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新闻资讯 >> 浏览郑州

用考古凝聚共识 为郑州在历史中“定位”

2015/8/20 10:03:03 点击数: 【字体:

    核心提示

    郑州入列中国“八大古都”已有11年历程,曾几何时,“郑州作为古都,古在哪儿”的质疑声,令郑州这个中原腹地上致力于成为中部崛起领头羊的省会城市,遭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难言压力。而随着一项项改写中国文明史的考古大发现在郑州的出现,郑州在中国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得以凸显、古都风采不断丰富和完备——丰硕考古成绩的取得,证明了郑州的历史和文化地位,为郑州在历史长河中谋得不可替代的坐标。

    2004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大师姑夏代城址以“填补了我国夏代城址考古的空白”荣获“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8年以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的新郑唐户遗址、荥阳娘娘寨城址、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新郑望京楼夏商城址、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郑州东赵遗址连续入选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4年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全国唯一的一个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五连冠”和省会城市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多者的地位,充分展示了郑州重视文化文物的力度和郑州考古的丰富基础及学术实力,“古都郑州”这一称谓,越来越令世人信服。

    郑州每一项考古大发现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记者昨日探访了位于碧沙岗公园内、外表毫不起眼的郑州考古研究院。

    “郑州每一项考古大发现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们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令人震撼的文化集合体无可置疑地表明郑州在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也表明其在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时代引领作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无数案例证明,“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于此,文物工作功力尤重,其最为核心和本质的作用在于,以一种真实的方式揭示出湮灭于历史长河中的人类遗存,唤醒深深扎根在灵魂深处的文化力量,最终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果说中华文明发展史是一条完整的项链,郑州的诸多发现就是这一项链上熠熠生辉的颗颗明珠,在郑州市委、市政府近年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文保措施的有力支持下,保护利用好郑州的这些文化遗宝,非常有利于展示郑州文明史乃至中华文明史的灿烂辉煌,也会使人们渐渐意识到,所谓于国于家的“子子孙孙永宝用”的“宝”字,不是有形的物资,而应是“力道可以化天下”的文化。建立起文化自信,促进民族文化复兴,是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集体和任何一个个体的立足根基。

    郑州地区重要的考古遗址是一种文化资源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基本建设考古业界主要有三种模式, “郑州模式”是其中最具代表者。“郑州模式”主要有 8个方面,概括来说就是“一二三四五”工作法。一即考古单位“全员一盘技术棋”,全部员工除了基本办公人员外,不设置任何单纯的管理岗,全部要求技术化,任务紧急时,能全部随时到一线考古工地工作;二即对于重点和民生建设,在项目服务中心直接监控下,在建设方经费未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尽其所能协调各方实行先行垫资工作;三即对于政府重点及民生工程中抢救性文保任务,采取符合法律的汇报、申请、发掘的三工同步工作法,既使文物免于损坏,也为基本建设最大程度地缩短了工程周期;四即认真耐心地加强思想和观念教育,要求所有员工加强公众服务意识,在对待建设方方面从内心真心树立“互相支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发展”的“四互”思想;五即根据我市经济建设的轻重缓急,在全市主要产业集居区设立五个工作站,把服务和业务工作延伸到最基层、第一线,建设方或地方文物机构与各个站可以随时就近沟通。同时技术人员住在工作站,可以全天候跟踪服务考古现场和应急业务。

    “郑州地区重要的考古遗址是一种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它也是历史赋予郑州人的一种天然的责任。如何保护好、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使它‘活’起来,赏人们之心、悦民众之目,是我们每一个郑州人都应该思考和行动的。”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告诉记者,考古应当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当下展望未来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国家大遗址保护片区之一,郑州遗址保护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参照世界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有效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使郑州的文脉更加清晰、使我们的城市更为宜居,在学术研究、社会教育、公众传播、市民休闲、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等方面也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郑州日报
0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