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驻马店 >> 走进驻马店 >> 印象驻马店 >> 浏览驻马店

从山西洪洞到驻马店600年春节文化一脉相承

2013/4/16 9:39:05 点击数: 【字体:


从山西洪洞到驻马店600年春节文化一脉相承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资料图片)
 
    □晚报记者   张广智
 
    可以这样说,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论身处地球的哪个角落,都会对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和期盼。蛇年春节即将来临,人们充满期待和憧憬,在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而忙碌,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驻马店的过年习俗与远在400公里之外的山西洪洞县的过年习俗如饮食习惯、拜年礼数、走亲戚时点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比较:驻马店、洪洞春节习俗相似之处

    可以这样说,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无论身处地球的哪个角落,都会对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和期盼。蛇年春节即将来临,人们满怀期待和憧憬,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而忙碌,但鲜为人知的是,驻马店的过年习俗与远在400公里之外的山西洪洞县的过年习俗如饮食习惯、拜年礼数、走亲戚时点等,几乎完全一致。

    过腊八:驻马店民间有“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衣裳,老头子大急慌”之说。 洪洞亦基本如此。腊八这天,驻马店人喝腊八粥,洪洞人喝腊八醋。

    过小年:和洪洞人一样,驻马店人多习惯在腊月廿三小年开始置办年货,家家户户开始扫灶台,打扫房间,整理杂物,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蒸馒头:腊月廿三过后,驻马店和洪洞也像北方其他地区一样,开始蒸一些数量可观、花样别致的馒头。所蒸馒头除了在春节期间吃以外,还用来祭祖、敬神等。

    年夜饭:在春节来临之际,驻马店家家户户开始为年夜饭张罗。香嫩酥软的油炸丸子、油滑爽口的油炸鲫鱼,喷香美味的卤牛肉……让人满口生香,回味无穷。而洪洞人春节前做年食子、蒸年糕、炸馅子等。

    祭先人:大年初一,驻马店家家户户早起焚香叩拜过世长辈。而洪洞人则全家人一起到祖宗牌位前和神祗前磕头。刚过门的媳妇,必须要在初一拜神祗后拜父母。

    大拜年:驻马店人和洪洞人的拜年礼数几乎完全一样:初一在家,给本家族人拜年;初二未成年的男子给姥姥、舅舅等拜年;初三结了婚的男子要去丈母娘家拜年;初四给姨、姑拜年,初五不出门,初六、初七看亲戚、朋友。

    闹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驻马店处处是敲锣鼓、舞狮子、猜灯谜的。而洪洞则闹社火过十五,敲锣鼓、舞狮子、耍龙灯。先在村里闹,再到县里闹。

    相比之下,在湖南,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也叫“小孩子过年”。 这一天,经济宽裕的家庭会给小孩除压岁钱之外的礼物。除夕一定会吃鸡、肉、鱼、猪肘子等,而且鱼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这象征着年年有余。初一,有的地方不外出拜年,在家待着,与驻马店、洪洞的过年习俗截然不同。
 
    探寻:驻马店、洪洞春节习俗一脉相承

    驻马店过年习俗

    在驻马店民间,春节被称为“年下”,从当年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次年元宵节结束。民间有“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衣裳,老头子大急慌”之说。 
     
    驻马店人习惯在腊月廿三即小年开始置办年货,一直到年三十。除此之外,由于驻马店地处中原,在春节像北方其他地区一样,流行蒸一些数量可观、花样别致的馒头。不同的是驻马店人所蒸的馒头除了在春节期间吃外,还有其他用途。可用来祭祖、敬神等。这类馒头图案很多。有花卉样、水果样,一般都少不了仙桃和石榴样。因为这两种水果代表长寿和多子。
     
    腊月廿三是小年,到了那一天,家家户户开始扫灶台,打扫房间,整理杂物,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希望一家人干干净净、快快乐乐地过大年。
     
