民众智慧于一身而推演出一个数字组合图案后,为扩大影响而托言灵龟神授,也不是不可能的,既然有洛书存在,就必定有渊源。只不过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后,它变成了一个难解之迷,但并不能否认其原本的事实。 

  对于后来人说,尤其是对洛书的研究者来说,就是如何穿越历史迷雾,寻找神话传说中的真实故事。 

  毫无疑问,这个先哲很可能是大禹,他曾经为治理洛河而在洛宁县境内活动。那么先哲是在具体什么地点看到灵龟受到启发而出“洛书”呢? 

  曲少波、曲脉旺等人先后到多家图书馆寻找各种文献,试图解开这个千古之谜,而且也确实有了不少收获。据明代《河南通志·古迹》中记载:“龟剿:在永宁县西洛水北岸水滨,乃夏禹治水龟呈汭处。”龟剿即如今洛宁人所说的龟窝,在洛河支流玄沪河。《河图玉版》云“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沪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虽然这个传说版本中把人物主角有大禹换成苍颉(“灵龟负书”有3种传说),但点明了“灵龟负书”的准确地点,“玄沪洛汭,即玄沪河与洛河交汇处形成旋涡的地方。玄沪河自北向南沿西南方向流入由西向东流的洛河,因而两河交汇时就形成了阵阵旋涡,也即古书所谓的“洛汭”。在曲少波看来,这里才是”灵龟负书”之处。为何那通汉魏遗碑风蚀雨剥后仅存一个”洛”字,而其他内容不复存在?另外,该碑为何有碑无座?唯一能够另人信服的解释是,该碑最初被立在洛汭处,由于年复一年洪水泛滥时河水上涨而冲刷碑的下部,使得原本刻有”洛出书处”的古碑只剩下一个“洛”字,元代曾有人作诗对碑文只剩一个“洛”字大发感慨,想必文人多有讽咏,因而引起地方官员的重视,将该碑移到当时的县城所在地,即现在的西长水村当作“洛出书处”,连清代的河南尹张汉也不例外,在此处挥笔写下“洛出书处”。 

  在洛宁县几位洛书研究的陪同下,我们出洛宁县城,驱车来到长水电站引水渠首,这里便是玄沪水入洛之洛汭处。玄沪河分下、中、上三个涧槽,当地人称:“上涧槽、下涧槽,金银财宝在中槽。”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龟滩、龟窝、石壁诗都在中间槽。 

  沿玄沪河逆流而上,只见两侧峭壁耸立,谷底涧水潆回,山谷蜿蜒,小路崎岖。过了下涧槽,山路越来越难走。天长日久,水壁石开,形成了无数个陡坡悬崖,我们不得不拉紧山崖上的藤蔓,小心翼翼的向上攀登。来到中间槽,这里豁然开朗 ,河水在这里形成一个漫滩,滩呈圆形,直径10余米,这就是龟滩。可惜龟滩西侧的山崖早年坍塌,把原本写有龟滩、龟窝的石刻大字毁之荡然。 

  几经涉河攀崖,终于找到那首刻在石崖上的楷书《游龟窝至此偶成》:“引蔓缘崖步涧泉,鸟声正耳弄清妍。潜踪莫遣惊飞去,留与游人当管弦。”署名是“广东道进士西蜀刘武臣题”。刘武臣是明朝弘治年间的进士,西蜀人,在广东做官。500多年前,在那交通极其不便之时,远行千余里,低洛宁游龟窝,时人对洛书的趋之若鹜可见一斑! 

  我们又找到了龟藏沟的龟窝。那是急流峡谷中的一清水滩,谷窄不过两米,滩深有丈余,往上是高崖,向下是滩涂,滩涂东边为黛色岩石的一个缓坡。试想:爬到坡上晒太阳,潜入滩底把身藏,谷狭崖高无人扰,滩漫水肥利生长。 

  最为神奇的是玄沪河谷中的石景:河边的青石上显现出各种图形的圈圈红晕,让人不由想起诗人杜人杰当年题诗中所言及的“石面倒偃红玻璃”,也想起《山海经的文化寻踪》里补述的细节:“寓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玄龟印其上。”想必那就是“印其上”的“玄龟”吧。 

  探询玄沪河之后,我们到西长水村拜见“洛出书处”碑。据随行者介绍说,古碑能完好无埙地保存下来,都是今年已经70多岁的符建林老人的功劳。 

  符建林是长水乡西长水村人。1950年土改时,洛出书处古碑和附近房屋分给他,因为小时听老师讲述过洛书奇妙之处,故想方设法劝阻他人无遭到破坏而将古碑保留下来。1953年村里建小桥时,有人建议用洛出书处古碑建桥使用。他找借口说,土改分给我的属私人所有,村里就另做打算了。1954年,又有人跟他商量想用该碑棚桥,他同样说服他们把古碑保留下来。1959年,全民大炼钢毁掉很多,各村石碑经破碎后炼铁毁掉很多 当时也有人提议将该碑破碎,他解释说,这块碑是沙石质,不起作用,就没有人执意去砸碑了,1965年,破旧立新时,他和爱人在古碑前面放了一大堆秸草、柴火,把古碑掩藏起来,这才使古碑顺利保存下来。2001年春,为了不让再受风吹雨晒,他用石棉瓦搭了个小棚,四周用枣刺扎成围墙,并在简易门上安了锁,将古碑保护起来。如今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他又建了个大门,从而避免了对古碑的人为破坏。 

    2004年全国政协立项研究开发“河洛文化”,洛宁县也成立了相关的组织,并计划用玻璃罩将已经风化严重的汉魏遗碑保护起来。从个人无私奉贤,到有关部门的全力保护,让我们看到了“河洛文化”发扬光大的希望所在。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中国日报 2004-11-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