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洛阳

“鲤鱼跃龙门”溯源说

2012/4/19 11:22:48 点击数: 【字体:


“鲤鱼跃龙门”溯源说

 
“鲤鱼跃龙门”溯源说

 
“鲤鱼跃龙门”溯源说

 
“鲤鱼跃龙门”溯源说

 
“鲤鱼跃龙门”溯源说
 

“鲤鱼跃龙门”溯源说


“鲤鱼跃龙门”溯源说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在我国可说老幼皆知。传说黄河流经陕西、山西交界的龙门山时,水流湍急,每年春季,有大批鲤鱼从江海游来,跳跃龙门。一年之中,登上龙门的鱼只是少数,而鱼一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鱼就变成龙了。那些登不上龙门的鱼只能仍然做鱼。唐代李白《赠崔侍御》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用的正是此典。后世,“登龙门”成了身价、地位提高的代名词。
        
    现在龙门一带仍流传鲤鱼跳龙门的民间故事: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那里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河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山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美丽刚劲的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山北的鲤鱼们见大红鲤鱼尾巴被天火烧掉,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鲤鱼,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鲤鱼的额头上呢。
       
    影响深远的美丽的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觉得这个传说的源头原来与鲤鱼并无关连,跳龙门化龙的鱼原是鲔鱼与鳣鱼之类的大鱼。
        
    跳龙门化“龙”的鱼是鲔鱼与鱣鱼
       
    根据一些古书的记载,跳龙门化龙的鱼当是鲔鱼与鳣鱼。高诱注《淮南子》说:“鲔,大鱼,长丈余。仲春二月,从西河上,得过龙门,便为龙。”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引《尔雅》“鳣,鲔也”后也说:“出巩穴。三月,则上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旧说河南巩县东北崖(一说西北)山腹有个洞穴,与江湖相通。鲔、鳣从南方江中来至此穴,然后北入河西,上龙门,化为龙。在魏晋以前,化龙之鱼,一般流传的是鲔鱼与鱣鱼一类的大鱼,而非鲤鱼。
         
     鲔鱼与鳣鱼,载籍常常并称,古人一般认为它们是同类之鱼。鲔、鳣现在称鲟鱼,是江海洄游性鱼类,体长约二米,最大的可达五米以上。这种鱼,亚洲、欧洲、美洲均有分布,我国有东北鲟、中华鲟和长江鲟等,产于沿海各地以及南北各大水域,现在都是濒临灭绝的珍贵保护性鱼类。在古书中,除了鲔、鳣,鲟鱼还有其他种种称呼:鳇、鲟鳇、王鳣、王鲔、叔鲔、黄鱼、黄鳣等。一物多名,尤其是动物,在古代,是常见的现象。
        
    洄游性鱼类之洄游活动具有季节性,所以我国最早的历书《夏小正》就记载鲟鱼的出现月份:“二月,祭鲔。”《礼记·月令》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现在已经清楚,有些种类的鲟鱼在春季或秋季要溯河产卵,因此,古书上说的鲔鱼与鳣鱼春季逆上龙门之事,符合鲟鱼的习性,当是实有之事,但洄游巩穴的说法现已无法证实。
      
    那么,鲔、鳣化龙的传说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中国古代的传说,往往反映了人们对传说对象特征的认识,换句话说,传说是在人们对传说对象的特征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我以为,鲟鱼形体似“龙”是该传说形成的原因之一。陆玑《毛诗草木虫鱼疏》:“鳣身形似龙,锐头,口在颔下,背上腹下皆有甲。”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鲟生江中,背如龙,长一、二丈。”这种鲟鱼,从前广东亦有,广东人径呼为“鲟龙鱼”。无疑,长至一、二丈,身形似龙的庞然大物,每年游入黄河,上溯龙门(恰恰又叫龙门),这很容易使古人的想象力长上翅膀。
       
