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郑州

“韩王陵沉积战国烟尘”系列之三 韩国间谍令秦川尽成沃野(2)

2014/1/10 17:35:18 点击数: 【字体:

  在查看新郑简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与关中平原相似的地形地势:“新郑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其实不仅新郑,郑州地区的地势也如此,整个中国的地势也大抵如此。而在郑韩故地,人们很早就开始利用这一地形特点。在胡庄韩王陵的南边,南水北调工程还遭遇了唐户遗址,考古工作者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排水系统,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势,那可是八九千年前的东西!

  当然,那个排水系统规模不大,只需按照经验挖掘就行,到了郑国时期,人们已逐渐掌握了测量技术,可以在面积广阔的土地上兴建排水灌溉系统。郑国子产率先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按亩征税,正式宣告“井田制”的终结。子产进行的政治改革,叫做“作封洫”,这个词的一个含义,就是打破井田限制,在田野中因地势开挖沟渠,使涝能排水,旱能灌溉。

  “作封洫”影响巨大,在当时堪称一场农业大变革,郑国的水利事业,当因此蓬勃兴起,新技术新工具应社会需要不断出现,著名的灌溉机械桔槔就是一例。桔槔结构简单:竖立的架子上加一根细长的杠杆,架子作为支点,杠杆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水桶打满水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能轻易把水提至水渠中。这种原始的汲水机械巧妙实用,在上个世纪前半叶,新郑农民仍在使用,俗名为“窝杆”。据说这个机械的发明者,是与子产同时而稍晚的邓析。邓析擅长法律论辩,被称为中国讼师鼻祖,此人年轻时就“好为智巧”,十分聪明。当时农民灌溉,以瓮从井中取水,倒入水渠或直接浇灌,效率低下。经长期观察思考,邓析发明了桔槔,使灌溉效率大为提高,过去五个农民一天仅能浇一畦地,使用桔槔,一天可浇百畦地。

  根据史书记载,邓析路过卫国、子贡南游楚国时,都曾教农民使用这种机械。子贡南游楚国,见一老人抱瓮入井出灌,上前说道:“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老人“仰而视之曰:‘奈何?’”子贡说:“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沃汤,其名为槔。”可见,这种机械在当时逐渐推广开来。联系子产“作封洫”的改革,不难看出,这种汲水工具,当是作为自流灌溉水渠的配套设置使用。

  韩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和水利技术难以查考,但却出了个著名的水工“郑国”,从他设计、兴建郑国渠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水准,可以推知当时韩国水利事业的发达程度。以今天的眼光看,郑国渠工程之浩大、测量之精准、设计之合理、渠首建造之巧妙,仍称巧夺天工。

  在西高东低的郑韩地面上,人们探索了不知几百几千年,在丰富的农业实践中,经验一点点累积,智慧一点点汇聚,水利知识和技术渐成蔚然大观,而郑国,正是这块土地水利智慧的集大成者。

  但郑国是韩国人,他为何替秦人设计、兴修实效非凡的水利工程?当时国家民族的观念尚未形成,各国人才流动十分频繁,一般来说,韩国人去秦国发展也很正常,就像现如今很多人去美国一样。但郑国却有着不同的背景,他是一位间谍,是接受韩桓惠王指令前去秦国的,他的任务,不是收集情报,也不是暗杀破坏,韩王给他的使命,就是去兴建这条后世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

  韩王疯了?为何派间谍去帮助秦国,令秦国更加强大?这个韩王,就是长眠在胡庄大墓中的桓惠王,他当初是怎么想的呢?

  桓惠王缘何派间谍?

