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开封工艺 >> 工艺赏析 >> 浏览开封

汴绣:丝情邂逅画意(2)

2013/10/12 9:12:23 点击数: 【字体:



    古时:既是王谢堂前燕又入寻常百姓家

  清代郎世宁的《百骏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走近开封汴绣厂的一楼展厅,仿佛进入了中国古画的展览会,这些“画”古朴典雅、色彩鲜艳,人物鲜活,如真迹一般,但她们并不是在纸上画出来的,而是用针、丝绣制而成,这就是名扬中外的汴绣。

  一根细细的绣针、数缕多彩的丝线,在一双双巧手的上下翻飞中绘成一幅幅绣品。遥想八百年前的大宋汴梁城,皇宫之内,街市一隅,这该是最寻常的一景吧。

  汴绣又称“宫廷绣”,然而最初却是民间的玩意儿。北宋时,绣女的技艺已经很高超,百姓绣户和诸尼寺绣姑是民间刺绣的主要力量。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北宋成立了“文绣院”,有绣工三百人,并且向全国招募最优秀的刺绣工匠,来开封府做指导。这样,宋绣就吸取了各家所长,技艺更进一步。

  北宋以前的绣品,多数是实用品,如帽子、枕头等。而宋代刺绣作品,除了实用外,更注重的是绣画。晋唐以来,文人士大夫酷爱书法、绘画,书画是当时最高的艺术表现。宋绣在加入“绣画”之后,就更加具有艺术气息,并且深深影响了元明清的刺绣。

  据《宋史·职官》记载,徽宗年间设立了绣画专科,把绣画分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这时,大师级的绣工相继辈出,绣画发展到最高境界,并由实用转为艺术欣赏。

  宋绣所用的针线如发丝一样细,配色很精妙,光彩夺目,绣工精致细腻,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水相互映衬,阁楼的立体感很强,人物活灵活现,绣品里的花鸟虫鱼仿佛也有了生命,整幅作品古朴典雅、清雅脱俗。“佳者较画更胜”明朝董其昌在《筠清轩秘录》里曾这样描述。

  北宋时的汴梁城内,人们的衣饰鞋帽、幔帐门帘、床上的被面枕巾,都是绣制的,就连城内迎风招展的七十二家大酒楼和千家小酒店的牌额、望子也是如此,至于民俗婚嫁,就更少不了刺绣了。大相国寺西侧形成了犹如今天专业市场一般的绣巷,专营汴绣。

  汴绣曾经是朝廷用来向高丽、日本诸国赠送或交换的主要珍品。可以说此一百多年中,汴绣是华夏大地上技艺最精、价值最高、产量最大、流通最广、影响最强的绣品,是中国的国绣。绣针下的清明上河图公元1126年,金兵攻下北宋首都汴梁,北宋灭亡。文绣院三百技师或被杀、或逃亡,只有少数随宋室皇族南迁临安(今杭州)。兵火水患使得汴梁城内民不聊生,盛极一时的宋绣也逐渐衰微。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昔日“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的汴绣枝叶凋零。惟有细细的根扎在乡野村陌,在绣女们的手下延续着微弱的生命力。

  尽管如此,一代代绣女们还是把这项技艺传承了下来。从开封民间传唱甚广的民歌《绣花枕》便可感受到,汴绣在开封民间仍然有很强的生命,“绣了一对鸳鸯枕,巧针彩线绣得精,一池清水明又净,绿莹莹漂浮萍,莲叶青荷花红,岸边柳舞春风,鸳鸯对对浮水中,绣出姑娘的相思情”。

  只不过这时多是绣一些枕头、被面、鞋子等日用品,而宋绣独创的绣画或已失传。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汴绣这一昔日中华刺绣的代表,才迎来了第二春。

  1955年春,开封东大寺的两间平房门口挂出一块牌子——开封市机绣合作互助组,当时有七个人,他们是张福有、李秀芝、董静明、何秀花、尚淑琴、李风娥、李风云。小组长叫张福有,是唯一的“绣男”。互助组从儿童服装、儿童帽、儿童斗篷、枕套、帐沿等简单的产品开始,逐渐发展成开封汴绣厂。

  1957年,王素花,这位对汴绣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女性,来到了开封市机绣合作互助组工作。王素花,热爱刺绣,小时候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很多的针线,来让她刺绣。此时,机绣厂给她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当时还有其他工厂要招收王素花,工资甚至比机绣厂给的还多,但是王素花还是坚持去刺绣。

  北宋知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展现的是当时宋都汴梁的盛世美景。作品全长525厘米,高25.5厘米,画中小桥流水、车水马龙……人物800余个,不足寸高;牲畜90多头;树木170多棵,形态各异,可谓一纸绘尽东京繁华。这样一幅大作,要用刺绣来变现出来谈何容易。

  《清明上河图》刺绣是王素花带着第一代绣工完成。“当时厂里根本没人见过这幅画,连名字都没人知道,只知道叫开封古代一条街”,王素花说。绣之前,开封画家蔡德全参考文物出版社的《清明上河图》影印本,用了三个月时间,一丝不苟地将原图绘在洁白的绸缎上,反复修正后,一幅与原作等大的白描长卷送到20多个绣女面前。

  “打开一看,傻了,人物密密麻麻,当时我顶多会绣个被面。于是我抱着被子住进了厂里。家离厂只有十分钟路,我硬是三个半月没回家。”当时,宋绣的绣画技艺已经失传,其技法只是零星的散落在各地。为了恢复这些技法并且不耽误绣画,王素花白天向开封居民购买以前的刺绣,夜晚则观察研究买到的绣品。“我买了很多,那些绣的真是漂亮。我看了后就和绣工们一起学习”。

  最初,厂里的绣女们只会平针绣,这种绣法也是开封市井间最常见的绣法。但是,要表现出《清明上河图》这个繁复的画卷,单靠一种绣法是远远不够的。

  在王素花收集的绣品上,一些蝴蝶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些蝴蝶的翅膀立体感很强,受到蝴蝶绣法的启发,王素花和她的姐妹们琢磨出了《清明上河图》中瓦片的绣法——反枪绣,她们称为“反枪绣瓦片”。

  除了研习古代的绣品,她们还到农村观察驴的习性,悟出了“悠针绣牲畜”;再到黄河滩观察拉船的绳子,创造了“双河绣毛绳”的技法……最后,绣工们一共总结出三十六种绣法。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侨报网 2013-09-0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