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明朝民生思想家吕坤

2013/10/25 14:31:49 点击数: 【字体:


    走近吕坤墓,走进《呻吟语》

    初冬时节,记者踏着簌簌的落叶,再次来到宁陵县阳驿乡吕坟村探寻明朝民生思想家吕坤的足迹。在当地村民、吕坤的后人吕益江的带领下,走了不远的路程,我们便来到了位于吕坟村西北角的吕坤墓地。记者欣喜地看到,如今的这方墓地已经不是我们几年前来时的寂静、冷落与破落的模样,墓地面积大了,周围不和谐的建筑物、杂物被清除了,新的石牌坊建了起来,还有修缮墓地捐款功德碑。好几个民工正在紧张地修葺着墓地前方的墓碑、石兽及通往墓地的宽阔柏油路。

    据吕益江介绍,这是宁陵县委、县政府为发掘我国的古文化遗产,全面挖掘、整理吕坤的先进思想,继承其思想精髓而实施的吕坤墓开发计划的第一步。从今年3月份开始,今后还要分期修复吕坤墓,进一步整合宁陵人文资源,丰富生态旅游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宁陵厚重的历史,认识这位明朝著名思想家。

    怀着敬仰的心情,记者走近吕坤墓,怀念这位已经在这里静静躺了400多年的为民、爱民的民生大家。轻轻抚摩着“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记者不由得感慨万千。时事变迁,这位用文字启蒙世人思想的老人终于不再孤寂了。

    其实,吕坟村原名鞋城村,因吕坤去世后葬于此而改名为吕坟村。当时,吕坤的墓地很大,北依大沙河,周围柏树有数百亩,墓地原占地75亩。“文革”时期“破四旧”,墓碑、石人、石马等被毁坏殆尽。据《宁陵县志》记载,吕坤死后,在宁陵县城北关路西还建有吕夫子祠,崇祯年间被毁坏。清朝初期移建于北街路东,规模壮丽。乡人和骚客多有吊祭。1938年,日军侵占宁陵县城时被毁。

    伫立在碑前,听着吕坤后人的介绍,一种对这方土地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吕坤的先祖黑厮是参加元末起义的种菜农民,因向明军提供情报立功,朱元璋令复其家,但手诏上误写其姓为李,所以吕坤一作李坤。吕坤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卒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字叔简,号新吾,自号抱独居士。他天资聪颖,6岁入学启蒙,15岁就作《夜气铭》、《招良心诗》,25岁中秀才第一,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26岁中举,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39岁中进士,初为裹垣知县,因政绩卓著,调到山西大同,征授户部主事,历郎中;后任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等。由于为官清正廉洁,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吕坤是一位方正质朴、学识渊博的哲学家。他的诗文,语言通俗而又巧发奇中,文风峻峭而不失浑厚。他曾潜心研究音韵学,所著《交泰韵》不拘泥前人而另辟蹊径,是一部颇有创见的音韵学专著。吕坤一生著作颇丰,其著作主要是在致仕后的20多年中完成的,现存有《去伪斋集》、《呻吟语》、《阴符经注》、《四礼疑》、《四礼翼》、《实政录》、《小儿语》等多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行政管理、妇女教育、幼儿启蒙、音韵学、医学及残疾人就业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呻吟语》影响最大。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吕坤病故,葬于宁陵县西北鞋城村(今吕坟村)。

    《呻吟语》是吕坤积30余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很有个性特点的语录体散文集著述,他在原序中称:“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三十年来,所志《呻吟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择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全书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才完成。《呻吟语》全书共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17篇,每篇集中谈一个问题,以独白为主体,是吕坤人生感悟及其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涉猎广泛,体悟性强,反映出他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对真理的不懈求索。其中闪烁着哲理的火花和对当时衰落的政治、社会风气的痛恶,表现出其权变、实用、融通诸家的思想。它不仅能使人看到明代政治、学术风貌,还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经验:如怎样构筑自我,怎样待人,怎样处世,怎样排除烦恼,怎样延长生命,怎样摆脱困境等。如果善于选择和扬弃,我们一定能从这位83岁老人的人生经验中找到许多有益的东西。本书是随得随录的随笔式的语录体,行文灵活,文之长短,形随意移;儒为根底,兼采众慧,亦庄亦谐;寓言性、文学性、趣味性、哲理性强,语言“简重真切”。漫步其中,我们可以领略其真知灼见,启迪灵感,调整心态,遨游智慧的海洋,不失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我只是我”的独立学者
 