  桓惠王是位不幸的国王,他生前有太多的麻烦和无奈。

  韩国前期,昭侯重用申不害变法,使国力一度强盛,但申不害的“术治”,并没有为韩国打下长期发展的基础。后来历代韩国国君多平庸之辈,不能变革图强,国力日渐衰弱。而在列强争雄的战国时代,韩国的地理位置可说非常不好。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楚和秦等强国包围,强大的时候也几乎没有发展空间,一旦衰弱,却因身处四战之地,不得不一次次卷入战争,“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不是郑韩好战,而是其地理位置使然。若干年后,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胜出,带着人马屯扎在洛阳,他的手下基本都是山东(崤山以东)人,都认为应该定都洛阳,只有一个叫刘敬的人建议定都关中。在历史的这个紧要关头,昔日的韩国人张良一番话定了大局,让刘邦“即日起驾,西都关中”。张良的话主要意思:洛阳容易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国也”;而关中“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这是后话不提。个人认为,洛阳人不要埋怨张良,作为一个韩国人,他深知身处四战之地的苦楚。

  历史上,申不害的“术治”如过眼烟云,而商鞅的“法治”却取得了坚如磐石的效果,为秦国奠定强大的根基。后来历代国君坚守法治,选贤任能,使秦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他们向东称霸,愈来愈衰弱的近邻韩国,不幸首当其冲,成为最佳攻击目标。

  秦国东侵战争的惨烈,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史书上一系列数字,令人震撼,惨不忍睹:

  前317年,秦败韩师于修鱼,斩首八万级;

  前314年被秦败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前308年~307年,秦将甘茂破韩国宜阳,斩首六万;

  前293年,韩、魏伐秦。秦白起击败魏、韩,斩首二十四万级,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韩,拔宛;前290年,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前275年,秦穰侯伐魏。韩军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

  前264年,秦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韩献上党与赵;

  前256年,秦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前254年,韩王入朝于秦;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荥阳,设三川郡。

  从这些数字看,大约每十年,就有五万左右的韩国将士被秦军斩首,可谓尸横遍野,景象凄惨。为了苟延残喘,韩王想尽了办法:或令太子去秦国做人质;或亲自去朝见秦王,或将无路连接的上党献给赵国

  (此举引发秦赵长平之战,战败的赵卒数十万被坑杀,秦军趁势保卫邯郸,引出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但这种种办法,都无法阻挡秦国东进的步伐。

  公元前249年,也就是桓惠王出任韩王24年的时候,秦人占领成皋、荥阳,韩国都城新郑顿时处于秦国直接威胁之下。3年后,“韩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建议并帮助秦国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在焦急无奈的桓惠王看来,这大概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水利工程往往耗费巨大,即便今天也是如此。桓惠王的如意算盘是借此“疲秦”,使之“无暇东征”,韩国因此获得喘息之机。

  郑国是极为杰出的“水工”,而当时秦国的关中平原还没有大型水利工程,桓惠王相信并期待秦国人接受郑国。

  这一年,是秦王嬴政元年,新任秦王只有13岁,大权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吕不韦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同时正迫切期待建功立业,取得政绩,证明自己,当年就接受了郑国的建议,开始兴建大型水渠。

  疲秦之计变强秦之策

  郑国完成了间谍使命,但桓惠王的如意算盘却完全打错。

  完工后的郑国渠给秦国带来了无尽的好处。此渠所引水源,为泥沙含量极高的泾水,“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既能灌溉,又能淤肥土地,灌区一般土地更加肥沃,盐碱地也成为良田。旱灾频仍的秦川,凭借此渠“为沃野,无凶年”,每亩地的收获达到“一钟”。“一钟”折合六石四斗,而当时黄河中游的亩产,一般为一石半。于是,灌区成为秦国的粮仓,在秦国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郑国渠居功至伟,司马迁、班固都写道:“渠就……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如果地下有知,长眠在胡庄大墓下的桓惠王当苦笑千年:历史太吊诡了!他试图削弱秦国的势力,反而使秦国更加强大,他死后九年,秦国就灭了韩国,并很快荡平诸侯,一统天下。或许他本来就是饮鸩止渴,明知有毒,却只希望苟延残喘?

  郑国渠的历史意义不止如此。这条渠首开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后历代都沿着郑国的足迹,在关中平原兴修水利设施,汉代白公渠、唐代三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水渠,都借鉴了郑国渠。而汉唐两大帝国的都城长安,就位于因郑国渠而繁荣富庶的关中平原上,两大帝国都受益于韩国人郑国,汉代民谣唱道:“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8年12月01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