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新牡丹画派创始人”的全国人大代表王绣是河南代表团中为数不多的“40后”之一。别看她已71岁,可这位新代表对社会热点的了解和理解一点不输“90后”。“代表二字,虽简单却蕴涵深意。”在王绣看来,“代”是代替人民行使权力,“表”则须准确表达人民的意愿。当代表就要尽可能地表达人民意愿,她要说到做到。
□东方今报记者 赵媛/文沈翔/图
【体会】要努力为民生“发声”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前,王绣还曾是河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这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对她而言意味着又增加了新的责任。
“每67万人才分配一个代表名额啊,我们责任重大。”王绣说,她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和托付。今年两会“90后”代表和委员已经闪亮登场,他们这些“40后”代表也不能示弱。
王绣说,在人大代表中,她还是“小字辈”,来北京前她认真做了功课,虽然不会上网,但她看电视、看报了解最新的社会热点,还跟女儿、小孙女学会了看微博。
“发展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为了民生。”王绣说,她最关注的还是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当代表,就要努力为民生“发声”。
【建言】把学生课堂“搬”到博物馆
王绣在洛阳博物馆工作了40多年,还担任了十几年馆长,现在是洛阳博物馆的名誉馆长,她提的建议也与博物馆有关。
“现在一边是学生嫌课堂枯燥、乏味,一边是博物馆免费开放,却缺少人气和孩子的声音,有多少校长、老师把目光投向博物馆呢?”王绣说,其实博物馆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在博物馆触摸、感受历史,比在课堂上生动、形象得多”。
“在国外的博物馆,经常可以看到一队队的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王绣说,在法国、美国等不少国家,各种各样的艺术博物馆星罗棋布,已成为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基地。
王绣认为,博物馆必须适应变革社会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使命,同时,国家应该在青少年教育体系中不断强调传统教育的分量,强调博物馆教育人、塑造人的作用和地位,“这必然会对塑造和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发挥巨大的正能量”。【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王绣:“40后”新代表不输“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