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走进安阳 >> 印象安阳 >> 浏览安阳

鲧堤与禹河故道

2013/11/12 15:21:26 点击数: 【字体:

    鲧(音gǔn)堤与禹河故道,是中华先民在安阳境内治理滔滔洪水留下的遗迹。五帝时代的第三个帝王是帝尧。据古史记载,帝尧名放勋,系帝喾高辛氏之子;初封于陶,后徙(音xī)唐,因此称为陶唐氏,其号曰尧,史称“唐尧”。尧任部落联盟盟主期间,黄河泛滥成灾,急需治理。部落联盟会议上,尧问谁可以担当治水的大任,大家都说:“鲧可以”。鲧为何人?按辈份,他是颛顼高阳氏之子,帝尧是他的堂侄。然而,鲧为人自负,常违命不从,尧不同意。但是,与会者坚持说,除了鲧再也找不到比他更为合适的人选,不妨让他试试。尧无奈,只得将任务交给鲧。鲧的治水办法是修筑堤坝,堵塞决口,结果是此堵彼决,历九年而未见功效,于是帝尧乃令另求高人。

    这样,史称“虞舜”的一位贤者便被从民间推荐出来。按世系,舜也是黄帝的后裔。自颛顼高阳氏之子穷蝉到舜,已历七世,皆微为庶人。起初,时已年迈的帝尧命舜摄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取得摄政之权后,便将鲧诛杀于羽山,而后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接受父亲治水的教训,禹改用了疏导的办法。传说他在外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将洪水导入开挖的河道,消除了为害多年的洪涝灾害。鲧治水九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据《汉书?河洫(音xù)志》记载:“内黄界中有泽,方数十里,环立有堤,盖鲧所筑”。《大名府志》曰:“浚县北有鲧堤;内黄亦有之”。《重修滑县志》记述更详,说是:“鲧堤在今硝河坡东,临河废县东北。南端起于东、西白茅,历后河、高王庙,直达于濮阳县境,延长五十余里…… ”。

    关于禹导大河的记载,见之于《尚书?禹贡》,说是东过巩县洛水至浚县大伾(音pī)山,北流入海。今修《安阳市志》曰:“禹治水,大河(古称黄河为大河)经武陟北流,过淇县东,浚县东,滑县西,内黄西,汤阴东,安阳东,临漳东,成安东,由沧州入渤海。”因禹导河治水有功,古书上称这段河为禹河。古老的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国远古时代的帝王都城大多沿黄河两岸修建并发展,也因黄河洪水泛滥而不断迁移。史载周定王五年,黄河在豫境“大徙”,史称此为黄河第一次较大的改道。在内黄一带,原本流经内黄西侧的黄河却流动到内黄东部,向北流淌的禹河就此断绝,只留下一片黄水大洼,史称黄泽或黄沟。周以前的夏朝与商朝,也曾有帝王建都于亳,但这时氏族公社已经解体,中国的历史已进入奴隶社会。寻觅鲧堤遗迹,漫步禹河故道,虽然我们无法回到远古时代一睹先民们战天斗地的宏大场面,但“堵”与“导”留给后人的哲理性思考,却远比欣赏一派山水风光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安阳网(2012-10-0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