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孙中山
界沟粉皮传说悠久
界沟粉皮以口感细腻、晶亮透明、柔韧清香而成为商丘一著名风味小吃,远销全国各地。传说,界沟粉皮有8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宋仁宗年间,现在的虞城县界沟镇为一驿站,名字叫界沟驿。有一年大旱,龙图阁大学士包拯奉诏沿包河运粮至界沟驿一带赈灾。船至界沟驿时,包拯所带的粮船被水淹没,打捞上来的粮食不得不在岸上晾晒。现界沟镇仍存有包拯晾米台。
包拯在界沟驿赈粮,救活难民无数。王小庙村村民为感谢朝廷恩德,向包拯奉上村里特制的绿豆粉皮。王小庙村的绿豆粉皮质地纯洁,透亮耐煮,光滑柔韧,美味可口。包拯品尝后连声称赞。返回京城时,包拯又用高出市价数倍的银两购买了一些王小庙村的纯绿豆粉皮,回去后呈送到皇宫。从那以后,王小庙村的纯绿豆粉皮就成了御宴上的佳肴美味。
据王小庙村的老人回忆,他们村里的人王姓居多,现在王家的老太爷的老太爷时就开始做粉皮,即便是关于包拯和他们村纯绿豆粉皮的故事带有演绎色彩,但他们村制作粉皮的历史也绝不会少于几百年。
界沟粉皮又因曾经被称为“总统”粉皮而享誉民间。据王小庙村今年75岁高龄的王玉珍老人讲,当年,王小庙村出了一个英勇的国民革命军军官,名叫王朝竹,官至旅长,著名军阀孙殿英当时只是他的一个马前卒。1912年年初,王朝竹带兵路过家乡时,从王小庙村带了一些家乡生产的纯绿豆粉皮到南京送给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品尝。孙中山吃后,连声夸赞。
“总统”·“强中王”
发展遭遇商标之痛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王小庙村的村民都停止了粉皮生产。大概在1956年,村里的王玉华、王金六等两三户人家开始在家里率先制作粉皮。“文革”期间,他们的粉皮生产又被迫停止。
改革开放后,王小庙村的粉皮生产开始欣欣向荣,大多数村民开始生产粉皮。那时候的粉皮生产完全保留了传统的工艺:全村共用一个机井里的水,毛驴拉石磨磨绿豆,在大水缸里沉淀绿豆粉。那时,一家一天最多生产15公斤绿豆的粉皮。当时的销售渠道也很有限,村民用扁担挑着走村串户或在集市上吆喝着卖。
大概是在1986年,村民王玉华在当时的商丘地区、虞城县两级乡镇企业管理局的支持下办了一个生产粉皮的厂子。王玉华根据王朝竹曾将粉皮送给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品尝的事情,就给厂里生产出来的粉皮起了个名字,叫“总统”粉皮。从那时开始,王小庙村生产的粉皮都逐渐统一了名字,就叫“总统”粉皮。
1987年,王小庙村里的王利民引进了打浆机,用石磨需要两个小时才能磨好的50公斤绿豆,用打浆机40分钟就可以了。加工量大了,压水井也供不上水了,王利民又率先使用了自吸水泵来抽水。从那时起,王小庙村的粉皮生产开始了半机械化制作。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总统”粉皮的影响日益广泛,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到界沟进货。1998年,王小庙村邻村的一个经销“总统”粉皮的村民将“总统”粉皮在工商局率先注册了商标。突然有一天,王小庙村人一直使用的“总统”粉皮的名字被告知不能再使用了,全村人都很生气。因为商标之争,王玉华停止了粉皮生产,很多村民的粉皮销售受到了影响。那一年,王小庙村全村人尝到了商标被人抢注的痛苦。
1998年以后,部分村民吸取了教训,王利民等在粉皮生产上有一定规模的户家都到工商局为自家的粉皮注册了商标。经过近几年的苦心经营,现在,王小庙村又出现了“强中王”、“皇帝”等几个叫得响的粉皮品牌。
新工艺·老工艺
生产期待再攀新高
现在,农村的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在王小庙村,几乎没有出去务工的,他们在家生产粉皮,收入不菲。
生产粉皮有两方面的收入:一是卖粉皮盈利,二是养猪。制作粉皮时所产生的绿豆渣是非常好的猪饲料,可养猪。据王利民的父亲王玉臣介绍,他们家一年一般能养四五十头猪,能赚两三万元;销售粉皮一年也能挣两三万元。王玉臣共有3个儿子,都在家里制作粉皮,没一个外出打工的。
关于界沟粉皮,记者还采访了界沟镇党委书记刘欣华及虞城县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
界沟粉皮的大致制作过程是:浸泡绿豆———打浆———加白矾和成糊状———凝结———在凉水中降温,最后晾晒成粉皮。
对于这套工艺,除了打浆由石磨改成了打浆机之外,其余的基本沿袭了几百年的传统工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界沟镇党委、镇政府曾对王小庙村的粉皮生产予以专门扶持,帮助经营状况较好的王利民贷款上了一条现代化的生产线。
但是,用现代化机器所生产出来的粉皮,其亮度、韧性、口感都与用老工艺所制作的粉皮有很大不同。
现在,王利民购买的那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镇党委书记刘欣华说,引进新设备、使用新工艺生产粉皮是界沟粉皮发展的方向,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工艺所具有的优点不能丢。这是一个难题,镇里正在进行试验,一旦粉皮生产能在保证其原有风味的基础上使用新的设备,界沟粉皮的生产规模将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总策划:郭文剑 张浩哲 张宏建 文/晚报首席记者 蒋友胜 图/晚报首席记者 傅青)(原标题:界沟粉皮:一袭清香飘800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