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郑州

领先西方1000多年 “探访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系列之二

2014/2/21 10:57:23 点击数: 【字体:


    汉代高炉 一天炼一吨铁
  
    不似汉霸二王城的声名显赫,也不如荥阳古城墙的巍峨壮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的叙述方式是冷冷的,没有感情色彩,没有浪漫抒情,甚至很少有故事穿插其中。
  
    有关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的介绍材料,汇集到一处,要不了几分钟你就可以了然于心:
  
    “遗址位于郑州城西北27公里处的古荥镇,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发掘发现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炼铁高炉残迹,东西并列,相隔14.5米。炉基深3米,炉缸为椭圆形,面积8.5平方米,炉壁厚1米。在炉前清理出大小不等的13块积铁,其中一块重约23吨。炉前有宽敞的工作面,在冶炼区东部和南部有堆炉渣的坑,炉渣堆积厚6米以上。围绕炼炉,还有矿石加工场、高架、鼓风管残片、水井、水池等设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冶炼系统。同时出土很多熔炉的耐火砖和大批陶模。这个作坊生产的铁器铸造质量优良,并根据产品性能的需要作了柔化处理。高炉附近出土大量成套的铸造模具和铁器成品,大多有‘河一’铭文,产品以生产工具为主。发掘中还清理了陶窑14座及船形坑等与冶铸有关的遗址。遗址的年代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时期。发掘材料证明它是官营的冶铸联合作坊,对研究我国冶金史具有重大意义,古荥遗址出土的高炉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古代容积最大的炼铁炉。”
  
    这是一段枯燥的文字,对于远离冶金研究的普通人来说,实在是无趣,必须强打起精神,才能勉强看下去。但冰凉的数字后面深藏的是荣耀和辉煌,是中华民族一段激情澎湃的历史。
  
    一号高炉的数字说明,当时这个高炉一天可以冶炼一吨铁。就是与近代炼铁高炉相比,一号高炉的冶炼能力也不落后。
  
    由河南省博物馆、石景山钢铁公司炼铁厂、《中国冶金史》编写组共同撰写的《河南汉代冶铁技术初探》一文中说:古荥的炼铁高炉是椭圆形的,这种椭圆形高炉的出现,说明汉代冶铁工匠对扩大炉的容积作了巨大的努力,对鼓风与炉径的相互关系已有深入的认识……冶铁工匠从长期实践特别是对停产高炉的多次拆修中,逐渐认识到高炉中心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创造了椭圆形炼炉,既增大了炉缸面积,又能缩短风管和高炉中心区的距离。
  
    高炉断面由圆形到椭圆形,是炼铁历史上的一个技术进步。直到1850年,美国才建成了两座椭圆形高炉。同一年,英国也建成了一座椭圆形高炉,而后不久,在当时的主要产铁国家瑞典和俄国,椭圆形高炉也相继建成。有意思的是,虽然落后中国1000多年,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仍然被西方当作“新的创造”。
  
    据记载,我国在战国、秦汉时期已成功地用铁范铸造壁厚不到3毫米的铁锄,而且使用了铁芯。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黑心韧性铸铁都要求以铁素体为基体,如果出现珠光体,便被认为是韧化不足,有缺陷。后来才逐步采用具有较高强度和耐磨性能的铁素体-珠光体基体或珠光体基体的黑心韧性铸铁,用来铸造曲轴、连杆、齿轮等重要零件和农机具,而早在汉代,我们的祖先已经采用这种方法来控制铸件的金属组织,改进铸件的机械性能。
  
    古荥冶铁遗址出土的两块梯形铁板,经鉴定属于低碳钢。用火花鉴别法检验并与工业纯铁和低碳钢样本比较后发现,另外的十余块铁板均经过脱碳处理,已经从铁变成了钢材。这说明,在汉代的时候,铸铁脱碳成钢这一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的制造。这就扩大了铁的使用范围,对于钢铁生产有重大作用。
  
    实际上,上个世纪大炼钢铁时,中国民间一直还在沿用汉代的炒钢方法———在地面下挖一长方形的土坑,然后掏成橘状炉缸,再涂一层耐火泥。在一侧挖炉门,把炉盖置于炉口之上,炉盖中央有通风孔,向下鼓风。炒铁时,先将碎木柴装入炉内,点火燃烧,等炉缸内达到一定温度时将生铁碎块装入炉内,堵塞炉门,鼓风燃烧。待生铁半熔化,以铁棍用力搅拌,然后让铁水结成块,用铁钳夹出,放在铁砧上捶打,挤出渣子就成为生铁。
  
