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到新蔡道尽蔡国几多辛酸
引子
尧舜时代,伯夷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围封吕侯,在新蔡境内建立吕国。公元前529年,蔡平侯将国都迁到此地,为别于上蔡而叫“新蔡”。
公元前224年,即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前三年,新蔡沦于秦地,始置新蔡县。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改元,新蔡县更名新迁县。东汉建武元年复名新蔡县。
自西晋至唐初300余年间,新蔡县城屡为州、郡兼置治所,是蔡州的最早建置地。蒙古忽必烈至元三年,新蔡废入息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置新蔡县至今。
今年1月1日,新蔡县成为全省10个省直管县之一。该县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110万。201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43亿元。
新蔡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等,被列入国家新10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往事越千年。历史伟人毛泽东对“蔡”地农业生产和“蔡”国的变迁,也给予高度关注与追问,并形成一个掌故。
新蔡下蔡不清成为河南政坛掌故
在上世纪“大跃进”、“放卫星”年代,我省主要领导把想象当现实,提出单个省份可以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粮食产量指标一再增高,放出了遂平县前所未有的所谓小麦试验田亩产3821斤的“卫星”。这在当时被视为敢想敢干,《人民日报》以号外消息予以报道,引起轰动。
1958年11月13日,毛主席在开完第一次郑州会议后,乘专列南下。他一路只问一个问题——一个农业合作社的真实情况。他计划在遂平停车,去看看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
快到遂平车站时,专列在能见度极差的雨雾中临时停车。毛主席问这是什么地方。当时的河南省一把手吴芝圃回答说:“这是遂平北,属上蔡县。”毛主席问:“下蔡在什么地方?”吴芝圃答:“上蔡东边是新蔡,新蔡可能就是下蔡吧?”听到主席明确的否定,在场的人都无言以对。
《话说纪登奎》等文史资料,也记载了当天的情况。当毛主席得知遂平县委书记蔡中田曾在上蔡县工作过,就问道:有个上蔡,必然有个下蔡吧?蔡中田回答说,没有,有一个新蔡。主席听后笑了起来。
一代伟人对“蔡”变迁的追问,成为河南政坛的一个掌故,自此促进了地方领导干部对于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
历史上没有下蔡,新蔡和下蔡不是一码事,蔡国到底有几个?蔡国从何而来,到何而去?恐怕难住的人不仅是诸多名人雅士。借助这次省直管县(市)地名由来的报道,让我们顺着这个掌故,打捞“蔡”国文化。
朝楚暮齐 为生存蔡国多次迁都
历史上,蔡国只一个。为求生存,蔡或朝楚暮齐,或朝晋暮吴,多次迁都,几度兴亡,无论叫它上蔡也好,新蔡、下蔡也罢,其实说的都是诸侯国——“蔡”。蔡的兴衰际遇,是春秋战国复杂动荡历史的缩影。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周。为防范殷商死灰复燃,周武王封姬鲜于管(今郑州)、姬处于霍(今山西霍县)、姬度于蔡(今上蔡)。但周武王并未让他们到各自的封国,而是领兵驻于原来的殷王畿内,以监视殷民作乱,史称“三监”。
周武王去世后,他幼小的儿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由叔叔周公旦辅政。有流言说周公旦要取而代之,引起“三监”的疑虑和不满,他们和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及东方一些诸侯国起兵反叛。周公平息叛乱后,杀掉武庚和姬鲜,废姬处为庶民,姬度被流放,蔡的番号也没了。
蔡的位置对周王朝至关重要,肩负着“南捍荆蛮,北为中原之蔽”的重任。于是,周公复封姬度的儿子胡于蔡。胡是蔡的第二代国君,被称为“蔡仲”。
长期研究吕蔡历史文化的新蔡县文联主席谢石华,向记者道出蔡国第二次被灭的原因。
蔡仲传至第16代蔡景侯子固时,景侯不但不理国政,而且跟随楚国打仗不带领自己的军队,却坐在楚军战车上。楚对蔡横征暴敛,景侯也无动于衷。景侯晚年更加荒淫,逼迫儿媳与其私通。公元前543年,世子般将老爹杀死,自立为君,是为灵侯。
公元前531年四月,楚灵王为立威,邀蔡灵侯到申(今南阳宛城)会晤。蔡灵侯预感大事不妙,把儿子友托付给大臣,自己带70人赴约。楚灵王以弑君为名,把蔡灵侯和随从都杀了,并命楚公子弃疾率兵攻蔡,蔡国灭亡。
蔡亡国的第三年,公子弃疾在蔡人公孙朝吴等的帮助下,率军攻入楚都,逼老爹自缢,是为楚平王。
楚平王为感谢蔡人的帮助、稳定政治局势,找到了蔡景侯少子姬庐,将其立为蔡平侯。蔡虽然复国,但楚仍占领着蔡都。蔡平侯被迫将国都南迁到古吕国,“因其非故都,号新蔡”(《汉书》)。
位于新蔡县古吕镇的吕蔡故城,周长3215米,现残存城垣高2~10米、宽20~50米。谢石华说,当时新蔡倾全国之力在吕国故都加固了城墙,规模虽无法与蔡国故城相比,但仍不失为一代名城。
西周筑城用的是版筑法,打好一层后,把木板上填土再打。站在吕蔡故城上,记者仿佛看到三千年前的蔡国人夯筑城防的盛况,听到时间隧道传来“嗨唷嗨唷”的劳动号子。
蔡
蔡字,形声字,从 ,祭声,商周文字(甲骨文)中作“”,构形不明。或说该字从大,即正面站立的人形,从倒毛,像毛下垂之形。
战国文字承袭春秋金文,或略有变异,其中蔡国文字中有的字形于两下肢均有倒毛,十分引人注目。蔡侯产诸器中的蔡,均用为国名,如“蔡侯产之用剑”(蔡侯产剑)。战国文字中又追加义符“邑”,更好地表明该字用为国名。只是这个时期同时又出现了从艸、祭声的“蔡”字,而这个字形为秦代小篆及后世隶书楷书所本。
据《说文》,蔡本义是指野草。古文献中也有明证,如《楚辞·九怀·尊嘉》:“水跃兮余旌,继以兮微蔡。”《文选·左思〈魏都赋〉》:“蔡莽螫刺,昆虫毒噬。”这里的蔡即用其本义。蔡用来表示国名、地名,当是用其假借义。
古代又有“蓍蔡”(蓍草与蔡龟)一语,这里的蔡仍用其假借义,蔡龟指蔡山的占卜用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