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开封

朱仙镇木板年画 请来门神好过年

2014/12/22 10:28:55 点击数: 【字体:

    朱仙镇木板年画 请来门神好过年
朱仙镇木板年画 请来门神好过年
朱仙镇木板年画 请来门神好过年
河南开封朱仙镇制作的系列木板年画
朱仙镇木板年画 请来门神好过年
民间艺人正在制作木板年画
朱仙镇木板年画 请来门神好过年
朱仙镇木板年画博物馆馆长、木板年画传承人、开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任鹤林在演示如何刻年画的木板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而家家户户过年贴年画请门神,又是必不可少的传统。它不仅大大增加喜庆的气氛,彰显浓郁的乡土气息、丰富的民间情趣,同时也体现了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的民族风格。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河南开封,探访了堪称年画鼻祖的四大木板年画之一——朱仙镇木板年画。在位于开封市内的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博物馆,记者首先见到了馆长、年画研究专家、朱仙镇木板年画传承人、开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任鹤林。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与过年分不开的”,任鹤林开宗明义,“说到年画,就不能不说到门神,可以说,门神是木版画的初始繁盛的根源。” 

    在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艺术馆,任馆长边带记者参观边介绍,看着四壁和展柜中各式各样的木板年画,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制作工艺,听着任馆长绘声绘色的讲解,仿佛一步之间让人跨越到了几百年前的东京梦华。 

    住在仙人庄 年画鼻祖朱亥成“仙” 

    朱仙镇位于河南开封城南10公里。相传,战国时期有位叫朱亥的勇士,不仅勇武过人,而且深受信陵君信任。那时候,朱亥住在镇北一个名叫仙人庄的村子里。后来,朱亥被人称为朱仙,他的故里也被人称为朱仙镇。 

    相传,到了北宋乾德年间,宋军一举平定后蜀,擒获了后蜀王孟昶,并把他押回汴京。才华横溢的孟昶受到北宋优待,并被安住在离汴京不远的朱仙镇。 

    有一年过年,见每家每户都贴门神,孟昶突发奇想,在红绢上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年号长春”的对联,挂在门神两旁,这就更丰富了年画的内容,也平添了过年喜庆的气氛。从此,门神开始配上对联,而书写对联的红绸演变成了用红纸书写。于是,每逢过年或有重大节庆,家家户户都请门神、贴春联,热闹非常。再后来,孟昶去世,并葬在了朱仙镇东南十公里的地方,今天的大孟昶村,还存有他的墓地。 

    而说起年画,就不能不提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  

    苏州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鼎盛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桃花坞年画,主要有门画、中画和屏条等形式,其中,门画可谓是历代门神的集中体现。桃花坞年画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风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年画内容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美女及胖娃娃等。在艺术风格上,杨柳青年画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在人物的头部、脸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晕染,自成一格。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盛行于清,其风格重用原色,想象丰富,线条粗犷而对比有力。 

    四川绵竹年画以雕版艺术精湛而闻名。其形式多样,有门画、斗方、画条等种类。造型质朴简练,填色鲜艳悦目。 

    然而,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却更早和更具特色。《东京梦华录》曾有记载,说北宋末年的开封城中,“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据说,这是史料中关于年画的首次记载。再看《如梦录》所载,宋时“纸马铺遍布全城”,还有《清明上河图》中“王家纸马”店门前的门神画“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这些都是朱仙镇木版画起源和繁盛的象征。 

    因此,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

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的朱仙镇木版年画,随着历史上朱仙镇的几度兴衰,也历经沧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此也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 

  唐太宗梦见鬼魅 命画师画门神 

  过年,对中华名族而言,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时,人们最不可或缺的,恐怕就是要在门上贴门神了。而说到门神,就不能不说唐太宗。 

  那中国的最著名的门神是谁?一位是大唐开国元勋秦琼秦叔宝;另一位是一代名将迟尉敬德。“宫门镇邪恶”,秦琼手执双锏、敬德手执双鞭忠心护主,同守太宗宫门驱鬼,永做门神镇守万家,被唐太宗赞为“双锏打出唐世界,单鞭撑住李乾坤!” 

  至于秦琼、敬德为何被称为“千年称户尉,万户做门神”,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当年,太宗睡眠不好,时常半夜醒来。 

  有一次,太宗醒来,突然大叫有鬼,并急招秦琼,说他19岁开始南征北战,未曾见半点邪崇,今日为何反而见鬼?他的寝宫门外,一到晚上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让他难以入睡。秦琼听后说:“陛下宽心,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什么鬼崇?” 

