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周口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周口

“慎徐新” 传承豫商精神

2013/12/17 15:53:32 点击数: 【字体:

 


    “叶氏庄园三百年盛衰”系列

  4

  引子

  PREFACE

  □记者 盛夏 文图

  叶氏庄园,耕读传家。如它这样规模或更大的庄园,中国封建社会中,遍布中原,遍布全国。它们的生态图景,是回溯历史时不可忽视的一笔。因此,有必要把中国封建庄园史做简略回顾。

  “中国历史上庄园制,最早出现于东汉,魏晋时形成高潮,以后有过衰落期,至中唐后再度产生。东汉魏晋庄园与中唐后庄园不同,前者是荫附制,后者是租佃制。在中国,庄园被历代王朝抑制,又被历次农民战争摧折,但总是死而复生,形成中国式的历史循环。”上海经济学学者盛帮和道。

  中国古代庄园制度起源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原因多样,概括地说,一是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二是世族豪强的勃兴,三是商人力量的强大。

  土地兼并导致的大庄园,成为“国中之国”,对政府不利。历代王朝都通过制度设计抑制兼并。但无论井田制、王田制、名田制,或是均田制,都无法切实地推行,有的被废除,有的存名无实,有的推行一时终于废弛。土地终究由分散而集中,或者说分散是相对的,集中是绝对的。

  中国社会最大的土地兼并力量是官僚、世族,还有商人、寺庙道观等。原始公有制、大地产私有制、小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制度的三种形式。庄园制属大地产私有制,经东汉历魏晋而至唐,逐次演变,究其原因,当为土地兼并的迅猛与剧烈。

  东汉魏晋庄园,实行的是坞壁及荫附制度。坞壁是方形庄园,绕以高墙,前后设大门,四隅有方形角楼,是庄园也是堡垒。坞壁中有佃客、徒附、宾客、部曲(私人武装)等。实施荫附制度,佃客自由度极小,对庄园主人身依附极大。中唐后以至于明清庄园,是“田庄”形式,实行的是租佃制度,佃户与庄主解除了人身依附关系,佃户相对自由,两者关系松散。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12年01月18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