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情民俗说嫘祖故里
2013/10/8 16:04:2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史记·正义》:“西陵 ,国名也。”《纲鉴易知录》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从司马迁所言西陵,吴乘权所说西陵氏可推知:西陵既是地名,又是远古氏族部落的名称,邦国名。从西陵这一地名考证,西平古称西陵,应为嫘祖的诞生地,这点已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本文试从风情民俗的角度阐释西平为嫘祖始蚕地的缘由。
人工植桑养蚕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近年来,考古工作者相继发现一些反映这一时期的养蚕遗迹、遗物,如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儿童瓮棺中发现有包裹儿童尸体的丝绸物;河北正定杨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出土一枚陶蚕蛹;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半个经过人工割裂的茧壳等等,这些考古发现为蚕桑的起源提供了确凿可信的佐证。但是要全面了解研究远古人类植桑养蚕的情况,除考古外,民俗学提供的资料无疑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英国民俗学家弗雷泽认为:“文明时代的不少民俗是原始社会的遗存,同时也认为依靠这些原始遗存能印证、探索远古人类的历史”。
一 上古至今西平有“野桑”及相沿成习的野蚕放养史
传说,嫘祖为上古西陵氏族首领的女儿,最初她和许多人一样只会用骨针、野茧丝连缀兽皮或树叶遮身蔽体。后来在蜘蛛山受蜘蛛结网的启示,聪慧的嫘祖开创了人工植桑养蚕、缫丝制衣的先例,让西陵氏族的男女老幼穿上了又轻又暖又好看的丝绸衣。距西陵国不远的有熊国首领轩辕黄帝听说她的贤能大德后,迎娶了嫘祖。养蚕制衣这一技艺也随黄帝势力范围的扩大而传遍了五湖四海。 [ 1 ]
考古学和有关文献资料表明,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中华农耕文明首先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黄河中下游开始形成。从传说看,人工植桑养蚕始于黄帝活动的主要区域黄河流域。西平地处黄淮平原,经考证应为古西陵国所在地,结合有关资料可推断,人工始蚕地应在与黄帝所处有熊国结盟的西陵古国,是西陵国的女儿嫘祖开始把野蚕驯化为家蚕,开创了中国的桑蚕文明。这样看来,西平有无天然“野桑”及野蚕放养史是嫘祖开创植桑养蚕的一个重要前提。
地质资料显示:全新世 2000 ~ 6000a 、 b、 p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以及京津地区、辽阳地区的山前丘陵地带都有落叶阔叶林树种榆、栎、桑等广泛的分布。 [ 2 ] 西平地处黄淮平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伏牛山余脉自县境西南绵延入境,形成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地貌显示为山丘、缓岗、平原、洼坡交错的特征。《西平林业县志》记载:“西部山区树种主要有栎类、化香、刺槐等,平原地区主要有杨、榆、桐、桑、楝、柳等。栎树:系古老乡土树种,品种有麻栎、栓皮栎、青冈栎,俗称橡壳树,叶可饲养柞蚕。桑树:系古老乡土树种,境内普遍栽植……”。上述资料表明,西平自古就有野桑和柞树(栎的通称)分布。
