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颍阳镇夏初称“纶国”,少康中兴时为“纶邑”。杨岭是颍阳镇的一个行政村,背靠紫云山,方圆10公里皆半山丘陵区。提及杨金鼎,在当地是一个名人,曾当过8年登封县文化局局长,如今解甲归田。他告诉记者,登封自古十年九旱,杨岭人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渴望五谷丰登,每遇干旱天气,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到紫云山下老龙洞内焚香祈雨,社火助兴。由此清康熙年间的“臑阁”便脱颖而出,声名远播。
晚报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张朝晖/文
晚报记者 马健/图
用户扛者为“臑阁”
历来关于“臑阁”的称谓,有说叫“臑阁”,又说叫“闹歌”,也有说叫“闹阁”,迄今仍争论不休。登封方言中“臑”的意思是“用肩扛”,“阁”楼阁,故“臑阁”比较接近,相对合适。
登封市文化馆梁海潮馆长说:“臑阁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民间社火,创造了新的表演艺术形式,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性智慧,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惨淡经营数十载
代表剧目《杨家将》
据杨岭臑阁第十代传承人杨超凡介绍,杨岭臑阁属于民间社火类(民间舞蹈),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信仰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族图腾的折射。“主要特征是以人与音乐(响乐)混合表演的一种民族古老的艺术形式,属于民间民俗社火系列。”
杨岭臑阁的表演形式为:一个成年人头顶一个4~8岁的小孩(男女不限),在大街或广场走“一”字队形,“2”字队形,“8”字队形,另外还走“0”字,交错走“人”字队形,同时,脚踩臑阁乐器鼓点,有时唱出民间小调。
表演的传统节目有:《闹酒店》、《打店》、《桃仙洞》、《三娘教子》,代表剧目则是《杨家将》。杨超凡说杨岭“臑阁表演因演出需求,岁时节令,传承表演者的多少,则有不同的内容和故事。表演时虽有固定程式套路,但表演者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特长,注入自己的表演风采,即兴加入生动的生活化的夸张动作。释放艺术性感,娱悦观赏者。
突发奇想巧铁匠 臑阁诞生在肩上
紫云山是嵩山少室山西部余脉。史料记载宋徽宗末年名道徐真人曾在紫云山前建有茅舍,常年居住。紫云山下的老龙洞是杨岭百姓天旱祈雨的神洞。
据记载:有一年,3个月滴雨不见,井水干涸。老人们抬着供品和香纸到紫云山老龙洞祈雨。途经老龙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出于好奇,捡起石头纷纷投掷潭中打水漂儿。突见乌云翻墨,霎时间狂风怒吼,飞沙走石,暴雨倾盆,中间还夹带着核桃大小的冰雹,众人落荒而逃。雨过天晴,旱情缓解,满地庄稼狼藉不堪。杨姓族长传话说:孩子们往老龙潭里乱扔石头,砸住了老龙角,龙王爷大怒,所以下了冰雹,降祸人间。
此后,为了不让小孩再往龙潭扔石头,大人们都把小孩架在脖子上。当时村里有名的铁匠杨全生也参加了还愿队伍,他看到满身新装的大人们,肩上驾着身着花红柳绿的小孩,在泥泞的道路上,一颤一扭地前进,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少不更事的孩子还在大人的肩上相互逗打着玩。杨全生触景生情,突发奇想,如果能打一副铁架子,把小孩固定在大人肩上,大人不再用手扶孩子,想咋扭就咋扭,小孩在大人肩上扮成戏剧人物,大人小孩都进入了角色,扮成了一个社火社不是更能赢戏吗?还愿归来,杨全生埋头研究,细心揣摩,多次摸索实践,杨岭臑阁横空出世。
少林寺前展风采 叹为观止是洋人
杨老康曾是杨岭村的支部书记,也是杨岭村的“老社头”。回想当年自己率领社团的情景,杨老康感叹起来,当年,因为村里穷,没钱买戏装,为了能演臑阁,于是家家户户粜粮食,卖玉米和红薯干。因为买不起戏装,演员们装扮的五花八门,四不像,臑阁被观众说成了“丑故事”。
后来,杨岭臑阁每年演出从正月初五开始,杨老康既是村支书又是“社头”发出“演出公告”:规定演出路线,集合地点,出发时间,社团纪律,先演习一两天。在出社的前一天,杨老康带领全社演出人员全副武装,到杨氏祖庙先祭祖祭祀,鼓乐齐鸣,鞭炮齐放,有老艺人手执“令”旗,指挥按事先安排的演出场地进行表演。每年的正月十五,为祭神日。一大早,全体人员聚集在家庙内,做好一切准备,社首清点无误后,演出队伍出发,赶赴紫云山下的老龙洞、安阳宫、清泉寺、天爷庙等寺庙祭神演出,傍晚收兵。杨岭臑阁曾坐“南京臑士(专业户的货车)到少林寺演出过,轰动中外游客,外国人都看傻眼了。
度尽劫波今犹在
雄关漫道话长征
杨岭臑阁在上世纪50年代及“文革”中受到了严重破坏,乐器丢失,戏装被烧,传承人受到迫害。近年来,由于受到现代化进程中强势文化的剧烈冲击和经济一体化思潮的影响,老一代演员锐减,年轻一代追求经济效益,价值取向转变,原生态的杨岭臑阁出现保护和生存危机,传承古老的民间社火表演形式正在丧失。
“如何采取有力可行的保护措施,使这一古老的并具有独特性的民间社火继续传承下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保护的一个方面,臑阁的传承和发扬任重道远。”登封市文化馆馆长梁海朝深有感触。【原标题:肩上演大戏 登封臑阁文化被列为郑州市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