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用户名  密码    注册会员 找回密码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河南美食 >> 美食访谈 >> 浏览文章

舌尖上的洛阳老城——名人笔下的洛阳美食

2014/12/25 16:41:37 点击数:156 【字体:

舌尖上的洛阳老城——名人笔下的洛阳美食
 洛阳“神汤”商民杰摄

  洛阳老城,即今天老城区的核心地段,这里曾是金朝的中京“金昌府”。洛阳老城多美食,很多现代文学家品尝过这些美食后,把它们写进了自己的著作。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两位洛阳籍文学家的名篇名著,且看舌尖上的洛阳老城。

  1、台湾名人的小吃记忆

  已故中国台湾著名文学家卫繁昌,祖籍孟津,青少年时代在河洛中学上学。1945年秋,卫繁昌迁居台湾。他写了很多关于洛阳的回忆文章,其中《怀念洛阳小吃》就是广传海内外的散文名篇。

  这篇文章,作者将洛阳小吃娓娓道来:

  洛阳西大街几家清真馆最拿手的是甜牛肉。甜牛肉并非意谓加糖,因为洛阳地方,凡是吃的东西,烹调时不加盐巴,清鲜而淡的,本地人都管它叫作甜品。甜牛肉的烹调方法非常简单,店家将购回的牛肉,洗净后切成小块,置入一种叫“将军帽”的大锅中,注入清水以淹过牛肉为度,以柴炭或煤炭火,于当天下午六时起,炖至次日清晨五更许,只剩下大半锅黏胶的牛肉汤,这便是肉酥汤浓的甜牛肉。吃时并不加入任何佐料,普通一碗甜牛肉汤,来一个火烧面饼,这顿早餐准是吃得十分痛快的,可谓既经济又实惠。还有一种五香牛肉汤烩烧饼的更是好吃。

  甜牛肉店,拐个弯不到十公尺就到粮集市场,那里小吃摊林立,样式繁多品种颇丰,其中最大众化的杂烩粉条汤,使大众赞不绝口。杂烩可分牛杂烩与羊杂烩,内容包括肝、心、肠、筋、肚、碎肉等,经过10个小时以上的火候,加上葱、蒜、姜等佐料调制而成,嗜辣的人不妨自加些油炸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真个是又香又辣,入口即化,既营养又便宜。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天,寒风刺骨时,一碗下肚,浑身暖和。所有粮集的食客,包括达官显贵、贩夫走卒,各色人等,都会去光临。而经营杂烩粉条汤的店摊,莫不生意兴隆,门庭若市。据说洛阳生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封洛阳牛汤为“神汤”。洛阳人喝汤一次付钱,多次添汤,是刘秀当皇帝时下的命令。故汤馆不厌其烦地添汤,沿袭至今。

  作者还写到了因宋代大儒二程(程颐、程颢)而扬名的伊河枣兜饭、洛阳城里入夜后的油茶,还有老洛阳的霜糖饼。作者最后写道,“洛阳实是一个观光旅游的好地方,众生不妨抽空前往洛阳一游,可以品尝著名的洛阳小吃,实是人生一大享乐”。

  2 、《黄河东流去》的美食印象

  《黄河东流去》描写了1938年前后黄泛区人民经历的深重灾难和漂泊生活。该书的故事背景主要在洛阳老城,因为众多黄泛区人民逃难至此,这些难民在洛阳的经历,是本书的故事主干。

  《黄河东流去》的作者,是已故文学家李凖(zhǔn)。1928年,李凖出生于洛阳县麻屯镇(今属孟津县),他青少年时期在洛阳读书和当学徒,因此对洛阳老城是非常熟悉的。

  1995年年底,笔者到北京虎坊桥李凖的寓所拜访他,交谈的内容就是《黄河东流去》。李凖说,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故事和背景是真实的,至于书中对洛阳各种小吃的描述更是真实的。

  该书第十七章,这样描述难民看到的洛阳小吃:

  有撒着鸡丝、紫菜的馄饨,有炸得又焦又黄的春卷,还有雪白的小包子、放在平锅里煎黄的生煎馒头。

  至于洛阳的各种汤,喜欢喝汤的李凖,更是对它浓墨重彩。书中讲到,从黄泛区逃出来的老清,与家人失散,他在洛阳第一天生活是这样的:

  到洛阳后,天已经快黑了。老清找了一个卖豆腐汤的摊子,要了一碗豆腐汤,拿出两个蒸馍来,泡在汤里吃了。

  而老清的夫人(书中称老清婶)和其两个女儿爱爱、雁雁,逃到洛阳后,看到洛阳人喜欢喝汤,于是开了个汤馆,卖绿豆面丸子汤。书中这样写道:

  卖丸子汤要比卖茶赚钱多得多,只半月光景,还清油账煤账,还赚了一袋面粉和五六斤香油。老清婶这时也有精神了,夜里炸丸子,起五更带着两个闺女去一里多地以外的沟里抬水。

  李凖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后来发生的很多故事,都在这个丸子汤馆的描述中埋下了伏笔。可见,李凖有着浓厚的丸子汤情结。

  卫繁昌和李凖,这两位文学家笔下的洛阳美食,留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洛阳美食,也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传承!(郑贞富)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网( 2014-12-03 )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