在人类驯养的野蚕中有桑蚕、柞蚕、樟蚕等多种。桑蚕:即家蚕,以桑叶为主要饲料。在我国北方有柞蚕的地区,习惯上把家蚕称作桑蚕。柞蚕:古称野蚕,槲蚕(槲栎也叫青冈),因喜食柞树叶而得名,现多室外人工放养。从人们对桑蚕、柞蚕的习惯解释中可推知:当初嫘祖带回西陵氏族人工驯养的野蚕应有野桑蚕和柞蚕,因桑蚕茧制出的生丝质量最好,人们就大规模植桑世代饲养桑蚕,但人们驯养柞蚕的习俗也被传承下来。“河南柞林资源丰富,分布于伏牛、桐柏、大别、太行四个山区共四十余县,柞林面积估计约七百万亩。据统计,目前已有三十八个县从事柞蚕生产,老蚕区有南召、鲁山、方城、镇平、南阳、内乡、西峡、淅川、桐柏、泌阳、确山、叶县、遂平、西平、宝丰、临汝、舞阳、嵩县、栾川、汝阳、林县二十一个县”。 [ 3 ] 河南内乡与西平相距不远,同属伏牛山系,都为河南柞蚕生产老区。《内乡民俗志》记载:柞蚕是以栎叶饲养的蚕,俗称“山蚕”。柞蚕养殖工序分“熏茧”、“孵化”、“下河”、“上坡”、“摘茧”等工序。每年雨水节熏茧,先把山茧挂入“蛾房”,燃火升温,促使茧内虫蛹变蛾,惊蛰产卵,春分孵化,孵化时将新产卵子放入小蛾房加温,促其孵化为幼蚕。清明下河,折取新芽新枝,束作小簇,放置浅流中,使蚁蚕噬食嫩叶,谷雨上坡时,幼蚕已能经起风刮日晒雨打,将其放置栎树中,任其绕枝噬食。养柞蚕讲究“坡场”和日照向背,气温高低,栎叶疏密,虫害轻重等条件。养殖期间,须配置火枪、鞭炮,时时鸣放,驱赶鸟兽入侵。忌说“鸟”、“虫”、“跑”、“少”、“焦”等词。据老辈人讲,西平饲养柞蚕的习俗与内乡大体相同。柞蚕的放养应是古老养蚕习俗的延续和保留,是野蚕的活化石。
二 西平植桑养蚕,缫丝织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西平的植桑养蚕从传说中的嫘祖开始,传统的养蚕业从未中断,且得到大力发展。上世纪 60年代,县政府大力提倡栽种桑树,发展柞林,曾在出山镇建立柞蚕生产基地,在出山、专探、权寨、老王坡建立桑蚕基地,城关、盆尧建立篦蔴蚕生产基地。(见《西平县六○年蚕业生产规划》)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谚语是“勤喂蚕, 45天就见钱。”《信阳专区一九六五年蚕茧生产方案》规划“西平、汝南等县为篦蔴蚕普通种制种站,西平制种站供应遂平、驻马店镇普通种。” 1980年,西平县政府专门设立蚕桑办公室,大力发展湖桑。据县供销社提供资料, 1965年、 1980年、 1982年分别外销蚕茧 16.5035吨、 11.05吨、 10.2745吨。 [ 4 ] 近年来,由于市场等原因,西平大规模植桑养蚕已不多见,但小规模养蚕户仍然不少。据杨庄乡孙庄养蚕户孙国江介绍, 2004年孙庄尚有 300多亩桑园,几乎是家家都养蚕,后因蚕茧价格下滑,不少桑园被毁种粮,现仍有养蚕户 15家,桑园 30多亩。
缫丝织布在西平久沿成习,且一度极为繁盛。民国初年,西平县城设有蚕业学校,街道两旁有许多丝行、茧行和收购贩运商,本地所产的土丝土绸和混织物,除本地消费外还远流外地。《大清一统志》记载:清代西平生产的丝绸品“缣”,在国际市场享有盛名。这种“缣”是由天然的金黄色蚕茧缫丝制成的丝织品,质地纯正而不退色。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直到近代,一些古代的农耕生产方式还在许多地方保留着,世代相袭。解放初期,西平在养蚕、缫丝、织布方面还保留着较为原始的习俗。
养蚕习俗:西平人养蚕,多在室内,养殖工序分暖蚕、饲养、分筐、上簇、摘茧等。小户人家要用布帘或芦席在房间圈出一角,大户人家有专门蚕房,但不管养蚕规模大小,都供奉蚕神牌位。临近清明,桑芽开始萌动,女人便把蚕卵放进掏空棉花的裤腰内,或者贴置胸前,靠体温孵化,谓“暖蚕”。孵化后的幼蚕,用鸡毛翎儿(羽毛)轻轻扫进保暖较好的瓦盆内,盆内下层铺些棉絮,棉絮上摊上厚且柔韧的桑皮纸,上面要用棉被搭着保温。此时桑芽已冒尖,采下来剪成细细的叶丝饲养蚁蚕。随着天气变暖,幼蚕不断长大,不断分筐、分箔或分橱饲养。待至“四眠”后开始吐丝结茧。茧有纯白、青白、金黄等色。农历小满节,新茧上市,乡镇上要唱大戏,谢蚕神。过去,养蚕是女人的事,男子是不允许进蚕房的。蚕房内不许大声说话,最忌讳说“跑”、“少”。防鼠不能说逮老鼠,要说看耗子。