    有“河一”标志的铁类农具、生活用具等,都是古荥冶铁遗址出品。在古荥冶铁遗址出土的一种铁铲子只有两毫米厚。研究发现,这种铁铲中间是白口铁,周围则是钢。这样的设计非常合理———白口铁耐磨,而钢则以柔性起到保护作用———没有足够的技术水平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
  
    在西方,硬度比较高的球墨铸铁是在上世纪由英国人冶炼出来的。而早在汉代,我国已经有球墨铸铁。经检测,汉代的球墨铸铁性能达到了上世纪末我国同类产品的A级标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冶铁技术在许多方面领先西方1000多年。

    一篇论文 引出一串故事
  
    谈到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绕不开一个叫李京华的老人,因为有关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出自这位老人之手。
  
    2004年3月的一天,我来到省文物研究所附近李京华老人的住处时,老人的电脑还开着,显然老人尚在勤奋笔耕。谈到古荥汉代冶铁遗址,老人有些伤心,还带着些许气愤。
  
    他拿来新近撰写的《风风雨雨四十年(1965~2005年)》一文让我看。这是有关一篇论文遭际的文章,那篇论文就是李京华老人撰写的《汉代铁农器铭文试释》。
  
    这应该是最早公开发表的涉及古荥冶铁遗址的论文。这篇论文写成于1965年春,原打算交给《文物》月刊发表,但当时恰遇“文化大革命”开始,《文物》停刊了。1973年春,老人索回文稿,进行了充实和修改。当时的河南省博物馆有个规定:凡发表文章都要由编辑部推荐(审查)。结果有编辑认为文中的观点只是推测,毫无根据。史树青、李学勤、陈直、俞伟超等专家看过这篇文章后,均表示赞成,这篇文章终于被送到《考古》,并发表于1974年第1期的《考古》。但让李京华老人震惊的是,论文的结语被砍了。
  
    李京华老人一气之下再也不在《考古》期刊发表文章,而改在地方刊物发表,因为地方刊物尊重作者的学术观点。
  
    李京华老人论文的结语,实际上主要是六点:铁官标志的制定是在全国统一进行;铁官作坊的统一编号与系统管理;多座作坊编号有顺序;冶铁作坊的分类管理;铁器的调运与传播;应继续填补铁官的空白。
  
    这是李京华老人在详细考察了古荥冶铁遗址后,从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出土的“河一”等标志出发,结合其他地方的标志而得出的结论。
  
    40年来的新发现没有否定李京华老人的这六点结论,而是充实、加强了这六点结论。
  
    李京华老人有关汉代冶铁研究的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外尤其是日本学术界的关注。日本广岛大学的潮见浩教授是冶铁技术史的权威,他在《汉代铁农器铭文试释》发表后开始注意李京华的动向。但几年过去了,他在《考古》上再也没有看到李京华的名字。
  
    潮见浩想:李京华是改行了,还是有其他原因?
  
    1989年秋,潮见浩教授派遣自己的研究生,带着赠书与信件专程到郑州寻找李京华。见到李京华后,李京华把以前发表的稿件,复印后托来人带回。自此,李京华与潮见浩建立了书面的交流关系。
  
    1992年夏,潮见浩教授专程来到中国与李京华相见。当他得知李京华已经发表的冶金考古论文较多时,便主动资助他出版《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论文集。
  
    1993年冬,在潮见浩教授的筹划下,在广岛市召开了“东亚铁文化起源与传播学术国际会议”,中国方面的参加者是北京科技大学韩汝玢教授与李京华,韩国有两位专家出席,日方的参加者有120多人。李京华在会议上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秦汉冶铁技术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1994年6月,《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论文集出版。论文集在日本和读者见面不久,市场上很快见到了盗版。专业性很强的考古论文集竟然也遭到盗版,由此可以看出《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论文集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
  
    日本兵库县妙见山麓遗址调查会的神崎胜先生,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孙守道先生处得到《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论文集后,便在日本矿业史研究会创办的《日本矿业史研究》上向日本读者全面介绍了文集的内容。从此,李京华又和神崎胜先生成为交流频繁的挚友。
  
    随着李京华老人关于古荥冶铁遗址的文章不断传播,许多人对以“河一”为标志的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报 2004-04-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