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周口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周口

太昊陵:历代帝王寝陵之冠(上)

2014/12/17 8:47:58 点击数: 【字体:

太昊陵:历代帝王寝陵之冠(上)
太昊陵:历代帝王寝陵之冠(上)
淮阳太昊陵人祖圣眠之地

 


    1.从历史最深处走来的土丘

  我们在淮阳太昊陵采访期间,正赶上管理部门对陵区的主体建筑进行修缮,虽然统天殿周围搭起了用于施工的脚手架,但依然遮挡不住这座殿堂巍峨的神采。

  其实对太昊陵,采访组一行都不陌生。我们中间,来这儿次数最少的一年也得七八回,多的有几十回。有时候是陪外地的媒体采访,有时候是陪远路的朋友谒陵。一般来说,周口人在向客人推介地方文化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太昊陵。太昊陵在周口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淮阳当地人就更不必说了,他们在向客人介绍太昊陵时,除了骄傲,还有一份发自内心的虔诚。

  从淮阳老县城往北约1.5公里,便是太昊陵了。这座“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寝陵,坐北面南,是将陵和庙融为一体的古建筑群。

  太昊陵,全称淮阳太昊伏羲陵,又名伏羲陵,俗称“人祖坟”。太昊陵的布局和命名均依帝王规制和太昊伏羲氏先天八卦哲理,在750米长的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渡善桥、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坛、太昊伏羲陵、蓍草园等。整个建筑群,由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护卫。

  “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占地875亩,建筑形式是“十门九进”,总共178间殿堂,被认为是中国帝王寝陵中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之孤例。

  陪同我们采访的淮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广起介绍说,按史书记载,在春秋时这里便有伏羲的寝陵了,而祠,在汉以前也已存在。

    现存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的《御祭碑》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陵墓在此相去年岁极远。”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有陵,汉以前有祠。《孔子家语》中有:“孔子自卫之陈,陈侯起陵阳之台。”“陵阳之台”意思就是在陵的南面建台。这些记载,都与当前伏羲陵的建筑位置相符合。

  关于伏羲陵建筑源头的民间说法是这样的:说是春秋之时,现在的伏羲陵处本是一片空旷的平地,后来适逢黄河决口,大水汹涌奔腾,冲去了不计其数的田园和村镇。当洪水来到陈州时,水势相对已小,人们看到湍急的漩涡里漂着一颗金光闪闪的人头骨,头骨漂到淮阳蔡水段时一下子沉了下来,刹那间,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一夜工夫,水便退了个干净。后来蔡景公疏浚蔡河时,挖出一颗人头,金光闪闪,上面还长着个角。人们便想起来发水时的那颗人头,就说是当时在黄水中漂的那颗人头。出于好奇,人们请当时在陈国讲学的孔子考证。孔子仔细查看后,肯定地说:“头上长角,这是太昊伏羲人祖爷的头骨呀!”孔子一句话惊醒四座,人们一起跪下给人祖磕头,并在蔡河之阳为人祖爷修陵。此后,人们经常给人祖爷上香,上香时,还不忘带一兜乡土为人祖添坟,就这样,伏羲陵墓越来越大,成为一座小山丘。

  孔子是大学问家,应该也颇具考据之功,不管百姓的传说是否真实,但有一些史实是与传说相吻合的。按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曾三次到达陈地,前后历四年余。而孔子在陈地时,黄河确实决过口,淮阳也发过洪水。这是不是一种巧合呢?

  最初,太昊陵也许就是一个土堆,但到后来,随着先民祭礼文化的发展,显然有了更多的需要,于是,开始有了祠。

  陵祠始建于汉代什么时候,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历史上却记载了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在淮阳的史实。历史上著名的“固陵之战”、刘邦缉韩信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淮阳县志·大事记》上更是赫然记载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九月,光武帝刘秀巡淮阳”,足见淮阳在汉室中的地位。

  2.朱元璋成就了太昊陵的辉煌

  走进太昊陵,你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明代文化气息。从建筑风格到碑文颂额,从流传的故事到史料记载,几乎都与明代有关。

