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郑州

“武林宗师苌乃周系列”之三 儒家拳门规传承百年

2013/12/30 18:01:52 点击数: 【字体:

“武林宗师苌乃周系列”之三 儒家拳门规传承百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苌红军在演练苌家拳。


    如果不知根底儿,很难看出苌毅军、苌红军兄弟五人是身负武功的人。他们话语不多,举止斯文,给人的感觉是朴实而谦和。但当舞弄起棍棒、比划起拳脚来,他们却像换了个人儿似的,眼中精光满蓄,动作迅捷威猛。

  苌家兄弟从没和人真正交过手,如今已经没有了“武林”,他家又从来没人出去惹事,村子里吵架、打架,他们都不往跟儿去。所以他们虽然平生学的是“打人”绝技,却从没有打过人。

  老大苌毅军54岁,习武已近五十年,也只是因两次偶然的机会,知道自己的功力怎么样。一次是邻居家的嫂子跟他闹着玩,惹得他烦了,在嫂子手腕上攥了一下,结果人家手脖子紫了一个星期,直找他母亲告状;还有一次是他新婚不久,无意间反手在媳妇后背打了一下,媳妇一下子躺倒在床上,直翻白眼。

  他们练的不是高飘好看的花架子,而是招法实用、内劲深含、可一招制敌的功夫。他们常年真功实练,却不靠此谋生,也从不在人前炫耀,讲究的是“宁在静处用功,不在人前卖弄”,用苌家兄弟的话说,就是“学就学了,不鬼(方言,炫耀、哗众取宠之意)”。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无数的人都在靠炒作走红,坚守“藏而不露”的苌氏兄弟就显得颇为特立独行。他们是荥阳市王村镇后新庄农民,平时在郑州市上街区某企业打工,为子女上学读书打拼,过着极为寻常的生活。虽然如今习武的人已经很少,他们也还各自带着些徒弟,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规矩,带徒弟是不收学费的,有的时候,还要管徒弟吃住。

  苌毅军兄弟是苌乃周三儿子苌其渊的后代,他们所学的武功和所守的规矩,都源于“老三爷”苌乃周。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苌乃周极重武德,为本门定下了严格的收徒授艺规矩,提出不可轻传,不可妄传,制定“三不传”原则,即非其人不传,非其时不传,非其地不传。“但求详察其祖父无失德,本身无败品,然后以此授受”。收了徒弟之后,还要以“三箴”、“七试”、“十戒”来约束、考察、考验,然后才可“倾囊相授”、“尽泄其密”。传授过程中,也很重视武德培养,他专门撰写了《初学条目》,告诫后学“学拳宜在静处用功,不可向人前卖弄精神,夸张技艺,方能鞭策着里;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方免灾殃”。

  苌家拳曾名震天下,与少林、太极并称河南三大拳派。但近几十年来,少林、太极如日中天,苌家拳却寂寂无名。很多人对此深感困惑,多方寻求原因,有人归因于苌家拳的这些“清规戒律”,认为固守这些东西,虽然保持了苌家拳功夫和武术文化的原汁原味,但这种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却也导致苌家拳的发扬光大陷入困局。

  苌乃周当初为何制定这些规矩?或许只有还原到当时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才能明白个中原因。

  勇锐无比苌家拳

  某地一大户人家世代习练苌家拳,到第三代时,其传人染上大烟瘾,败光家业,也荒废了武艺。一次,有大军从其地面路过,其人潜伏在灌木丛中,试图偷盗物资。待大军过半,他钻出树丛,拉了一匹马就走,却不防有人骑马舞枪追过来。他放下马匹,提枪来战,却被那人一招将枪打落。正当他惊诧莫名时,那人也失声惊呼:“咋还是同门?!你走吧,前面你别去了,后面也别去,你的功夫还不中呢!”

  采写这组稿件期间,我听到很多苌家拳的故事,这是唯一一个苌家拳传人恃艺为非的例子。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9年08月1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