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米雕第一人的刀刻生活

2013/10/22 14:28:47 点击数: 【字体:

米雕第一人的刀刻生活
闫交生向记者展示他的得意之作。(见习记者 魏 兰 摄)

  
    你或许见过木雕、石雕、冰雕,但你见过在米粒上进行雕刻么?

    今年54岁的林州市临淇镇吕庄村人闫交生可谓是“中国米雕第一人”。12岁时,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就在县里获奖。13岁时,他开始画画。之后玩过木雕、砖雕,后来迷上了微雕,并开始在米粒上进行雕刻。

    10月22日,闫交生为“第30届中国开封菊花节”创作的新作品再一次打破世界记录。在不到半毫米的小米上雕刻的这20朵“菊花”与开封菊花争相斗艳,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目光。

    米雕,是我国传统美术工艺品中最精细的一种,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米粒的大小限制,这项工艺通常都是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完成的,并且对艺人的书法功底和微雕工具的运用能力要求很高。而闫交生在米粒上雕刻,从不用放大镜,仅凭心去雕刻,因此他的微雕难度之高,难以想象。

    “我就认为既然它是小的东西,应该在它本身进行实实在在地雕刻,如果使用放大镜,那就等于在大的东西上雕刻,创作就变得虚伪了。”闫交生说。

    记者在采访中见到了闫交生,此时,创作中的他聚精会神,眉头微皱,汗珠顺着脸颊滴下来他都没有察觉。“其实,创作米雕关键是要手稳、手准、心细,注意力要集中。选米也很有讲究,米粒太大的不美观,太小的又刻不下,太圆了又不好下笔。”闫交生边说边给记者示范。只见他从一个盒子里挑选出一颗长方形的米粒,用钳子夹住米粒两端,仔细观察后,慢慢在米粒上刻下“中国”两个字。“这笔不是普通的笔,是专用的米雕刻笔。它的笔尖比普通笔更细更硬。刻的时候,刻笔要与米粒成直角,下笔要准,手要稳,运笔不能过快,以便让墨完全粘附到米粒上。”说话间,他将雕刻好的米粒装入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工艺瓶中,一颗不起眼的米粒顷刻间变成了可以长久保存的艺术品。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闫交生在米粒上雕刻出了100位国家元首头像和100座国家场馆图案。为了雕刻这100套作品,他用了近4个月的时间,单是一个元首头像完成下来都需要花费八九个小时。闫交生说,雕刻各国的展馆相对容易,但要将100位国家元首头像雕刻得惟妙惟肖就不是一件易事了,雕刻人物肖像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面部最突出的特点,将人物的神韵刻画出来,心手合一,一气呵成,期间不吃不喝,不能停歇,不能被人打扰。

    被问到最得意的作品时,闫交生从手提袋里掏出一个被严严实实包裹了好几层的小锦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水晶工艺瓶,细细一看,微小的大米上刻画的竟是我国历届国家领导人头像。闫交生说:“有机会我要将保存了多年的心爱之作捐献给历史博物馆,让更多的人通过米雕艺术了解伟人,了解历史,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见习记者 魏 兰 宋 昆【原标题:米雕第一人的刀刻生活】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安阳晚报 2012年10月25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