  说起来,太昊陵庙的庞大规制,乃至其后的繁盛祭奠,都离不开明代。

  其中的重要人物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说到朱元璋,淮阳人感到有一种神秘色彩。太昊陵重修碑文里有明代的碑刻,其上有“我太祖高皇帝开国初年,驻跸于兹,制文致奠”的记载,在太昊伏羲陵的寝殿里,如今还保留着洪武四年朱元璋的御祭碑。按现今掌握的史料,朱元璋开了皇帝亲临致祭人祖伏羲的先河。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的光临和前无古人的厚祭,使历经宋、金、元战火毁坏的太昊陵,得到了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也就有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建设,现今宏大的建筑格局基本保留了明代的结构。

  朱元璋也许没有想到,他的厚祭在数百年以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血脉归根的精神华庭。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太昊陵,并且要亲自前往祭拜人祖伏羲呢?他和太昊伏羲陵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渊源?

  淮阳本土作家董素芝有过在太昊陵工作的经历,对太昊陵非常熟悉。我们在与董素芝交流时,她说,论起来,朱元璋能够成为一代皇帝,与太昊伏羲陵所在的陈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或者说朱元璋能成大事与淮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朱元璋洪武元年称帝时,明朝的疆域其实小得可怜,大概也只占据了现在的湖北、湖南、河南东南部和江西、安徽、浙江等地。其后20年的征伐,才让他完成一统中国的大业。洪武元年正月前后,朱元璋平定了山东,三月又派大将徐达收取陈州,五月朱元璋从都城南京到达汴梁开封,大会诸将,重新研究战局定下南征北战的战略。在路过陈州时,他做了短暂的停留,这期间他到太昊伏羲陵拜谒了人祖。

  奥妙很可能就在朱元璋这一次对太昊陵的拜谒上。面临四分五裂、局势难定的局面,朱元璋是否请求人祖保佑他成功,并许下了重愿?这成为了一个谜。陈州人在城北蔡水之滨朱元璋停留的地方,建有驻跸亭、后损毁,现存的驻跸亭是前几年才修复的。其时有《重过驻跸亭》诗,诗云:“高皇奠寰宇,六合为一家。东巡过陈项,驻此曾宣麻。至今宛丘人,犹能思翠华。亭荒但鸥鹭,树老啼错鸦。龙光终不泯,长照湖阴沙。”

  史书之外,淮阳百姓中还流传着不少关于朱元璋的传说,有真龙天子朱元璋是要饭花子的传说;有他做和尚时,曾寄居太昊陵的传说;有朱元璋起兵凤阳,举起反元大旗以前曾到人祖伏羲庙前祈祷的传说;还有他起兵凤阳失利,藏匿于陈州做泥泥狗的传说;以及他被元兵追杀,曾病困于太昊陵的传说。

  说是元末年间,元兵追杀朱元璋,到陈州时,朱元璋身患重病,跑不动了,眼看就要被元兵所擒,一位法师从庙里出来,把他背到庙中,藏在伏羲像后。骗走官兵后,法师用飞针疗法给他治病,并配以草药。病愈后,朱元璋向老法师发誓:“今后不得帝,一笔勾销不提,如果以后得了帝,给人祖爷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我住什么修什么。”他还信誓旦旦地说,“你的飞针疗法真是不错,以后要流传万代,你要为国为民行医治病。”

  但朱元璋称帝三年后,不提回报,结果老病重犯,御医也治不好,同刘伯温回忆起当年怎么治好病时,刘伯温说:“你欠人祖爷伏羲的账该还了吧!”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派开国元勋徐达前往陈州监工修建,修成面积785亩的大院,并且封官祭的礼仪是“三跪九叩”,祭品是供果、火烛、香案。为了给太昊陵以地位和声望,他又加封“黑红棍”,如有官民不恭者,可用此棍伺候。

  也许这就可以理解,朱元璋为什么会亲自到太昊陵祭拜,为什么会大修太昊陵,为什么会在洪武四年定陈州伏羲陵为全国祭祀伏羲的专祀地,其他祭祀地一律取消。

    历史上有太多的为什么,但,几千年来,人们对伏羲氏的尊奉、恭敬,是不需要太多理由的。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周口晚报(2014-07-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