    其次,鲔、鳣上溯龙门的时间是春季,传说中的“图腾龙”也与春天相应,民间广泛有“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古代天文学上的“东方苍龙”也象征春季;《说文解字》中说得更明白:“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鲔、鳣出现在黄河与龙的“抬头”或“登天”在时间上正好吻合,这大约是人们把这种鱼与龙联系在一起的又一因素。
        
    再次,从地理环境看,龙门这个地方,是黄河绝险之地,早就名闻天下。它在今陕西韩城县与山西河津县之间,据说为大禹治水时所凿,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据《慎子》一书形容那里的水势:“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曾经过此地,对《慎子》所言深有体会。龙门之水,如此迅急,成了上溯鱼儿的难关,反映在当时人们的意识中,使他们相信龙门是一般鱼儿难以逾越的天险,包括那些大鱼。在这种意识的指引下,那些溯流而上,腾跃龙门之浪的鱼儿,人们就会赋予其神灵色彩,认为它们绝非一般凡鱼。如乾隆元年修《同州府志》引《名山记》就说:“河水至此山,直下千仞,其下湍澜惊波,如山如沸。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
      
    应当指出,鲟鱼最喜生活于激流漩涡之中。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据鱼类学家对中华鲟的研究,发现中华鲟在产卵前雌雄追逐,时常跃出水面,特别是临产前二三天内,跳跃更为频繁,跃出水面的鲟鱼鱼鳍充血发红。因此,一般看作传说的“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以及它们“跳跃龙门”的记载,当是有根据的,但古人不知这是鲟鱼产卵前的特有活动,而想象成它们欲腾跃化龙。
      
     鲟鱼因产卵繁殖的需要,每年春天出现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鲟鱼产卵,多在江河上游水温较低、流速较快,流态复杂、河道宽窄相间并具石砾底质的急滩地带。龙门一带的地理环境正具有以上特征。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龙门水域,是古代鲟鱼的一个产场。龙门一带的先民目睹了鲟鱼每年春天在龙门水域的集结、跳跃等活动,以为鲟鱼是想跳跃龙门,于是创造出了渡过龙门的这种大鱼化龙的美丽传说。陕西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化较为发达,随着黄河流域文化向四周地区传播,这个传说也扩散到了广大地区。
 
    传说的产生,往往既与人们对传说对象的属性的认识与理解有关,也与相应的地理环境联系。鳣、鲔化龙传说的产生的主要因素即以上三条:一、鳣、鲔形状似龙,临产前雌雄追逐,常跃出水面;二、它们出现在黄河流域龙门水区的时间是春天;三、龙门的名称与特殊的地理环境。三个因素加在一起,经由一定的心理途径,终致化龙传说的形成。
      
    “鲤鱼跳龙门”是古人把鱣与鲤混为一谈的结果
       
    鳣、鲔越龙门化龙的传说,又怎会变成“鲤鱼跳龙门”了呢?这当是古人把鳣与鲤混为一谈后造成的结果。汉人肯定将鳣鱼与鲤鱼视为一物,《诗经》毛传:“鳣,鲤也。”《说文解字》释“鳣”也云:“鲤也。”而“鲤”下则云:“鳣也。”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时指出:“《诗经》中鳣、鲤并言,似非一物。或曰:‘鳣,大鲤也。’然则凡鲤曰鲤,大鲤曰鳣。”不管以鳣即鲤还是以大鲤为鳣,前人曾将两者混同,则无疑义。鳣、鲤既混而为一,则鳣鱼跳龙门,移为鲤鱼跳龙门,也就不足为奇了。段玉裁又说:“古人多云鳣鲔出巩穴,渡龙门为龙,今俗语云鲤鱼跳龙门,盖牵合为一,非一日矣。”段玉裁的这个推断,是有道理的。
       
