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文章

凌——源于古掌冰官的姓

2015/8/20 11:58:16 点击数: 【字体:


    凌líng——源于古掌冰官的姓
凌——源于古掌冰官的姓

    “凌”的本义是“积冰”,就是冬天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保存,以备炎热的夏天降温之用。周朝设有“凌人”一官,专管冬季收藏冰块,夏季供宫廷使用。《周礼·天官·凌人》云:“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即三倍纳冰)。”周代卫国始祖卫康叔(即周武王姬发之弟姬封)有支子(指嫡妻之次子以下及妾所生之子)在周朝任“凌人”,其子孙以官为姓,便是凌姓。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记其事说:“凌,卫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姓。”凌人居于西周都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故以官为姓的凌姓出自今陕西西安。

    凌姓有时写作“淩”,如三国时吴将有凌统,北宋《广韵》引作“淩”;《康熙字典》列姓于“淩”字注,故凌、淩二字多混用。值得注意的是唐、宋时的姓氏专著《元和姓纂》、《百家姓》、《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均作“凌”,而无淩姓。

    凌氏在先秦时的活动,未见记载;有一支约于汉代徙居余杭(今属浙江)。三国时吴国有凌操,余杭人,轻侠有胆气,从孙策征伐,常冠军履锋,官破贼校尉;后从孙权讨江夏,入夏口,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进,中流矢死。凌操之子凌统,当时只有15岁。孙权以其父死于国事,任他为别部司马。他从孙权再征江夏,为前锋,有功,又与周瑜等破曹操于乌林,被任为校尉;他亲贤接士,轻财重义;后从孙权征合肥,行军途中,魏将张辽忽然至,他率亲近300人陷围,保卫孙权脱险,而自己却身负重伤,左右尽死;还朝拜偏将军,后于49岁时病死。孙权为之数日减食,言及流涕;将他的两个儿子烈、封养于宫中,爱待与诸子同,后封凌烈为亭侯;凌烈有罪免,又让凌封复袭爵领兵。凌封7世孙凌嵩,晋代任广陵太守。隋代有凌恭,建昌(今江西永修县西北)人,精通五经,炀帝时召为学士,官至户部尚书。隋末有凌敬,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初为夏王窦建德之臣,后归唐。唐代有史学家凌准,富阳(今属浙江)人,累官翰林学士,著有《六经解围》、《后汉春秋》。《元和姓纂》列凌氏郡望为余杭、管城。宋代的《通志·氏族略》称,凌氏望出勃海(郡治今河北东光);《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凌氏“出会稽诸暨(今属浙江),又唐节度使王翃诛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南)悍将凌正”。以上这些资料,反映了凌氏自三国至宋以前的地理分布及人物活动的一些情况。

    凌姓在宋初的《百家姓》中被排在第159位,宋代及宋以后,基本上仍是在江南繁衍发展,主要分布于今浙江、江西、江苏、安徽、上海、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据《客家姓氏渊源·凌氏渊源》记载,南宋末年,凌操19世孙凌吉,为避战乱,“由浙江迁至江西赣南寻邬县澄江大顿凌富村开基创业“,其5世孙凌均实之“第六子尧举,迁居广东省平远县河头乡”;凌尧举的长子凌隆珍“迁居广东省兴宁县筠田村,次子隆祥后裔有一部分迁居梅县梅塘”,还有一部分迁居广西,一部分迁居四川。宋代有以经术知名的凌浩,官太学博士,推安定之学以教士;诗人凌岩,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著有《古木风瓢集》。元、明时期,安吉(今属浙江)凌氏接连涌现出一些著名人物,元代有凌时中,官至秘书少监,封吴兴郡侯,其子凌懋翁,官终秘书监。凌懋翁之4世孙凌贤,明宣宗时官至兵部尚书;其子凌晏如,名安然,以字行,精六书之法,参与修《永乐大典》,累官都察院掌院事。凌晏如之孙凌震,提督宝山书院,博综群籍,晓析百家,善古文,尤长于诗,有诗文集;其子凌约言,官刑部员外郎。凌约言之子凌迪知,是著名学者,官至兵部员外郎,著有《万姓统谱》、《左国腴词》、《太史华句》、《西汉隽言》、《文选锦字》、《名世类苑》、《名公翰藻》等。此外,明代有小说家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崇祯初年为上海县丞,官至徐州通判;仇视当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献《剿寇十策》,后为起义军所困,呕血而死。他所编著的短篇小说集初刻、二刻《拍案惊奇》,后人称为“二拍”;又编有《南音三籁》,作有《国门集》及杂剧剧本《虬髯翁》、《北红拂》等。明代还有医学家凌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画家凌必正,太仓(今属江苏)人。清代有经学家、音律学家凌廷堪,安徽歙县人,曾任宁国府学(府治今安徽宣城)教授,长于考辨,对中国古代礼制和乐律有所研究,所撰《礼经释例》,分为饮食、宾客、祭例、器服等八类,寻例释辞,便于稽考;又有《燕乐考原》、《校礼堂文集》等书。清代江苏江都人凌曙,初为香作佣役,不久充塾师,后入京为阮元校辑《经郛》,得见群书;他以为《春秋》之义存于《公羊》,而《公羊》之学传自董仲舒,乃搜集旧说并吸取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撰《春秋公羊礼疏》、《春秋繁露注》等书。清代还有学者凌扬藻,番禺(今广东广州)人,工诗文,尤长于考证,著有《蠡勺编》、《岭海诗钞》等书;画家凌瑚,如皋(今属江苏)人,工画人物士女,尤长花卉禽虫,其写生,与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并称“三绝”。

    凌姓人移居台湾,约始于清代。为了进一步求发展,近代以来,凌氏陆续有人渡海赴南洋开拓新的事业,现侨居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凌姓在当今按人数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居于第155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分布较广,以湖南、江西、江苏、广东、浙江居多,这5省凌姓约占全国汉族凌姓人口的59%。凌姓不仅是汉族常见姓,而且也是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满、壮、蒙古等民族都有凌姓。作者:谢钧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