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新乡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新乡

卫辉:美丽的坛山会“唱歌

2013/4/11 10:04:34 点击数: 【字体:


卫辉:美丽的坛山会“唱歌

 

卫辉:美丽的坛山会“唱歌

                          
    卫辉市的坛山,并不高大,海拔只有365米,但应了那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坛山为核心,经典的民间故事传说就多达近70篇,例如《周武王的饮马池》、《周王朝代商梦》、《武王祭天》、《周武王坛山建都》、《姬昌葬父帝穴》、《伯邑沟的来历》、《季历庙的传说》、《坛山下的真龙天子穴》等;加之坛山本身就是一座麦饭石之山,山上有多个泉眼,偶尔还能亲耳听到“汩汩……”的泉水声,怎能说美丽的坛山不会“唱歌”呢?
  
    2010年12月,“坛山的传说”被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坛山,位于卫辉市太公镇人民政府西北5公里的位置,这里太行余脉连绵,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古今文人墨客挥毫丹青之地。

    登上坛山,虽然已经时过霜降,但依然是暖阳高照,浑身暖洋洋的,极目四望,茂盛的黄麦草,被太阳一照,更显得金黄。

    至于坛山的传说故事,大多起源于殷商时期,迄今已逾3千余载,今仍在当地广泛流传不衰。因周武王季历卒葬于此,佑得周朝八百年天下,有“坛山风水甲豫北”之美称。现在,坛山北部2公里,是佛教圣地香泉寺,南与古刹六度寺毗连,东邻姜太公故里,西望为共工故里辉县市。

    在坛山的半腰处有一股清泉,清洌甘甜,终年在山涧流淌,时而急,时而缓。由于山泉来自麦饭石岩层,故称麦饭石水,当地人们亦称其为“圣水”。它是怎样被称之为“圣水”呢?
  
    相传,坛山原是玉皇大帝的金库,里面有个金姑娘每天赶着金马驹儿在磨金豆子。每到夜半三更时分,坛山就放射出万道金光,照得周围数十里如同白天一般。

    有一天,一个云游的僧人来到这里,在坛山上转来转去,突然,他察觉出坛山里面有宝贝,喜得他馋涎欲滴。几天后,也不知他在哪里弄来了开山之术,没用吹灰之力,就打开了山门。将金豆子背出一袋又一袋,谁知他贪心不足蛇吞象,最后还要牵走金马驹儿、掳走金姑娘。金马驹又踢又咬,不肯随他而去。恰在这时,“轰隆”一声巨响,震耳欲聋,群山抖了三抖,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也随着摇了三摇,玉皇大帝惊魂稍定,便派顺风耳、千里眼下界察看。二神领旨不敢怠慢,急步来到南天门,向凡间细察端详。原来是山神猛地关闭山门,发出雷霆般的声响,把盗贼的头卡在了门缝里。

    玉皇大帝听了二神的禀告,勃然大怒,遂遣天兵天将踏平坛山周围生灵,令龙王三年不给坛山降雨,派瘟神下界降灾于民。从此之后,这里瘟疫横溢,民不聊生,坛山民众个个成了冤魂屈鬼,人间仙境一下子夷为鬼蜮之地。
 
    而坛山附近有个九龙口,那里住着九条神龙,相传为周主季历所生。九条神龙一向惩恶扬善,深受百姓爱戴,他不忍百姓遭此不白之冤。闻听此情,动了恻隐之心,决心解民倒悬,立即把生灵涂炭情景告知其父季历。季历得知后,事不宜迟,马上赴普陀山禀告观音菩萨,观音招呼季历坐下,亲切地对他说:“众生蒙难,我已启奏玉帝,正要昭雪此案,不能一人作祟,祸及众生。我即刻亲临坛山,拯救无辜黎民!”

    这一天,坛山上空霞光映天,紫光萦绕,观音菩萨飘然而至。观音脚踏祥云,俯瞰坛山,百草枯竭,尘土飞扬,河水断流……即便是铁石心肠,见此情此景,也会黯然落泪。
 
    只见观音站立云端,大声疾呼:“还我苍生!”这响彻环宇的声音,回荡在山谷里,霎时丽日高悬,惠风拂面。观音菩萨取出净瓶,用手一扬,倾瓶泻出的甘霖从山顶流向山腰,再由山腰流向山麓,然后流向四面八方。不一会儿功夫,遍及方圆百里,涓涓圣水滋润万民心田。人们欢欣雀跃。甘露所到之处,枯树发芽,死草复生,花卉绽放,芬芳四溢。龟裂的河床顿显波涛,呈现一派生机,那往日肆虐的狼虫虎豹也不知何时隐身而去。
 
    背井离乡的人们闻听观音慈航普渡,救黎民出火海,奔走相告,携儿抱女,陆续回乡耕种生活。人们为感恩观音洒甘霖救助众生,把这里一带的山称作霖落山。元代著名诗人王恽曾脱口吟出《霖落山》:“东山削出翠芙蓉,西壑贮雪风,人说魏王曾避暑,殿基犹是旧离宫。”同时,还撰写有《游霖落山记》载于《秋涧先生大全集》。
 
    另一传说,坛山是武王祭天之处,坛山溶洞为周王季历被囚禁的场所,季历演绎八卦处,武王灭商又欲建都于此。山顶还有武王祭天的遗迹,五色土清晰可见,五色土即寓意为“金、木、水、火、土”。周武王祭天时的旗杆窑保护完好。
  
    明朝流传的“帝穴遗址”就在坛山脚下。这是相传周王季历卒葬于此,后化作青龙盘绕山巅,使这里成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成了故人魂归之处,演绎了旷世古今的风水文化。由于山上麦饭石有独特的疗效功能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治愈多人疾病,就传为“中华神石”和“圣水”。北魏时期因流传观音坛山洒圣水故事,稠禅大师于坛山脚下竖立汉白玉观音圣像。2010年,为继续传承坛山的传说,重塑的观音圣像高9.99米,重128吨,在豫北尚属最大。
 
    岁月流逝数千载,历史文物虽多已损缺或化为乌有,但流传在人间脍灸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却一代代传了下去。为此,2010年成立了“坛山文化研究会”,着重研究坛山周边的佛教文化、商周文化、风水文化及民俗文化。贾岭村的孔维生就曾见证过坛山的历史遗存,聆听过上辈口头的美丽传说;寺庄的赵青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时常依偎在祖父母膝前聆听动人的故事;现卫辉市坛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泽玉,从小就生长在这山坳里,耳濡目染,热爱民间文学,经张治中、孔维生等传授,每个坛山的传说他都能讲述得口若悬河,系坛山传说的传承人;卫辉市坛山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志清先生,讲起坛山的传说更是滔滔不绝,娓娓动听,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无论是讲《老龙潭》、《石虎》还是谈《九山河的帝穴》、《车厢河的由来》……
 
    徐泽玉说:“《坛山的传说》是古老黄河文化的枝节,是几百年乃至几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些文化能使人们产生极高的愉悦心情。《坛山的传说》与《香泉寺的传说》、《姜子牙的传说》等民族传统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为其它传说故事增色许多,研究和保护它,不仅丰富完善黄河流域文化,而且又为姜太公等历史人物增辉许多!”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乡网 2011-11-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