    吕坤为人性格刚烈,脾气耿直,为官清正廉洁。一生不为贫贱富贵所累,不为得失荣辱所困。他说:“我身原无贫富贵贱、得失荣辱字,我只是个我,故富贵贫贱、得失荣辱如春风秋月,自去自来,与心全不牵挂,我到底只是个我。夫如是,故可贫可富,可贵可贱,可得可失,可荣可辱。”(《呻吟语·修身》)正因他有着如此高尚的人生境界,所以,他不但为官能够关心民间疾苦,敢于上疏直谏,在思想上也勇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真理。

    吕坤自称“抱独居士”,在学术上坚持“自得”,并敢于打破传统和不迷信权威。吕坤反对为学“蹑人家脚跟走”(《呻吟语·问学》),甚至也不赞成“跟着数圣人走”,强调“各人走各人路”(《呻吟语·品藻》),他批评一些学者“循弊规若时王之制,守时套若先圣之经”(《呻吟语·修身》)。这些敢于质疑圣人的声音,在一个圣化社会里是很少能听到的。

    在学术思想上,吕坤虽学宗程朱,但他对成为当时思想专制的理学又有许多尖锐而深刻的批评。他立足于气本论,论述“理气”和“道器”的关系,反对理学家“以理为天地之本”的观点。他公开宣布他的思想不属于道学(即理学),也不属于佛、道,而是“我只是我”。他认为儒(理学)道佛三教都不过是一种“边见”(偏见),自己以“一中”名学,凭着他的理性,超越于三教之上。针对现实,吕坤尖锐地批评当时那些空谈天道性命的道学先生,以“伪”、“腐”二字加以痛斥。对明代盛行的王学,吕坤也十分不满,认为王学最大的弊端是空疏,而对王学的思想核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批评最尖锐、最深刻。不过,吕坤有走向另一极端的倾向,把注重事功、讲求有用作为真正的学术道脉,反复宣传其学说是“真实有用之学”、“天下万事万物,皆要求个实用”,这就又走入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之途。

    吕坤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但在认识论和人性论方面,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吕坤死后,其后人补墓志铭说,吕坤的著作除已刊行者外,“馀悉焚之”。应该指出,吕坤在理论斗争上是勇敢的,但他的弱点是始终只进行个人的搏斗,他既不能像泰州学派那样接近市民群众,也没有如东林党那样参加组织同志的团体。因此,到了老年,他看不到天明的希望,这种孤立的寂寞就迫使他走向自焚书稿的悲剧。

    吕坤思想的挖掘与发展

    吕坤和他的《呻吟语》中的诸多思想,仍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于吕坤及其思想进行了研究。1962年,中华书局就版印3400册侯外庐等编的《吕坤哲学选集》;上世纪80年代后,岳麓书社、京华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多次重印《呻吟语》。近几年,国内外又掀起吕坤思想研究新热潮。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马涛先后出版《吕坤思想研究》和《吕坤评传》两部专著,并入选“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吕坤评传》着重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吕坤,是目前国内全面评价吕坤生平思想的第一部专著。

    目前,宁陵县文化馆珍藏的明代刊印的《呻吟语》全集、商丘市博物馆珍藏的吕坤撰书的《一师六友道脉之图》和《身家哀盛循环之图》石碑,是研究吕坤哲学思想的珍贵实物资料。2005年,宁陵县成立了吕坤思想研究会。2004年,广东吕氏后裔、吕氏宗族代表、广东雅丽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南明先生专程赶往吕坤墓拜谒。2005年10月12日,吕南明又委托吕厚学专程到宁陵拜谒吕坤墓,并向全村吕姓村民赠送了其公司的产品。2006年9月6日,香港大学历史系博士解扬、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赵晓霞到宁陵县追寻吕坤事迹。宁陵县召开吕坤思想研究专题座谈会,市炎黄研究会会长王政文、秘书长杨道乾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解扬博士说,吕坤思想在世界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他的政治思想、哲学理念研究和学术交流上。吕坤思想不仅在内地、香港和台湾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在日本、美国、韩国、哥伦比亚、埃及等国都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2006年11月1日,宁陵县县长贾宏宇到正在修建的吕坤墓景区调研时要求加大对吕坤墓的保护开发工作,把吕坤墓景区打造成为经典人文旅游景观,把吕坤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

    吕坤,这个思想巨匠;《呻吟语》,这部千古巨著,已成为宁陵经济文化的一个载体,已融入到了宁陵经济文化建设中来。“如何把吕坤文化做成产业,进一步宣传宁陵乃至商丘、中国,是我们目前考虑的问题!”宁陵县政府领导史继明说。毫无疑问,对于宁陵人来说,这是个美丽的蓝图。对于九泉之下的吕坤来说,是莫大的快事。因为,虽然已过数百年,他还在直接或间接地给后人带来福祉,为家人,为后世人。代朝霞 马学庆 梁颖阁【原标题:文化商丘:明朝民生思想家吕坤】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京九晚报 2007年09月1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