    在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开始为年夜饭张罗,少则三五天,多则十余天。香嫩酥软的油炸丸子、油滑爽口的油炸鲫鱼、喷香美味的卤牛肉、味道鲜美的焖瘦肉、精美可口的各类凉拌菜……让人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腊月廿九或三十,家家户户都会在门框两边贴上春联,一家老小换上新衣服。除夕,一家人坐在一起“熬岁”,谈年景,规划未来。春晚无疑是一家老小必看的电视节目 ,已被群众广泛接受和喜爱。当各家各户在热闹喜悦中看春晚时,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还会玩各种各样的游戏,经历过人生酸甜苦辣的中老年人,则在子孙满堂的欢乐氛围中,聚会酌酒,聊家长,话里短,期望来年能更上一层楼。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早起焚香叩拜过世长辈,在鞭炮声中开饭,然后走家串户拜年。小辈们给长辈们磕一声响头,会收到压岁钱。年轻人走街串巷,向长辈请安,向邻里敬烟,以新春拜年的方式, 祝福对方新春快乐,吉祥安康。
     
    人们从大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一般来说,初二走姥姥、舅舅家,初三已婚男子要去丈母娘家拜年,初四给姨、姑等重要的亲戚拜年,几个子女带着孩子们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长辈们给外孙、外孙女红包;亲戚们推杯换盏,笑声盈耳。初五(也叫破五)一般不出门,初六、初七外出会朋友。
     
    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活动再掀高潮,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社区里到处是敲锣打鼓、舞狮子、耍龙灯、猜灯谜的,各种文艺会演让人目不暇接,热闹非凡。正月十五晚祭祖供饺子,十六晚吃汤圆,象征全家团团圆圆。饭后送神,让家神外出游山逛景,以示“年”结束。
 
    洪洞过年习俗

    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春节在洪洞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在洪洞县,一到腊月人们就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古时人们为解决这一问题,从腊月初一就开始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是人们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前奏曲里有丰富的内容。
     
    腊月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发面,到除夕,守岁过年。说过年, 应该从腊月廿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算结束,明清时期的官宦人家,甚至二月二“龙抬头”那天“过年”才算结束。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可看到,洪洞人在正月二十吃春卷后,过年习俗活动才算结束。
     
    洪洞的春节是从腊月廿三开始的。廿三过小年,要吃饺子;廿四打扫房屋;然后是赶集、买年画 ,写春联,做年食子等。特别是年三十,贴春联、扫院子、炸馅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正月初一,孩子起床后,要先给家里的大人拜年,然后家里大人和小孩一起到祖宗牌位前和神祗前磕头。刚过门的媳妇,必须要在初一拜神祗后拜父母。
  
    拜神祗前,要先给家里供奉的各路神仙“献点儿”贡品。祭拜对象不同,贡品也不同:用寓意全家高寿的“糕”和寓意顺心的“松疙瘩”拜天地爷,用寓意招财进宝的“财篮”敬财神爷,用“灶山”敬 灶君,用“兔儿”敬土地爷。
  
    根据传统,洪洞人拜年需要遵循的礼数是:初一在家,给本家族人拜年;初二未成年的男子给姥姥、舅舅等拜年;初三结了婚的男子则要去丈母娘家拜年;初四给姨、姑拜年,初五不能出门,初六、初七看亲戚、朋友。
  
    然后就开始闹社火过元宵节,敲锣鼓、舞狮子、耍龙灯。先在村里闹,再到县里闹。
 
    回看:明朝时的驻马店
     
    关于驻马店名称的由来,史料大致有两种说法,都与现在市区西南练江河畔的苎麻古村有关。因为这一带古时盛产苎麻,所以现在的老街办事处辖区古时为苎麻村,后来因为周围建了许多供商贾马帮歇脚的客栈,周围百姓纷纷到此进行贸易,苎麻村改称驻马店。但有人认为驻马店的名称来源于古驿站,因明朝在此设立驿站而得名。据《汝宁府志》、《确山县志》等史料记载,明朝天顺元年,练江河东有一古村落叫苎麻村。因为此地处于汝、确、遂三县交界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明朝成化十年(1474年),祟简王就藩汝宁(汝南),在此建庄,设立驿站,采用原名谐音,改“苎麻村”为驻马店,隶属确山下隗保。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32年(1553年)农历四月至七月,驻马店淫雨成灾,庄稼、民房被毁无数。
     
    万历21年(1593年)农历三月至八月,驻马店连发13次大水,庄稼绝收,民房坍塌。是年冬,树皮、草根被噬尽,出现人相食现象。
     
    崇帧7年(1634年)春,驻马店旱情严重,百姓饿死无数。祟祯9年(1636年)春,驻马店传染病流行,粮价高涨,百姓死者无数,田地荒芜。是年,明总兵祖大寿统兵镇压农民起义军,令部下“无首级者罚。”义军与百姓惨遭杀戮,驻马店人口骤减,村落沦为废墟。
     
