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会(684年~758年),俗姓高,他的籍贯,一说襄阳,一说南阳,一如诸葛亮到底躬耕在襄阳还是南阳,难以定夺。
但是经典典籍中,通常称之为“南阳神会”。
宗密(780年~841年),世称“圭峰禅师”,其《圆觉经大疏抄》云:“(神会)先事北宗(神)秀。三年。秀奉敕追入(京都洛阳)。(神会)和上遂往岭南(慧能)和尚。”神秀还对神会说:“韶州有大善知识,元是东山弘忍大师附嘱。佛法尽在彼处。汝等诸人如有不能自决了者,向彼决疑,必是不可思议,即知佛法宗旨。”
神会因神秀的引导,到了慧能门下。
以《大唐东都荷泽寺殁故第七祖国师大德于龙门宝应寺龙腹建身塔铭并序》,也就是《神会塔铭》的记载,判定神会在701年别离神秀,前往岭南之时的年岁,他不过是个17岁的少年。
但是,与神会交往密切的“诗佛”王维在《六祖慧能禅师碑》中却说,神会“遇师(慧能)于晚景,闻道于中年”——如果神会在701年听了神秀的话,就去拜访慧能,那就不可能“闻道于中年”。
如果王维说的是他第二次见到慧能,倒还可以。
《圆觉经大疏抄》记载:神会见了慧能后,曾又“北游,广其见闻,于西京受戒。景龙(707年~710年)年中,却归曹溪(慧能门下)”。慧能圆寂于713年,神会此时将近30岁,勉强可称“中年”。
《神会塔铭》云:“享年七十有五,僧腊五十四夏,于乾元元年五月十三日荆府开元寺奄然坐化。”据此,神会在西京受戒的时间当在神龙元年(705年),此时神秀依然健在,也是神秀及其弟子义福、普寂在西京长安弘法的鼎盛之时。
这次北游,神会拜见神秀,当在情理之中;听闻神秀“屈曲直”的遗嘱,乃至参加他的葬礼,也当在情理之中。
敦煌本《坛经》云,在慧能去世前,上座法海等弟子涕泪悲泣,“唯有神会不动,亦不悲泣。六祖言:神会小僧,却得善业,毁誉不动,余者不得”。是年,神会30岁。
“南能北秀”之间,总有着神会的背影。
都是“东山法门”,何故相煎“滑台大会”?
是“毁誉不动”的禅心默照,还是无事生非的南北对抗?
一如“屈曲直”,也许一说就是错。【原标题:“滑台大会定宗旨”系列之一 心灯默照在古“滑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