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晁错得罪的那些人,几乎都不是坏人,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里,这些人都是很有威望、有能力的官员。
比如廷尉张欧,判案非常认真,任何一份判决文书都是看了再看、审了再审,实在挑不出毛病了,才决定判处死刑。张欧还会亲自到监狱里去宣读判决书,甚至一边流泪,一边宣读,最后还弄来酒肉为犯人送行。
晁错得罪的人中,还有一个是袁盎。袁盎和晁错的矛盾到了什么地步?凡是袁盎参加的活动,晁错肯定不去,凡是晁错到场的聚会,袁盎铁定不来,“两人未尝同堂语”。
但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把晁错和袁盎放在一个传里。两个生死对头放在一块,其微妙关系只能由后人自己琢磨了。毕竟晁错之死,袁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促使袁盎提出诛杀晁错的,是晁错的削藩主张。
力主削藩遭到群臣反对
削藩,并不是晁错的发明,汉文帝时,贾谊就上《治安策》,提出削藩。
汉高祖刘邦开创了西汉后,早期曾分封韩信、英布等一些功臣为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刘邦觉得异姓封王不太可靠,就刑白马与天下盟誓“非刘不王,非功不侯”,开始大规模分封刘氏宗亲为藩王。到了汉景帝年间,国内诸侯的势力已经呈现尾大不掉的势头。
朝廷内的一些有志之士开始提出加强中央权力的削藩主张,其中贾谊的《治安策》最为有名:“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但汉文帝考虑当时中央政府没有这个实力,就没有采纳削藩的建议。到了汉景帝时期,晁错深得皇帝信赖,就再次提出削藩的建议。
晁错气死申屠嘉后,汉景帝任命陶青为丞相,提拔晁错为御史大夫。西汉初,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为三公,位极人臣。晁错刚一上任,就提出削藩建议,以为没什么阻力——老丞相都被我气死了,谁还敢作对?没想到招来朝廷大臣的集体反对。
陶青、张欧、窦婴、袁盎等都对削藩投反对票。连在颍川的晁父都千里迢迢跑到长安,质问儿子:“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者,何也?”晁错说,我只想着“天子不尊,宗庙不安”。晁父叹息说:“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见无法劝阻儿子,晁父服毒自杀。
从大义上讲,晁错一心为国,忠孝难全,这是值得赞扬的,但反过来想想,难道整个朝廷只有晁错一个人在一心为国吗?肯定不是。作为一个政治家,把身边的同僚都得罪光了,这本身就是不成熟的表现;提出的方案,同僚都反对,那这个方案多多少少都是有问题的。
但晁错没有反省自身的问题,而是自负地认为:你看我多么一心为国,多么大公无私,既然我是忠臣,那反对我的就是奸臣,就是一心为私。
清代康熙皇帝在和臣下讨论削三藩时,不少大臣反对削藩,那是因为他们都收了吴三桂等藩王的贿赂。汉景帝的大臣们反对削藩,倒不是收了藩王的贿赂,而是其中绝大部分人是老子的信徒,讲究无为,既然分封是汉高祖的规定,那就没有更改的必要,但晁错不这么认为:我的削藩策这么好,袁盎竟然反对,他肯定是收了藩王的贿赂。
袁盎确实当过吴王刘濞的丞相,但那是中央政府派过去的,而且袁盎一开始还不愿意去。晁错不考虑这些,他是御史大夫,有司法权,让人下了个判决,说袁盎收受吴王的财物,最后让汉景帝下了个诏书,把袁盎贬为庶人。
晁错的这个做法,实在太没意思了。
晁错走上政治舞台后的种种表现,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一个不合格的政治家要操作削藩这一天翻地覆的政策,能做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苏轼在《晁错论》中评价的那样:“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削藩这么大的事,晁错连自己的同事都无法团结,他的下场注定是一个悲剧。【原标题:出色的帝师,不合格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