  于是当天晚上,他们两个披挂上阵,介胄整齐,执金瓜钺斧在宫门外把守。一个是凤眼朝天星斗怕,一个是环睛映电月光浮。有二位将军把守,太宗一夜安寝,之后一连数日都是如此。 

  太宗感激二位把门英雄,但又不忍心让二位辛苦。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就让画师把二位将军披挂把门的形象完全照原样画下来,然后再贴到宫门之上,从此以后,有二位将军画像把门的太宗寝宫就平安无事了。 

  后来,秦琼、敬德就成了守门的英雄象征,后世把他们称之为“千年称户尉,万户做门神”。 

  雕版印刷术推动年画业繁荣 

  大将秦琼、敬德的画像悬挂宫门能够避邪驱鬼的事被迅速传播后,一时间,民间纷纷效仿并争先购买。这样,由于使用量大增,单一的手绘年画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于是,民间艺人就用木版刻印出来,以便大量生产并销售。 

  等到了北宋初年,宋太祖提倡文治天下,为教化臣民,成立了画院,并命画院待诏绘刻图画,张贴于市井茶楼。木版画有了民间基础和巨大的需求,木版年画也得以进入鼎盛时期。加之后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宋代原有的大量雕版刻工人几近失业,而这些雕版工人为寻求出路,纷纷参与雕印木版年画,也促使宋代木版年画业更加繁荣。至宋末,木版年画已成为河南开封朱仙镇的优势产业。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京都汴梁,已遍设年画作坊,大量印刷木版年画”、“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神、肫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清明上河图》上,“王家纸马店”门前的门神画“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北宋的门神画,也首开了中国绘画史上木版年画的先河,那时大宋的开封,无论是民间或宫廷,年画都非常盛行。 

  明代中期到清初时,朱仙镇有木版年画作坊300多家,生产门神、红纸等。但到清末民初时,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走向滑坡,大多数作坊开始迁回开封市内,他们的迁移又使得开封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生产与销售中心,出现了“天成”、“云记”、“汇川”等老字号年画作坊并名噪一时。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市先后成立了开封年画社、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等团体机构,开始深入系统地对木版年画的传统工艺进行挖掘、整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了传统木版年画。

    “云记”门神店的老手艺人 

  郭太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中国民间艺术家、“云记”门神店老手艺人,他不仅一生坚守对木版年画的执著,而且也是近代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兴衰、发展的见证人。 

  郭太运13岁时进入当时最著名的“云记”门神店做学徒,并师从名艺人。后来,开封成立“开封朱仙镇年画社”,郭太运等许多老艺人都被聘请到该社,从事刻版、印画、传帮带新人,那时候,他们创作刻印了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年画,大大发展了木版画这一民间传统艺术。 

  之后,开封朱仙镇年画社成立,郭太运又应邀到古版年画社研究室工作。这期间,他与其他专业人员一起,深入中国各地广泛征集老版年画稿,并对不同时期、不同店号的雕版、资料进行修补、复制和整理。 

  后来,郭太运和其他人一起,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坊运作、年画刻版、印制过程及其规格、品种等整理成文字材料,撰写了《从事年画50年记》,填补了朱仙镇木版年画工艺流程文字材料的空白,为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木板年画发挥了重要作用。 

  郭太运的作品曾在北京、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收藏。他还曾先后赴新加坡、来美举办木版画专题展览、表演和文化交流,推广和宣传了年画艺术。1995年,郭太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家”称号;2007被“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同年,他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 

  朱仙镇年画有三类 单纯富有感染力 

  朱仙镇木版画构图饱满,线条粗扩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人物头大身小,既有喜剧效果又不失匀称舒适。十分讲究用色,以矿物、植物作原料,自行手工磨制颜料,磨出的颜料加水煮沸,过滤,使用水色印刷,色彩十分纯净,印制的年画明快鲜艳,久不褪色。 

  朱仙镇的年画不打红脸蛋,看起来更加自然和谐。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手法,把老虎做成紫老虎,更是别具一格。 

  朱仙镇年画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神祇画,如灶君神、天地神、门神,最多的就是门神,门神中以秦琼、尉迟敬德两位武将为主。另一类是民间故事画,以民间传说,演义小说,戏曲故事为刻划对象,构图饱满,不用背景,以人物表情动作展现故事情节,单纯而富有感染力。第三类是:吉祥年画,多为娃娃,仕女。  

  鲁迅曾这样评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细巧雕琢。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美国侨报网(2013-11-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