    祟帧15年(1642年)农历十一月,李自成部在驻马店一带与总兵左良玉部激战数日,双方伤亡甚众。
     
    崇祯16年(1643年),驻马店流行性传染病蔓延,死者无数。
     
    可以这样说,明朝史是一部驻马店人的血泪史。
     
    从地理位置上看,驻马店西部是山区,东部是平原,处于中国气候南北分界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驻马店发现多处旧石器、新石器、仰韶文化遗址。1974年10月,驻马店市发掘出明朝古墓群,墓砖上刻有“明弘治元年河南汝南确山县驻马店”字样。北京猿人未必是现在北京人的祖先,在此生活过的古人也未必是现在驻马店人的祖先。中国人的流动性太大,加之明朝时驻马店这个地方出现那么多天灾人祸,现在真正的驻马店人恐怕凤毛麟角。那么,驻马店人是从哪里迁移过来的,春节习俗又是怎样传承下来的呢?
 
    溯源:驻马店人大部分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来的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在明代以来的600多年里,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流传,人人萦怀,妇孺皆知。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明朝初年山西人民向各地迁移的情况,在华夏儿女的心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血泪回忆。

    元末,河南是元军与红巾军反复争夺的地区,百姓逃亡,土地荒芜,自然是明初移民的重点省份。明朝初年,朝廷派人动员山西洪洞县群众迁往外省,虽然宣布他们可以三年不缴公粮,但当地百姓仍不愿到兵家常争、自然灾害频生的地方去。为了完成使命,聪明的钦差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写告示到处张贴,说谁家不愿外迁,可以到大槐树下登记,登记后可以不外迁,不登记的一律迁往外地。不愿外迁的百姓不知是计,纷纷前往登记。但登记之后,钦差并不让他们离开。待登记工作结束,便让官兵将他们围住,宣布来登记者一律迁往外地,有敢反抗者就地处死。百姓们见上了当,叫苦不迭,但他们手无寸铁,只好听天由命。他们被编成队伍,按照官方宣布的地点,在官兵的押送下出发了。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将他们串起来,如串蚂蚱一样被押解上路。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大规模往河南地区移民,已为众多的家谱、地方志、地名录所证实,从河南的移民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此乃和两河流域的水灾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战场相吻合。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在106个县(市),驻马店有驿城区、确山县、西平县、汝南县、新蔡县、上蔡县、泌阳县、正阳县等,如今的驻马店市几乎都有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移民,这些移民把当地的节日习俗带到了驻马店,将它变成了驻马店的习俗。
 
    思考:洪洞大槐树文化的百姓认同

    驻马店人和其他华人一样,过了两千余年的春节,但如今,人们开始重新为春节寻觅信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的传统信仰集中在两个方面,即敬天和崇祖。历代帝王以天子自居,相信君权神授,受命于天,得天命方能得天下,治天下离不开天的保佑。在诸神中,天的地位最高,在一年最重要的节日中祭天是最重要的活动。民间人们没有祭天的资格,但可以敬天,并祈求天的庇佑。不同的神,有不同的职能。对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灶神(灶王爷)——平时守在锅灶旁,掌一家祸福。每年腊月廿三,这位保护神兼监察官要回天上述职,所以要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送灶(神)。贡品中必须有黏性的糖,以便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财源广进是普遍需要,据说年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接财神自然越早越好。还有门神,为使他忠于职守,过年前要将新的门神贴在大门上。

    如果说敬天的活动多少带有敬畏和功利的心态,崇祖则主要是慎终追远的传统。先人一直认为人死后会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人死后会重新投胎,他们的灵魂会回来。所以对祖先的祭祀和贡献是经常性、季节性的,而最隆重的一次是春节前后的祭祖——家庭的和宗族的。因为祖先的灵魂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才能回来,所以家庭的全部成员必须在除夕前聚集,一起祭拜。否则是对祖先的不敬不孝,还可能因此得不到诸神庇佑,甚至招来上天的惩罚。相比之下,合家团圆以及节日的吃喝玩乐是其次的。这就是游子无论贫富贵贱,都急着在除夕前赶回故乡的原因。万不得已在外过年的人,也必须遥祭祖先,但总弥补不了不能合家祭祖的缺憾。

