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母亲,孙长林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带着我,提着篮子,还有一根打狗棍。那时家家都缺粮,十家有一家能给一点就不错了。有次一户人家给了碗底那么一点稀饭,母亲对我说:‘这个稠,你喝。’母亲就是这样对待孩子的,母子之情,我永远忘不了。”
7岁时,连年的饥荒使河南饥殍遍地,时任国民党河南省主席的张钫在河南省省会开封开粥棚舍饭,母亲杜氏又带着孙长林到开封吃舍饭。“所谓舍饭,就是每天早晨给你打一勺小米稀饭,叫你饿不死。”
当时开封城里有钱人出殡,要找人打灵幡,7岁孙长林举着沉重的灵幡从城里走到城外墓地,完了东家给发两个铜板。两个铜板能买一根油条,孙长林买了半根油条和母亲分着吃。
求学萌发抗日思想
10岁时,孙长林开始读书,在家乡渑池一个半私塾学校。
“第一次上学,没有学费,给老师磕个头,就当学生了。”
上完私塾接着读村里的完小,完小包括一至三年级的初小和四至六年级的高小。六年时间,孙长林因为成绩好跳过两次级。
15岁,孙长林完小毕业,要到县里上师范班。但家境贫寒,孙长林无力承担。校长看孙长林是个好学生,就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让他在学校做一些杂活。
“杂活就是给老师铺被子,倒尿盆,清理卫生,打扫校园,打上下课、上下班那个钟,寒暑假放假,我就住到学校里看校,就干这个。”
作为报酬,学校把半亩地交给孙长林耕种。
孙长林说:“当时我读古文比较多,记得王勃有一句话:‘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对我触动很大,是我学习的动力。”
师范班老师对学生要求极严,后来孙长林对很多古诗词、古文能够信手拈来,得益于在师范班打下的基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在孙长林的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
当时,渑池鹿寺村南边有一个戏台,学校组织在那里演出话剧《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剧情表现的是日本鬼子侵占中国东北后,许多人背井离乡,主人公兄妹两人从东北逃亡到关内的故事,剧中孙长林演逃亡的哥哥。
投身革命走上革命道路
抗战开始不久,迎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孙长林的家乡来了八路军。至今,渑池县还有八路军兵站。
孙长林看到八路军到他们村收粮,收多少粮,就给百姓多少钱,和气、善良的八路军给孙长林留下了好印象。
1938年8月1日,薄一波创建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招生,孙长林当即决定报考,那一年他17岁。
报考并被录取后,孙长林回家和父母商量。
父母问他:“你觉得呢?”
孙长林说:“我得去!”
父母说:“你想去就去吧。”
当天晚上,孙长林背着学校,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离开家乡。在两位招生委员的带领下,他们从观音堂坐火车到潼关附近,翻山越岭经过韩城,从黄河壶口瀑布一带坐小船渡黄河到达山西隰县。
“决死队”学习班的师资水平非常高,主要教员都是共产党员。其中有北大一个60多岁的老教授给他们讲政治常识课,为学生讲社会进化史,让孙长林明白了社会是发展前进的,将来的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目的;读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使孙长林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孙长林说:“在这里读了先进的书,我的思想就武装起来了。”
1939年春,国共合作开始出现裂痕。同年12月3日,国民党第六集团军总司令陈长捷奉阎锡山命令,在永和地区袭击“决死队”,同时在隰县、大宁、永和等县杀害抗日干部,制造了著名的“晋西事变”。
“晋西事变”后“决死队”培训班无法继续学习,孙长林被分配到八路军115师晋西支队政治部任通讯员。当时政治部宣传科的干事都是有名的知识分子,如干事阿斯、潘也如、韩川等。因此,孙长林的文化素养迅速提高,为他日后投身教育事业,投身民间文化收藏打下了坚实基础。
激情燃烧的战斗岁月
回忆起当年的战斗生涯,孙长林非常动情:“部队从晋西南转战晋西北,11月河里结的都是冰,我穿的还是单衣。过封锁线时,敌人机枪大炮追着打,我掉进河里,爬上岸走路时衣服结冰哗哗地响。”
“在过山西绵山时,一个人带一个炒面袋,饿了就抓一把吃。吃了没水喝,渴比饿还厉害。实在走不动了,指导员在后面喊‘不走就要死。’山坡上骡子蹄印里有点水,赶紧喝了,总算是过了绵山。”
孙长林感慨:“人这一辈子啊,怎么死很难说,有多少战友都倒下了。”
有一次,他们遭遇了石友三的卫兵团。
石友三,字汉章,是吉林长春人,一生曾先后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日本人和共产党,又先后背叛,被人称为“倒戈将军”,是个有名的大汉奸。
孙长林回忆:“他那个部队厉害,一人一个大刀片,冲锋时把枪放下,抡起大刀往前冲。”
“我们一个人带三盘子弹,还有机枪,他们不知道我们是主力部队,不知道我们的力量这么强。地里的高梁秆都被打断了,打的敌人成片倒下去。”
1940年冬,部队与日寇激战数次之后,转移到了沂蒙山区费县天宝山一带进行休整。随后的两年,孙长林的部队一直在山东费县一带对敌人进行流动战争,这是孙长林军队生活中最困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