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曲剧音乐家、河南省曲剧团国家一级作曲、享誉全国的曲剧名剧《卷席筒》的作曲潘永长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0月15日零点10分不幸逝世,享年76岁。
得知这个消息后,记者在悲痛中翻出了昔日采访潘老的录音:
“(哼唱)过去我唱过歌,吸收了歌剧一些东西。包括志愿军战歌,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唱:雄纠纠、气昂昂),你看,(唱:我们都是神枪手),跟说话一样。字再密,一音一个字,节奏感很强。”
听着潘老侃侃而谈的录音,眼前不由浮现出他那飘逸的胡须、修长的身影,一颦一笑、一腔一调,像一幅幅珍藏的老胶片,凝固永恒。此刻,只想沉浸在老人的声音里,让心灵得到一丝丝慰藉;只愿寻着友人们的追忆,表达对曲剧音乐大师无尽的敬意和哀思。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名誉院长孟华:
“我跟老潘应该称作发小、泥友,玩泥巴的朋友,《山鹰》是我们俩的处女作,可以说开创了曲剧一片新天地。那时候他也是第一部踏进曲剧界,我也是第一部踏进戏剧界,这次合作意外地如此成功,让我们俩都是很吃惊的。这回过头来,称他做开山之作。”
1972年,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搞样板戏的大环境下,地方戏的发展十分不景气。
“孟华俺们不是好朋友嘛,我说你写个本吧,我给你施工,他也觉得我认真了,后来写出了《山鹰》。”
曲剧《山鹰》搬上舞台后,一炮打响,在郑州连演420多场,盛况空前。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数百家剧团,纷纷找到潘永长学习这部戏。有的剧团把《山鹰》移植成了当地剧种;有的剧团就干脆原戏照搬,改唱曲剧;而当年的兰州豫剧团、贵阳豫剧团、西安狮吼豫剧团,全都挂着豫剧团的招牌唱曲剧;《山鹰》顿然间成了一道奇异的艺术之光,河南曲剧仿佛在一夜之间焕发了生机活力,开始了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山鹰》的主演高桂枝提起当年盛况,感慨万千:
“那当时很轰动,介绍信排着队在那。申凤梅还找我要票呢!咱省里也很多剧团来学,包括崔兰田和张宝英。《山鹰》起到了恢复河南省曲剧团的作用,在当时当地那个环境,不夸张的说,起到了挽救一个剧种的重要作用。《山鹰》最后一句‘我把青春献青山’(清唱)。”
如果说潘永长的“开山之作”《山鹰》创造了曲剧的神话,那他在1978年和1984年陆续打造的曲剧《卷席筒》第一部、第二部,更是被誉为“金榜之作”,风靡大半个中国。
“当时(人民公园)的‘半拉锅’吧,5000座,坐满,还占票那么多,里三层外三层都在站着听哩。临近几个县,都是来大卡车、拖拉机,公园门口算摆满了,俺的戏吸引的都是拖拉机和大卡车。当时《卷席筒》没想到这么轰动,13天连改本带作曲,谁知道它会一炮打响。”
正如潘永长先生所说,“无心栽花花更红”。1978年,禁锢多年的古装戏迎来了它第二个春天,他邂逅时机、大胆创想,给郑州市曲剧团恢复上演了《卷席筒》,创造了在公园连演两个多月,场场爆满超万人的奇迹!有的戏迷竟然拉着席子,带着被子,睡到售票处门口,等着买第二天的戏票。孟华说:
“连常香玉大师见了老潘就很有意思的问他:老潘啊,你们的《卷席筒》该改名字了,老潘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潘问,常老师怎么改啊,常香玉说:卷席筒不该叫卷席筒,该叫卷钱筒了。(笑)就是赚的钱不得了了,它把钱都卷去了。”
30多年前,一张两毛钱的戏票,价格不菲,但连卖两个多月依然供不应求。《卷席筒》究竟有着怎样强大的艺术魅力,让观众着魔呢?
“我总结吧,海连池和张新芳吧,他们都是‘以减为魂’,基本上,这么多年来,海连池的唱腔好多都是我给他写的,小苍娃这个年龄,十三四岁,小孩们,应该嘴很利索,完全可以搞些‘花腔’,但海连池这个人,他本身嗓子,花腔反而发挥不了他的优势,就我那个创作思想:‘以减为魂’,减法的减,旋律越简单越好,音符越稀越好,这样发挥他的特点,(唱),这就是一个字一个音符,第二句,加了一个小过门,(哼唱),然后第四句,(唱),加个这,跟说话是一样的,发挥他的个人优势。《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起解’呢,我看要按歌剧讲,它算咏叹调,其实你说它旋律性并不强,它就是听词、说词,但是它有音乐感,等于是人家说咱河南戏,大声说话加音乐,我感受,那这就是艺术,河南的艺术。”
“曲为戏之魂”。在《卷席筒》第一部中,潘永长为海连池量身打造了七段唱腔,把善良纯朴、活泼可爱,头绑冲天小辫、扎着小红花的“小苍娃”形象刻画地活灵活现。海连池一举成名,郑州市曲剧团也因此声扬全国。
1979年,根据舞台剧《卷席筒》拍成的同名电影,创下了当年200万的巨额收入,被文化部称为上座率最高的一部电影。河南省音协副主席方可杰说——
“潘永长老师是河南曲剧第一位专业的作曲家。作为专业作曲,潘永长老师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唱腔,比如《卷席筒》,大家非常熟悉‘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 。实际上是潘永长老师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抠出来的。他的唱腔不但演员能接受,而且群众喜欢听,像这样的专业的作曲,对一个剧种音乐的贡献,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
1992年,在曲剧现代戏《五福临门》中,潘永长以敏捷、开阔、富有创造性的思路,运用“剪腔嫁接”法,融入了自己首创的“清凉扇”、“ 过街串”、“ 跑马调”、“叠疙瘩”、“ 阳调扭丝”、“叠尾书韵”、“三拍慢垛”等近20个新的曲牌调门,为郑州曲剧的风格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剧中人物成嫂“喂鸡鸭”的三拍子音乐,新颖悦耳、舒展大方。郑州市艺术创作研究院名誉院长孟华:
“老潘一生写了很多戏,都很好,他的唱腔影响都很大,但是影响最大的,最让我钦佩的,还是在《榆树古宅》这部戏中间的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