    洪洞、大槐树、老鹳窝等,是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符号。民族的融合, 地理区域的扩大,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地域和人群对中华传统文明的认同,渐渐形成亿万移民后裔对大槐树是祖根家山的认同。而解手、背手、“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等民间传说则丰富了移民文化中有关族群记忆、地方风俗习惯等有趣情节。历经几百年的传承、积淀和凝结,洪洞被数千万人喻为“家”、称作 “祖”、看作“根”,成为无数人包括大部分驻马店人魂牵梦绕的故乡。

    在今天看来,洪洞大槐树移民绝不仅仅是发生在明初的一次或几次大移民事件,其中有不同历史时期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情境和集体记忆,其意义不是一个中国移民史重大事件所能囊括的。它已成为一个蕴含诸多深意的文化现象。与其说洪洞大槐树是一个具体的祖先发源地,毋宁说它更是一个抽象的“故乡”的象征性符号,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象征地之一。它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法天敬祖,趋吉辟邪,为美好的未来而庆祝,是春节的主要内容。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洋节涌入给我们的传统节日带来一定的冲击。我们在拥抱世界的同时,决不能抛弃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故事:

    都是从大槐树下流传而来

    双脚小趾甲复形
 
    “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这是近代洪洞诗人王笃诚诗中的一句。说的是人们不管到天南海北,要证明你是大槐树下的乡亲,只要脱下鞋袜看看小脚趾就行了。原来当年被骗到洪洞大槐树下的老百姓,听说凡是来此者一律迁走后,一个个又哭又闹,呼儿唤女,就是不走。于是官府就强制人们登记,而且每登记一人,就逼其脱掉鞋袜,用刀在其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一直到今天,几百年过去了,移民后裔双脚的小趾甲还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这个传说听起来的确离奇,是否是当时的真实情况,还有待于人类学、遗传学去考证。但是它反映了明初强制移民的基本事实,反映了人们对官府的仇恨心理。
 
    “解手”的来历
 
    洪洞大槐树移民创造了一个词叫“解手”,一直到现在都在使用。当时,百姓们被迫登记以后,为了防止他们途中逃亡,官兵们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将他们串起来。那时候,迁徙路上,到处是一串串的移民,他们一步三回头,天愁,地也愁。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向押解官兵报告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这样子日复一日,人复一人,次数多了,日渐简化,只要说上一声:“老爷,我要解手。”官兵们就明白要大小便,解开绳子让他们方便。所以从那时起,“解手”就成了方便的代名词,以后又发展为小便称“解小手”,大便称“解大手”。不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们,只是把这当作一个词语的变迁;知道当时情况的人们,自然能体会到移民们悲愤无奈的心情。
 
    “五百年前是一家”
 
    中国人有句俗语,两人相见,互通姓名后,如同姓即随口而出:“五百年前是一家。”

    这个典故应从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谈起。

    明朝初年,为了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明政府下令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从明初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时间为500年左右,大槐树下移民后裔遍及神州大地。人们相见互问老家,都会说:“啊,洪洞老乡!”再问及:“老乡贵姓?”若回答为同姓,问者就会说:“啊,五百年前是一家!”

    同姓相见,“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俗语,也就延续至今。
 
    打锅牛的传说
 
    相传牛氏始祖名川,祖籍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鹳窝村。

    明朝初年,川带领其三子牛洪、牛弼、牛超迁往河南。迁移时,三子不能同迁一个地方,他把携带的一口铁锅打破,分成三部分,以便他们日后相认,锅沿给老大,锅邦给老二,锅底给老三,三兄弟即为牛氏三祖,牛氏三祖后来各生六子。 
   
    牛氏移民有《十八祖去向歌》说道:“楷济源,炳洛阳,固始有来,鹿邑抗,捷居郑州地,栓在西华乡;青祥符,健林县,郁居密县,频居宛,秦居夏邑地,堡在乾州安;雕温邑,于鄢陵,园居上蔡,翼洪洞,樊居太康地,迁在冠县东。”说明了牛氏迁移的十八个地方。

    后世本家牛氏若相见,就会问:“打锅不打锅?”若回答:“打锅。”就为本家,若回答:“不打锅。”即为旁支牛家。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驻马店新闻网(2013-02-0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