缫丝习俗:缫丝即剥茧抽丝。器物有锅一口,拐子一个。拐子,由二长一短的木棍组成“工”字形,类似今日风筝的绕线拐子。铁锅内一次放 8- 10个蚕茧不等,煮沸后,用炊把(去粒后的高梁穗制成)反复搅动,捞取丝头,然后让丝合并胶在一起,穿过悬挂的圆形光滑器物(手镯子、细铁圈或用高粱亭子弯成的经圈儿),顺势拉下来绕在拐子上,转动拐子连续卷绕丝线,至茧上丝尽再续。夏至到立秋为缫丝时间。为了遏止蚕蛹变蛾 ,蚕茧须加以蒸馏,以备长年缫丝。缫丝前要祷告蚕神,缫丝中忌说“断”、“乱”。
2006年初夏,在西平董桥仰韶文化遗址上捡选到的文物标本中,有红陶纺轮,还有可以加温缫丝的鼎。 2004年在西平小潘庄(距董桥仅几公里)龙山文化遗址上出土了大量陶纺轮。陶纺轮俗称陀螺 ,上世纪中叶,在西平乡村仍可大量见到,只是材料已变成光滑的陶瓷。它的造型很简单,状如瓦工用的线垂,一根大约 25公分长的短棍下坠一光滑的圆锥体(锥体上部有插孔)。更为简单的是用削好的萝卜块、红薯块或泥块代替陶瓷陀螺。那时陀螺多用来捻纳鞋底的棉线绳,或羊毛线,有时亦作抽丝工具。用陀螺抽丝须先将蚕茧用碱水烧煮,待茧吸水膨胀后取出蚕蛹,晒干后拍打松软成片即可用陀螺抽丝。其法是:先从加工好的茧片中捻出一段丝绕到木棍上,上端挽一个活结。然后左手持茧片上扬,右手先转动陀螺,然后慢慢拉出丝线,缠绕在木棍上,这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缫丝方法。
丝织习俗:民国年间,中国的棉纺织业已经普及到城乡,而且棉织品生产成本较之丝织品生产成本要低廉得多 ,所以 ,农家一般已不再自织丝绸 ,蚕茧除了卖给茧商外,也还要留一部分自己用。留下的这部分茧子制作丝品的过程仍然保留着古老的生产方式和习俗。待茧子缫成丝后,生丝多被织成腰带、扎腿带等饰物。这种手工织丝品方法比丝织机坊的大织机、小织机生产过程要简单得多。其方法是:先依照织物宽窄要求整出经丝,然后转绕到两根经轴上,靠经轴把丝线固定在长条凳两端。纬丝绕在光滑的细棍上,类似织梭 ,丝线量不能绕得太多。织时拉平绷紧经线,左手提综框﹙经线平穿入综框篦齿内﹚ ,然后上提下落 ,作垂直运动 ,轮流挑起经丝的单数丝线和双数丝线,形成梭口 ,右手持纬丝穿过经丝,然后用竹刀磕紧,以增加织品密度。来回往复交织成丝绸布,略加处理即成饰物。织丝时最忌讳的是说松、乱、断等不祥字眼。
西平有吃蚕蛹的习俗,缫丝后的蚕蛹,用油炸后吃起来十分可口,这也是西平从古至今,世代相传的生活习俗。蚕沙(即蚕粪)多被装成枕头芯,据说有清凉醒脑的作用。另外 ,西平还有吃桑椹的生活习惯。桑叶、桑皮等还可入药。
民俗事象,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创造,总是连贯古今的。上述西平养蚕业习俗充分说明植桑养蚕,缫丝织布在西平源远流长。
三 西平有追节、祭祀嫘祖、举办桑蚕节的习俗
民间传统节日“追节” ,在西平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与嫘祖远嫁有熊国的故事密切相连。追节俗称“六( lü)月六( lü),追闺女。”刚出嫁的闺女逢第一个六月六要被请回娘家,好好招待一番后再派人送回婆家。走时还要带上新编的黄梢草帽、新麦面炸的油馍、新织的丝绸饰品和扇子四样或六样礼品,礼品要成双。油条要用新竹篮装盛,其它礼品要用红布单子包裹,有兄弟的必然是弟或兄送姐或妹回娘家。相传,黄帝是六月六把嫘祖迎娶走的。嫘祖出嫁后,家乡人常常睹物思人,非常想念她,于是就在嫘祖出嫁后第一个六月六派人到有熊国请回嫘祖,和家乡人团聚。后来世人纷纷效仿,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只是今日草帽已换成雨伞,时装替代了丝绸饰品,电风扇、空调替代了古老的扇子。但传统的追节涵义却未改变。
