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礼教从善
李棠阶出身贫寒,从小屡受冻馁,因而“既贵,简约无改”。尝曰:“忧患者生之门,吾终身不敢忘忍饥待米时也!”一生自奉节俭,反对奢靡,清正廉明,不取分外之财。
李棠阶在朝做高官时,有个叫方伯的地方官被擢升,为报李棠阶知遇之恩,携重金亲往酬谢。李棠阶拒收其礼、拒见其面。并让手下人告诉他,听说你原为县官时,官声甚好,但愿你做了大官后,仍如从前,不必再见面了。方伯听后,羞惭万分,叹服而归。
李棠阶为此教育士子家人:“应得之财肯少得,则有余步;非分之财一苟得,必有后患。世之好占便宜者,皆自求祸也。”
李棠阶严于律己、廉洁清正的思想行为在当时贪污贿赂成风的清代实属少见,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据史书载,人们赞之曰:“植品端出,持躬清正。”故后被授谥号“文清公”。
以诗倡团结
清道光二十年,李棠阶出任云南提督学政。云南是我国一个民族杂居的边远省份。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地各族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各怀敌意,互设障碍,以备攻守。由唇枪舌剑诋毁乃至棍棒刀枪相见,各类纠纷层出不穷。
作为朝廷命官的李棠阶目睹此景,深感兄弟手足同室操戈,害莫大焉,于是就赋诗两首,以倡团结。
其一:乾坤落落本相通,何事畛畦苦自封。撤尽藩篱归一体,此身何处不从容。
其二:欲界层层是面墙,一番打破一番光。只要脚跟常立定,何愁世界似羊肠。
李棠阶在诗中劝各方要撤藩篱,打破墙,弭嫌隙,共携手,并说:“拆尽天下之墙,则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岂不游行,自在乎?”
李棠阶“以和为贵”的主张对加强云南各民族的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韩德敏【原标题:李棠阶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