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在记忆深处,那个曾担任太子家令、得太子(即汉景帝)信任、号称“智囊”、满腹经纶的晁错,那个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上书直谏以天下为己任的晁错,那个“七国之乱”之时被腰斩于“诛晁错,清君侧”旗号下铮铮铁骨的晁错,那个著有《论贵粟疏》等被誉为“西汉鸿文”、才华横溢的晁错,顿时浮现在眼前。
去年,在浏览《许昌晨报》时,我又很意外地看到一篇报道。报道的标题是《晁错墓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报道,2012年5月10日许昌市政府正式下发文件,增补晁错墓为许昌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消息让我感到既振奋又酸楚。这份报纸,我一直珍藏至今。
今年因为参加社会实践的缘故,我指导学生申报了一个许昌市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保护开展现状社会实践团队。6月26日,我再次怀着一种憧憬和仰慕的心情,和实践队队员来到位于许昌市烈士陵园角落里的晁错墓前。
眼前是一个呈圆形、土丘状的大土堆。大土堆在整个陵园里不是太显眼,上面杂草丛生,还有几株交错、弯曲的树木。整个墓冢高约10米,占地336.4平方米。墓冢前正南方矗立着一个碑。碑是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立的, 碑中间刻有“汉御史大夫晁公之墓”等字。虽然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雨剥蚀,字迹不甚清晰,但走进仔细端详,还能够依稀可辨。
许昌市烈士陵园每年也接待大量的人员,如各级领导、大中小学学生、市民等,但大家似乎都是冲着瞻仰烈士、祭扫纪念碑、参观纪念馆而来的。尤其是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平时清静的许昌市烈士陵园一下子热闹起来,瞻仰祭拜者络绎不绝。但晁错墓静静地躺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唯有瑟瑟的风声陪伴,寂寞而寒立。许昌市烈士陵园四周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喧嚣不已。这些与晁错墓似乎是两个世界。晁错墓破落不堪,形容憔悴。偶有路遇者,竟发出了“谁是晁错,为什么不是晁对”的疑问。
郁达夫曾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作为许昌人,我们庆幸有这样一位令人崇敬的先尊。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很好地传承、保护,在社会发展、车轮滚滚前行的今天需要科学地开发、利用。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解决一个认识问题。
如何去认识呢?寂寞的晁错墓在等待着……作者:黄高峰【原标题:寂寞晁错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