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开封

董作宾甲骨学宗师的开封情

2013/9/6 16:18:19 点击数: 【字体:

董作宾甲骨学宗师的开封情
甲骨文(资料图片)

    “董先生毕生精力几乎全用在甲骨文字学研究上,他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唯一有成就的甲骨学家”。这是石璋如对董作宾的评价。学界把董作宾(字彦堂)与罗振玉(字雪堂)、王国维(字观堂)、郭沫若(字鼎堂)一起合称为“甲骨四堂”,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一代宗师。董作宾先生一生中与开封数次结缘。无论是求学、工作,还是甲骨学的启蒙抑或爱情火花的点燃,都与这座城市缘分极深。

    求学开封 创办报纸

    董作宾1895年3月20日出生于南阳。幼读私塾。董家有一邻居是刻字匠,董作宾每见邻居刻字,就取瓦片仿刻。董作宾还从刻字邻居那里借来《篆字汇》,一字不漏地临摹下来并开始习刻印章。14岁的时候,董作宾就能为人刻制印章了。

    17岁的时候,董作宾开始在父亲开的店中兼营书业,每进新书必先阅读。在读书的基础上,董作宾与同学陈耀垣共同设馆授徒,当上私塾先生。他们的教学虽然也从传统的幼童启蒙教育入手,但注重注入新的知识,因此吸引不少学童前来学习。董作宾还与郭宝钧、陈耀垣等同窗好友组成“文会”,面向社会建立图书流通阅读制度。南阳名士张嘉谋一向奖掖后进,对家乡青年结社钻研学问十分赞赏,尤其喜爱勤奋好学的董作宾,常送书给他看,并解答他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还帮助他到师范讲习所听课。1915年春,南阳县立师范讲习所招生,张嘉谋劝董作宾前去报考。董作宾欣喜异常,稍作准备即赴考场,竟然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在师范讲习所里董作宾努力学习,不仅要掌握老师讲的内容,还如饥似渴地汲取更多的营养。他在讲习所的作文被当做范文广为传诵。

    1918年,24岁的董作宾离开故乡前往省会开封。当时,张嘉谋在开封主持河南省育才馆,董作宾就入住他家,一方面为张嘉谋管理书房兼做点家务零活,另一方面在张嘉谋的指导下继续读书。不久,开封发生流行疾病,张嘉谋全家都被感染了,董作宾由于体质健壮没有被感染,于是请医生、煎药及其他家务,全被他一人包办。张家人的病好后,张嘉谋十分感激董作宾。不久,董作宾顺利考入河南省育才馆学习。在时经训讲授的《河南地志》中,董作宾初步接触到甲骨文。从此,董作宾与甲骨文结缘并产生浓厚兴趣,开始研究中国考古学。

    1919年冬,董作宾于河南省育才馆毕业之后没有按常规回家乡进入县政府混个一官半职,而是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留在开封一起筹划创办《新豫日报》。该报于1920年1月创刊,是省会开封的一家民办报纸,社址在三圣庙前街,每天出一张报纸,其内容有要电、特载、中外新闻、时论、省市新闻等,颇得社会各界好评。董作宾当时任《新豫日报》编辑和校对,同时又兼任省实业厅调查委员。期间创作小说《琼楼人语》等篇,发表在《新豫日报》上。董作宾不满足现状,1922年冬,他结束了两年的报人生涯,冒着严寒北上。

    再回开封 执教讲堂

    董作宾先是在北京大学旁听语言学家钱玄同的课程,闲暇时对罗振玉的《殷墟书契前编》进行摹印、研究。1923 年,他考入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师从王国维。1925年,董作宾从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毕业获史学硕士学位,任教于福州协和大学。1926年,董作宾再次回到阔别三年之久的开封,到中州大学任文科教授,讲授语言学、史学两门课程。授课之余,董作宾继续深入研究甲骨文、考古学,常在《文科季刊》、《文艺》等校刊上发表研究心得和论文,受到考古学界和高等学校史学系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董作宾不拘泥于课本,旁征博引,努力扩大学生的视野和联想,使学生获取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董作宾在研究甲骨文的同时,还在河南私立北仓女子中学、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分别教国文课和中国文学。1927年暑假,中州大学更名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董作宾辞职离校,再次北上。

    当年在河南私立北仓女子中学任国文教员时,董作宾还认识了在那里借读的熊海平,她因所在的女子师范停课在河南私立北仓女子中学借读而与老师董作宾结识。那时,董作宾的长女亦在开封求学,熊海平与董作宾的长女为同学兼好友。1931年,熊海平考入国立北平大学文理学院音乐系,二人甚为投机。1934年董作宾与老家的原配妻子共同在报上刊登离婚声明,第二年熊海平毕业,二人在南京完婚。

    河大演讲 培养人才

    1928年10月,董作宾带着南京中央政府关于殷墟发掘的批件,率考古发掘团到达河南省会开封。河南省政府为了协助考古发掘,特选派两名职员以地方政府代表的身份参加发掘工作。1928年12月,董作宾率先到河南大学作专题报告,介绍殷墟甲骨文发掘的重要成就。1929年秋,在殷墟遗址第三次发掘结束之后,中央研究院与河南省在殷墟发掘问题上产生了争议,中央研究院殷墟发掘工作停止一年,于是派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先生来河南解决纠纷,由张嘉谋斡旋、董作宾协助,提出四项办法,使问题得以解决。

    董作宾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师生作殷墟和文物保护的专题讲座,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师生都要求参加殷墟发掘,当时正在河南省立中山大学读书的尹达和石璋如,就是在这时开始走上考古道路的。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河南省立中山大学国文、史学专业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1929年10月,董作宾先生主持了河南安阳小屯遗址试掘,这也是殷墟的第一次挖掘。这次挖掘采用的是传统挖宝方式,是以寻找器物为目标的。1929年12月,董作宾在开封与李济会面,确定了殷墟的下一步安排。董作宾最早提出甲骨断代的十个标准,主持了殷商先王称号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他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一代甲骨学大师从开封起步,终成现代考古学的主要奠基者。刘海永【原标题:董作宾甲骨学宗师的开封情】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汴梁晚报 2013年8月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