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驻马店 >> 文化遗产 >> 文遗学术专栏 >> 浏览驻马店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兴衰录(2)

2013/12/11 14:35:39 点击数: 【字体:



    “高产卫星”:虚假数字点燃激情

  嵖岈山的“卫星集体农庄”成立以后,干部群众精神焕发,铆足了劲头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受此思想支配,大家总想做出点惊天动地的大事,以显示强大力量。恰在此时,由韩楼高级社社长升任嵖岈山卫星集体农庄社长的钟青德,想起了韩楼大队的一块小麦试验田。

  这块试验田共2.9亩,由社员陈世俊、梁友仁、陈根和曹秀娥负责管理。1957年初冬时节,播种小麦时,为求得高产,他们进行了密植试验。播种时,在田里横竖各播一次。麦子长出来成方格状,非常密,连在田间除草也只能用手来拔。由于这块试验田施足了底肥,加上风调雨顺,长势确实不错。开镰收割时,钟青德把几个参与试验田管理的社员召集到了一起,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会上,钟青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咱是全国第一个卫星社,国内外影响很大,要放‘高产卫星’才有说服力。”他定下的基调是,“亩产至少3000斤”。至于钟青德为什么要把亩产定这么高,当然还有原因。据82岁的韩楼村老会计钟宝华回忆,开始,这2.9亩试验田只准备报亩产1800斤,后来,听说河南的许昌有个地方报了小麦亩产2400斤,安徽有个地方的小麦亩产竟高达3200斤,不甘落后的嵖岈山卫星集体农庄带头人钟青德就来劲了。

  钟青德虽然定下了调子,但大家仍然担心亩产数量“虚头”太大,怕说不过去。陈世俊最后想了个办法,把10亩麦子集中起来,对外就说是2.9亩试验田的。钟青德同意如此操作,并特别提醒到会的几个人要保守秘密,不要坏了卫星农庄的名声。当天深夜,韩楼大队组织10多名“可靠”群众,连夜收割了试验田附近地块的麦子。

  麦子拉回打麦场,试验田小麦大丰收的“喜讯”便传遍了农庄内外。新华社河南分社的一名女记者听到时任信阳地委秘书长赵光打来的报喜电话后,亲自赶到了堆着“试验田”小麦的打麦场。当她看到有那么多的麦捆时,不由得惊呼了一声:“嗬,有这么多麦呀!两亩多地能插得下这么多麦秆吗?”这一惊呼不打紧,立即引起在场社员一片指责声。一名女社员手持麦杈,隔老远对她大喊:“我看你不是记者,你是‘保守派’吧!”这名女记者连忙摆手解释:“我不是不相信,而是过于兴奋了。”这才消解了一场风波。当天晚上,社员们点着汽灯对“试验田”的小麦进行脱粒,这名女记者也在打麦场采访了一夜。第二天,还到场看了麦子脱粒后的过秤经过。

  1958年6月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通稿:《河南省嵖岈山卫星农业社韩楼大队2.9亩小麦试验田小麦总产10238斤,亩产3530斤7两5钱》。“卫星农业社”(卫星集体农庄)真真切切放了一颗令国内外都感到惊奇的“卫星”。

  “高产卫星”顺利升空,嵖岈山人立即风光起来。先是全国各地的贺信像雪片般飞来,紧接着,前来参观取经的人便挤满了偌大的“农庄”院子。据粗略统计,仅1958年7、8、9三个月,来自全国城乡的参观者就达30多万人次。

  参观取经的人中自然有“聪明人”,不久,全国各地的各种“卫星”争先恐后地窜上了天。有的地方,小麦亩产竟爆出了十几万斤,甚至几十万斤的离奇数字,真真应了当时报纸上的一则标题:“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此时,受到农业战线众多“捷报”刺激的工业战线,也开始大放“卫星”。每天的炼钢数量也达到了100多万吨、200多万吨。如果说“卫星集体农庄”放的第一颗“高产卫星”还有点遮遮掩掩的话,此时,“高产卫星”的制造者们就完全是在“睁着俩眼说瞎话”了。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0年02月05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西陵氏嫘祖故里地望分析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