西平祭祀先蚕嫘祖相沿已久,每年两次,时间在季春初六和小满节。祭典主持人多是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祭祀开始之前先由童男童女各九人,着彩衣持桑叶分列娘娘庙前,乐队置后,主祭一人,傧相分站供桌左右,全部仪程分六章:迎神、上香、上供、祭拜、献舞、送神。祭词如下:
迎神: 轩辕正妃,先蚕娘娘。始教民蚕,制衣作裳。泽被中华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上香: 轩辕正妃 ,先蚕娘娘。教化万民 ,此情绵长。泽被中华五千年 ,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 ,伏惟尚飨 !
上供:轩辕正妃,先蚕娘娘。巡游天下,保我家邦。泽被中华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祭拜:轩辕正妃,先蚕娘娘。追随皇帝,统一八荒。泽被中华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 ,伏惟尚飨!
献舞:轩辕正妃,先蚕娘娘。大贤大德,业绩辉煌。泽被中华五千年,名垂玉宇万古扬。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送神: 艳阳高照,惠风和畅。天人合一,其乐洋洋。先蚕降福施仙露,桑林荫浓蚕事忙。西陵氏神,伏惟尚飨! [ 5 ]
西平还有在农历小满节举办蚕桑节的习俗。建国前,西平县城乡在二十四节气的小满节,举办蚕桑节。此时大麦已熟,油菜已收,小麦刚黄梢,头茬茧才出橱。养蚕户、茧商兑钱唱三天大戏。届时,男女老幼,肩挑手提新茧去赶会。祭蚕神看大戏,卖蚕茧,购麦货。庙里香烟缭绕,人来人往,烧香许愿。外边戏台上锣鼓喧天,洋溢着蚕茧丰收的喜悦。 [ 6 ]
无论是植桑养蚕,缫丝制衣,还是六( lü)月六 (lü ),追闺女,以至祭祀嫘祖等习俗,都能从中看到古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在西平的传承和延续,寄托了西平人民对嫘祖的深切怀念和崇拜之情,也折射出嫘祖故里在西平的史实。
《辞海·桑蚕》:“我国是发明养蚕的国家,有 4700多年的历史。黄河流域是世界蚕业的发源地。浙江、四川、江苏、广东等地为我国桑蚕茧的主要产区”。从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嫘祖文化作全方位的考察可推知,地处黄河流域的西平应是蚕神嫘祖的故里,是世界桑蚕业的发祥地,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作者 高蔚)
注 释:
[1] 高沛:《河南民间文学集成西平故事卷》,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年。
[2] 《河南柞蚕》,河南人民出版社, 1961年。
[3] 徐馨、沈志达:《全新世环境·我国全新世植物群》,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年。
[4] 李清彦:《嫘祖故里初探》,《中州今古》 2006年 3期。
[5]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嫘祖祭典》。
[6] 高沛:《嫘祖故里在西平》,《中州今古》, 2006年 1期。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西平网(200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