    传说的取材大多关乎现实,传说具有现实性的特点;同时,传说也常常伴有幻想的成分,带有传奇色彩。鳣鲔(或鲤鱼)渡龙门化龙的传说,显然既带有现实性,又具有幻想性,如渡过龙门的鱼化成了龙就带有较多幻想的成分。随着这个传说流传地域的扩大和时间的延伸,虚构与幻想的成分逐渐增多。汉魏间人只说鳣、鲔三月出巩穴,得渡龙门则为龙,这种说法当渊源有自,甚为古老。而《太平广记》引《三秦记》则云:“龙门山,在河东界……每岁春季,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此说虚构与幻想的地方较多,或较为晚出。
        
    说一年中,登龙门的黄鲤鱼,不超过七十二尾;初登龙门之鱼,在天火烧鱼尾后,才能化为龙。前者不说,后者可能与跃出水面的鲟鱼之鳍充血发红有关,人们见了跳跃龙门之鱼其鳍充血通红,遂想象出火烧之说。
      
    火烧说既有现实的“根据”,又是在原来传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幻想与虚构的产物。但这种虚构与幻想是在传统意识的涵盖下进行的,因而使这种说法另具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

     阴阳学说与鱼、龙变化
     
    中国传统的、影响深远的阴阳学说认为,不仅世上万物的生长与发展由阴阳两种势力所制约,事物的变化也是通过阴阳的交感作用完成的,五行学说则是阴阳学说的展开。鱼,用阴阳学说来观照,当然属阴,因为鱼生活在水中,水属阴,鱼亦属阴。龙,一般认为属阳,《周易大传》:“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就以龙为阳。阴鱼变为阳龙,当然需要阳的作用,火是纯阳,所以鱼经天火烧后才能化龙。那么,为什么鲤鱼难变者在尾,必经天火烧尾之后才能化龙呢?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云:“烧尾之义,向但知鲤鱼将化龙,过龙门,惟尾不化,天火自后烧之,乃成龙去。”这可能是因为古人用天上的“鱼尾星”作为“水精”、“至阴之物”的象征所致。
       
    古代宫殿屋脊上常饰“鸱吻”,或称“鸱尾”,又称“鱼尾”。“鸱吻”是什么?为什么古建筑屋脊上要以它为饰物?这是因为古人把“鸱吻”看作“水之精”,设在屋顶,用以防止火灾。前人已指出这“鸱吻”实际上是天上鱼尾星的象征,汉代时因为宫殿多火灾,据术者之说,为鱼尾星之象以禳之。“鱼”又可作为星名,鱼星属尾宿,《汉书·五行志》:“其在天文,鱼星中河而处。”《晋书·天文志》:“天汉起东方,经尾、箕之间,谓之汉津。”天上处于银河中间的尾宿,在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观念盛行的汉代,被看作“水精”、“至阴之物”是很自然的。水能克火,所以古代的术士把它的象征物作为巫术中防火灾的厌胜物。在古人的观念中,星象与人间万物之间具有神秘的联系,尾宿的“水精”、“至阴之物”的特性,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尾”的看法。天上“尾宿”的特性会被人们不自觉地转移到地上来。于是人间的鱼类之尾,甚至其他动物之尾,有时也会具有类似“尾宿”的特性。过龙门的大鱼,惟尾不化,此尾所表现的特性,与天上的“尾宿”相同,是“至阴之物”。以“鱼尾”直接象征“至阴之物”,我想与天上的“尾宿”有关。
 
    传说中,尾巴难以变化的并不限于鱼类,唐封演《封氏闻见记》五:“说者谓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乃得成人。”《两般秋雨庵随笔》也说:“虎豹化人,惟尾不化,必以火烧之,乃成人。”这样的传说的形成,显然基于上述的同样原因,它们有力地向我们表明:传说与传统哲学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原标题:“鲤鱼跳龙门”溯源)





来源:新民晚报     2012年01月15日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下一条:少林棍下舞出千年神秘传说上一条:没有了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